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民生活水平和醫療技術的提高,人們的壽命也在逐年遞增,慢病患病率隨之持續升高。與此同時,人們的治療用藥需求也逐漸發生變化,“大病去醫院,小病去藥店”的新健康理念,對零售藥店藥師的職業水准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近日舉辦的“藥先鋒——中國執業藥師學術巡講會”總結會上,中國醫藥教育協會副會長楊新波表示:“藥先鋒”項目旨在提升基層藥師執業水准,規范指導行為,提升用藥質量,建設高效專業的藥學服務體系,進而惠及廣大慢病患者。慢病防控,零售終端的藥師功能不可或缺。
數據顯示,我國心腦血管病、腫瘤、糖尿病、呼吸系統疾病等慢病確診患者近3億人,慢病防控不僅要依靠臨床治療,更為關鍵的是“治未病”,即在疾病未發生和疾病初期進行有效預防和健康管理,從而遏制疾病發生和發展,降低治療成本,這就是慢病的一級預防和二級預防。
盡管醫院是慢病治療的主要承擔者,但在倡導慢病前期預防、健康管理方面難以充分發揮作用,而零售藥店在數量、覆蓋人數、便利性等方面有著諸多優勢,可以在慢病宣傳教育、健康管理和藥事服務等方面,發揮協同管理的功能。零售藥店藥師可以向慢病管理顧問的角色進行轉化,積極宣介慢病預防和促進健康以及合理用藥理念,讓百姓真正學會如何與慢病“打交道”。
目前,很多患者在疾病用藥方面仍缺乏安全與合理用藥意識,有些患者甚至會選擇處方以外的藥物進行服用,這些情況不容忽視。而藥店的藥師,是民眾選藥的最佳顧問,是慢病患者自我管理的第一聯絡員,因此,盡快提升其執業水准,將為慢病防控及民眾健康帶來不小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