以“數智賦能晉見中國”為主題的2024數字文旅品牌創新大會在山西太原舉辦。
大會聚焦數字賦能文旅發展,圍繞深化數字化場景應用、沉浸式數字化體驗、文旅大數據價值化等,旨在探索開啟數字時代文旅品牌的創新之路,推動山西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提升“華夏古文明山西好風光”品牌知名度。
“‘旅游滿意在山西’不能成為一個口號,而應是一個目標,最終成為游客的評價。”
山西文旅系統從文化建設、旅游經濟、保障能力三個方面,做好十一大重點及主要任務,共同營造“人人善待游客、全社會服務游客”的旅游友好型環境,打響“旅游滿意在山西”品牌。
旅游是一場雙向奔赴,不僅是游客與景點的美麗之約,更是服務與體驗的良好互動。
山西省將著力營造“人人善待游客、全社會服務游客”的旅游友好型環境,打響“旅游滿意在山西”品牌。
7月26日至28日,以“旅游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的2024年山西省旅游發展大會在太原舉行。
有古禮迎賓的體驗、有友好山西的倡議、有詩意山西的展演,有植物奇妙研學游、有千人唱響錦繡城……一系列精心策劃、精彩呈現的活動,為廣大游客獻上一場文旅飄香的饕餮盛宴。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早在一千多年前,陶淵明便勾勒出一幅美好田園生活畫卷,並成為后世孜孜以求的精神原鄉。而如今,尋一“養生福地”,去體味古人境與意會,物與心融的美妙,遙指處,必有山西,何也?
答曰:勝在環境天成,好在食源多樣,長在藥材道地,優在人文浸潤。
山西省文旅廳將錨定建設新時代文化強省和國際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總目標,聚焦推進文化自信自強和文旅業高質量發展,從文化建設、旅游經濟、保障能力三個方面,做好十一大重點及主要任務,打響“旅游滿意在山西”品牌,培育壯大文化旅游戰略性支柱產業。
晉城,就像點綴其中的耀眼明珠,引人矚目。三山環繞、兩河相擁,地處負氧離子富集層,森林覆蓋率42%以上,年平均氣溫7℃—12℃,旅游舒適期長達7個月……
借此,晉城成為全國首個“世界康養示范城市”和全國康養產業發展大會永久會址,也為全省“打造高水平文旅康養集聚區、建設國際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提供出優秀樣板。
氣候宜居,文化深厚,區位優越,膳食豐富,山西,發展康養產業正逢其時、前景廣闊。
按照山西省委、省政府部署,全省各級各部門正在把握產業發展趨勢,用好比較優勢,堅持文旅和康養深度融合,堅持供給側和需求側雙向發力,把文旅康養產業作為戰略性支柱產業培育,打響“康養山西、夏養山西”品牌。
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在山西眾多的歷史遺存中,有著2800余年歷史的平遙古城,宛若一幅行走的畫卷,呈現出“明清時期漢民族文化、社會、經濟及宗教發展”的萬千氣象。古城內,大街小巷縱橫,300余處文物、近3800座古民居錯落其間,相映生輝。
一座古城,一幅畫卷,從時光深處走來,散發著新時代的活力與精神。做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這既是時代之問,也是歷史賦予我們的重任。守護好前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讓歷史燭照三晉大地,讓燦若星河的文化遺產,跨越時空,熠熠生輝。
古跡眾多、文物遍地,來山西旅游的很多人,都是沖著這份歷史的滄桑感。而在眾多古城大院中,位於晉中祁縣東觀鎮喬家堡村的喬家大院,當屬個中翹楚。
景區依托喬家家訓、建筑紋飾、喬家福字、大紅燈籠等文化元素,充分運用5G、3D打印等新技術、新手段,加大文創產品研發推廣力度,讓文物“活”起來,打開游客了解晉商文化的又一扇窗。百年老宅,承古啟新。如今的喬家大院正蓄勢發力,書寫下一個輝煌。
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第五屆進博會山西省人文交流展廳文藝展演區,省晉劇院的藝術家登場演繹《日昇昌票號》,引得觀眾紛紛拍照,駐足欣賞。
日昇昌票號被稱為“中國近代銀行業鼻祖”,是晉商稱雄商場百年的見証。依托晉中大院文化和平遙古城日昇昌等票號“特色金融文化街”,山西將用好用活平遙、榆次、太谷、祁縣、靈石等晉商文化資源,創建文化特征突出、彰顯資源稟賦的國家級文旅融合示范區。
