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廣告專題

化優勢為勝勢 山西打開文旅高質量發展新通路

“雲動天下 潮起大同”

6月26日—28日,以“雲動天下 潮起大同”為主題的2023年山西省第九次旅游發展大會暨雲岡文化旅游季啟幕。
與往年相比,今年的大會規模更大,規格更高,形式更創新。依托大同現有豐厚的文旅基礎,通過聚能發力的活動策劃,形成吸引消費、擴大消費的新亮點、新產品,點亮和激活大同古城,使其成為旅游打卡地。
作為旅發大會的重頭戲,開幕式是各地最重要的一個宣傳手段。本次旅發大會開幕式演出將聚焦“融”的大主題,通過“北魏長歌”“雲岡之光”“萬裡茶道”“天下大同”四個篇章,展示中華民族多元文化的交流交往交融和大同的文化底蘊及城市風貌。

首屆山西省文化旅游供給側創新大會現場首屆山西省文化旅游供給側創新大會現場
聚焦供給側創新 山西打開文旅發展新通路

強勁復蘇的旅游市場折射出旅游消費的旺盛需求。消費牽引供給,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對文旅行業的市場需求產生了不可逆的重塑作用,高質量、低密度、生活化、旅居式成為新需求,沉浸、互動、體驗式消費成為新業態。如何把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
6月27日,2023年山西省第九次旅游發展大會·首屆山西省文化旅游供給側創新大會在大同舉辦。“大家開講”“他山之石”“供需對接”……國內文旅行業知名專家,結合文化旅游行業的政策導向、市場動向、產業方向,針對山西文旅供給側創新的痛點、難點,把脈問診。

長治漳澤湖國家濕地公園長治漳澤湖國家濕地公園
以山河之名雲動天下

從忻州市舉辦第六次旅發大會引爆忻州古城旅游景區,到長治市舉辦第七次旅發大會,將漳澤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打造成高品質“城市會客廳”,再到運城市舉辦第八次旅發大會叫響“關公故裡、好運之城”品牌,一年一度的旅發大會已成為山西省提升舉辦城市形象,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和平台。
從錦繡太原城出發,山西省旅發大會已走過八個年頭。如果說八年旅發大會的舉辦,打開了全省旅游發展的視野,開啟了山西旅游的新時代,那麼今年的旅發大會,就是在這個新時代裡又一次嶄新出發。

山西省第九次旅游發展大會暨雲岡文化旅游季開幕式現場山西省第九次旅游發展大會暨雲岡文化旅游季開幕式現場
以文化的名義 掀起入晉旅游新熱度

山西,外得山水之秀,內得人文之勝,是一個古老而神奇的地方。 這裡山岳縱橫,大河奔騰,30多億年的地質構造過程,造就了山西獨特的山水形勝﹔這裡像一枚寫滿文明密碼的樹葉,從垣曲“世紀曙猿”到芮城“西侯度聖火”,從“丁村遺址”到“陶寺遺址”,中華5000年文明都可以在這片古老大地上找到印記﹔這裡文物遺跡不勝枚舉,有世界三大遺產平遙古城、雲岡石窟及五台山,有“山西國寶三絕”佛光寺、晉侯鳥尊和永樂宮壁畫。 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人文、磅礡大氣的山川生態是山西的底氣,而在旅游市場供需結構發生變化的時代,“精彩山西如何精彩講述,美麗山西如何美麗呈現”則成為了新時代的新課題。

忻州市偏關縣老牛灣忻州市偏關縣老牛灣
以品牌的張力 釋放文旅產業更大動能

近年來,山西正加快構建全省域大健康、大康養、大文旅格局,接連推出山水度假、特色文化、避暑休閑、溫泉療養、中醫藥療養等系列產品,山西康養產業高質量發展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康養山西、夏養山西”品牌持續擦亮。6月中旬,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廳發布了8條康養、研學路線,將全省風光秀美的自然景色、底蘊厚重的人文景觀、獨具特色的民俗體驗、活化展示的文物精品串珠成線,為國內外游客推出一道道康養、研學文旅盛宴,同時也為山西持續打造康養強省增添了更豐富的內容。

第四屆晉祠國風文化節第四屆晉祠國風文化節
以時尚的活力 激發古老文化新生機

作為2023年山西省第九次旅游發展大會暨雲岡文化旅游季系列活動之一,連日來,“古城也很潮”大同國潮時尚周以時尚潮流的藝術、創意十足的表演、豐富多樣的體驗吸引了廣大市民游客到來。而這,也正是山西圍繞多樣化、個性化和不斷升級的文旅康養消費需要,增加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供給的縮影和體現。從歷史歲月中流淌而來,滾滾黃河水見証了山西的厚重歷史,五千年華夏古文明賦予三晉大地厚重、深沉的文化積澱。如何從一味做大轉向做深、做透、做精准,讓古老的文化迎來新機?山西正嘗試著靈活妙用活動、節慶、事件營銷,用更多的創意表達“活化”文化資源,解碼文化寶藏。

京津冀晉蒙秀山西

走進東方彩塑藝術寶庫 跨越千年賞視覺盛宴

直到平遙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雙林寺似乎逐漸淡出了大眾視野。其實當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山西平遙古城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時,界定的清單目錄是“一城,兩寺”,兩寺之一便有雙林寺。整個寺廟建筑古朴大氣,氛圍素雅寧靜,寺中的唐槐、宋碑、明鐘以及彩塑和壁畫交相輝映,構成一方勝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為“真正的、獨一無二的珍寶”!

臨汾:點靚汾河岸 打造城市會客廳

汾河文化生態公園位於山西省臨汾市汾河城區段沿岸,它不僅是臨汾的一張綠色生態名片,更是臨汾人民的“會客廳”。河之興,人之福。近年來,臨汾市加快實現汾河“水量豐起來、水質好起來、風光美起來”目標,永續保障“一泓清水入黃河”,汾河文化生態公園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著力建設集生態、文化和民生於一體的公共場所,打造“臨汾的城市會客廳”。

太原劉家堡村:邂逅非遺鄉韻 留住詩意鄉愁

瓦藍的天空,點綴著幾朵白雲﹔墨綠色的樹冠,閃動著清新、靈澈﹔鱗次櫛比的民居,干淨寬敞的村道,與田園風光完美地融為一體,童年那故鄉,不期然地在眼前重現。安居美景,悠然自得。位於太原市小店區南端的劉家堡村,歷史悠久、淵源深厚,史載是后漢開國皇帝劉知遠筑堡屯兵之地,故名劉家堡,是現存最早的王姓族人發源地,明代大學士王瓊故裡。

祁縣喬家大院:傳承百年 煥然一新

喬家第一代創業人喬貴發本是一介布衣,由於生活所迫,於清乾隆初年開始“走西口”,創辦了復盛公商號,為喬家的繁榮興盛打下夯實的基礎。“先有復盛公,后有包頭城”的民諺,從此流傳開來。復盛公商號,在一代晉商喬致庸的帶領下走向鼎盛,家資千萬,商號遍地開花,創造了“貨通天下”“匯通天下”的中國商界奇跡。喬家歷史漸行漸遠,但晉商精神永續長存。 今年“五一”小長假期間,喬家大院景區“10元管飽”飯店走紅網絡。該店憑借物美價廉、免費送水送小菜等服務,贏得廣大游客“點贊”。飯店老板吳輝忠做餐飲已有20余年,他把喬家家規、家訓、家風做成展板,張貼在店內醒目位置。

清徐縣:山水田園鄉村游 喚醒詩與遠方

盛夏時節,漫步在清泉山庄,山泉清冽,密林濃蔭,飛鳥鳴囀,清風徐徐,盡享幽清明淨的自然美。依托綠色、生態、自然的農業產業基礎和鄉村特色資源,清徐把發展鄉村旅游作為鄉村高質量發展的主責主業,積極推進農業文化和鄉村旅游一體化,培育了葡峰山庄、清泉山庄、綠源生態等休閑農業庄園,創造了“兩季有果可摘、三季有花可賞、四季有菜可採、全年有觀光農業可游”的休閑觀光農業發展模式。

“日月相抱”中聽文物訴說千年古事

在風光旖旎的臨汾市汾河生態公園,青鬆翠柏環繞間,以“日月相抱”為造型的臨汾市博物館盡顯優雅大氣。它的設計理念源於象征“日月交輝”的陶寺古觀象台,自2018年開館,成為眾多文博愛好者競相打卡之地。臨汾市博物館是國家一級博物館,現藏文物15萬余件(套),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01件(套),尤以青銅器、陶瓷器、木版年畫等最具特色。博物館基本陳列“表裡山河”包括“遠古足跡”“最早中國”“晉霸春秋”“千秋平陽”等4個展廳,從遠古到明清,將一脈相承的中華文化鋪展開來。

大美山西 · 每一張都可做壁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