晉商博物院(山西督軍府舊址)位於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嶺區府東街101號。2017年9月,山西省政府搬遷,行政辦公場所為文化讓路,由太原市組織實施綜合整治配套工程,建設晉商博物院。2020年12月28日,歷時3年修繕的晉商博物院開門迎客。
晉商博物院內藏有與晉商相關的賬冊、器物、匯票、地契、錢幣等共12萬余件,實物豐富,陳展內容多樣。七次往返,山西本土攝影家樊麗勇為晉商博物院定格下百余個珍貴瞬間。
一場有山水、有情義、有傳承、有煙火、有生機的文藝演出盛大亮相,彰顯了“旅游 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演繹山西的千年歷史和人文韻美,展現大美山西,共繪錦繡太原。
相聚關公故裡,共沐忠義雄風。主題為“傳承關公文化 弘揚民族精神”的山西運城第35屆關公文化旅游節在關公故裡文化旅游景區開幕。本屆關公文化旅游節為期3天。
位於汾河岸畔的臨汾九州廣場光影交錯、如詩如畫,第六屆堯都文化旅游節開幕式在此舉行。活動持續至9月27日,與會嘉賓將齊聚堯都,通過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共鑒中華文化之美,共謀文化傳承創新,共促文明交流互鑒。
“跟著悟空游山西”活動啟動,並推出3條主題線路及一條8日游“重走西游土木華章山西古建自駕游線路”﹔發布了“天命人集結令”,邀請《黑神話:悟空》首批通關者免費體驗“跟著悟空游山西”主題線路,一起來山西賞古建、品美食。
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聞喜花饃、嵐縣面塑、定襄面塑、陽城焙面面塑、新絳面塑......
在山西太原舉辦的中國面塑藝術展上,來自山西各地市的數百件代表性特色花饃作品悉數亮相,同時以繪本的形式,講述沿黃九省(區)各具特色的面塑技藝、風格特點及傳承故事等。
在琳琅滿目的展品中,既有傳統風格的作品,更有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發展、吸引年輕人關注的創新作品,向觀眾全面展示面塑技藝在守正創新中的發展,展現農耕文化的時代價值,傳承和弘揚中國面食文化,堅定文化自信。
“鋦盆兒、鋦碗兒、鋦大缸……”鋦瓷技藝積澱著歲月的滄桑,透著古朴的韻味,成為那個年代特有的風景。
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這項技藝已漸失傳。而如今,鋦瓷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又重新回到了大眾的視野。在山西太原就有一位默默傳承著這門古老手藝的能工巧匠——太原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鋦瓷代表性傳承人郭智軍。他埋頭於自己的一方天地,使破碎的瓷器重生並煥發新的光彩。
伴隨著敲敲打打的聲音,郭智軍的修復動作非常嫻熟,經過捧瓷、對縫、細繩綁定、絞銅做釘、定點鑽孔、鋦釘、拋光等十余道工序,破碎的瓷器重獲新生。
在山西瀟河國際會展中心黃河非遺大展上,沿黃九省(區)的600余個非遺代表性項目、300余名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匯聚於此。
走進展區,就像走進非遺博物館,黃河流域非遺的農耕傳統與民俗風情,“活”而“潮”地呈現,非遺保護傳承取得的豐碩成果,盡在展示和體驗裡。
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寶庫,山西省有182項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和149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數量均居全國前列。在山西非遺美食展區內,頭腦、油糕、羊雜湯、麻花、烙餅、元宵等美食現場制作,可現場品嘗,純正的味道引來觀眾嘖嘖贊嘆。
流光溢彩堆似錦,姹紫嫣紅繡如春﹔固若國畫名瑰寶,軟若浮雕賽彩霞。
在一張長條桌前,三四名婦女並排而坐。畫、剪、刻、剔、挑、編、割、刮、縫、貼……隨著一道道工序得完成,手中棕色的綢緞變身黃土高原的民居。
堆綾是呂梁交城地域性傳統美術,以表現花卉靜物見長,色彩艷麗、維妙維肖。“堆綾,又叫堆錦、堆花,一個字代表了其技藝手法,一個字代表了其制作材料。”在一所名叫“臻品閣”的工作室內,交城堆綾第六代傳承人張姣麗正帶著學員們趕制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