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面積約2730畝,經過3年時間建設,已完成工程總量的80%,預計今年國慶開放

【轉型為綱 項目為王 改革為要 創新為上】太原植物園養眼又怡心

2020年06月12日07:34  來源:山西日報
 

6月10日上午,省城太山腳下的太原植物園內,工程車往來穿梭,工人們洒水栽樹,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錯落有致的綠色植被,微波蕩漾的一泓清水,引來了飛鳥們的駐足與嬉戲。市民們盼望已久的植物園正在一步步從圖紙走到現實……

當天,來自上海植物園綠化工程有限公司的童鴻鵠照例一大早就站到了熱帶雨林館的施工工地上。隨著氣溫的升高,從長江以南地區尤其熱帶引入的植物正在緊鑼密鼓地栽植。作為植物園現場綠化負責人,每一種植物要安放在哪個位置,如何栽植更穩妥,他必須一一核實才放心。“看,這棵樹冠廣闊、身形豐滿的樹叫高山榕,那棵叫海芒果,都是從南方運送過來的。為了能使這些南方植物長得更好,我們所用的土壤都是用椰糠、沙子和有機介質按比例調配而成的。”童鴻鵠指著一輛駛入的拉土車說。

太原植物園於2017年7月正式動工建設,總面積約2730畝,設計定位為集園藝觀賞、科普教育和科學研究於一體的綜合性植物園。總體規劃分為入口管理區、植物科學分類區、植物科學應用區、植物進化展示區、科學實驗區5大功能區域,由主入口建筑、展覽溫室、盆景館、餐飲中心、科研中心等建筑,以及菊園、槐鄉園、櫻李園等25個專類園構成。

目前,太原植物園全部配套建筑基礎、混凝土結構主體、地形整理、高壓線路入地遷改、新變電站主體、主入口鋼結構安裝和溫室木結構安裝分項工程的建設工作已全部完成,正在進行幕牆、內裝、布展、苗木栽植、市政管線等相關工作。“截至目前,植物園已完成工程總量的80%,力爭國慶期間向游人開放。”太原植物園副主任馬洪雙說。

植物園最大的亮點莫過於中部區域三座巨大的木結構穹頂建筑了。每一座穹頂建筑都呈半圓形覆蓋在地面上,旁邊則是由原先的200畝儲煤坑改造而成的景觀湖。遠遠看去,仿佛在湖邊鑲嵌了3顆大小不一的“露珠”,這便是植物園的展覽溫室區了。這一區域由熱帶雨林館、沙生館和季節性花卉展示館組成。在設計上,3個館充分考慮了太原氣候特征,借鑒山西窯洞的建筑理念,依高地而建,通過對陽光的充分利用,突出了環保節能的特點。

“最大的是熱帶雨林館,將呈現西雙版納熱帶雨林的老莖生花、空中花園、巨葉現象、絞殺現象等特色景觀。體量居中的是沙生館,營造沙漠風光,栽植沙生植物。最小的是季節性花卉展示館,將在不同季節展示相應的植物花卉。”童鴻鵠告訴記者,目前3個館的主體結構及內部硬質景觀都已完工,正在引入並栽植南方熱帶植物。

踏入溫室即是眼前一亮的感覺。環顧四周,溫室內部全部以木結構作為支撐骨架,全玻璃覆蓋。頂部曲形的木梁縱橫交錯,構筑成一個個菱形幾何圖案。“不僅造型美觀,更是利用了木材耐久的特性延長溫室的使用年限,降低養護費用。”來自上海思卡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的項目經理蔣永森說。記者注意到,熱帶雨林館中還建有一道觀光走廊,讓游客能多角度近距離觀察異域植物。

暢游植物園美景的同時,能在湖邊品嘗美食,該是一件多麼愜意的事。在3座展覽溫室附近,有一座緊鄰人工湖的濱水餐廳,外立面已經全部完成,木棧道、廚房設備安裝也已完成,正在進行燈飾的安裝,建成后能容納600人同時用餐。

走進濱水餐廳,記者的目光立即被它獨特的木結構屋頂所吸引。濱水餐廳採用中國傳統的抬梁式木結構建造屋頂,用木約650立方米。“所謂抬梁,就是一層層疊加而成。濱水餐廳的屋頂平均為10層疊加,最多處達到14層。山西是木建筑保留最多的省份,這種建造方式也算是向中國傳統木結構建筑致敬。”蔣永森介紹。

植物園,被稱為“活植物的博物館”,是具有公園外貌和科學內涵,同時能夠發揮科普教育功能,滿足旅游觀光和生態休閑等要求的綜合性公園。太原植物園建成后將填補省內沒有綜合科學植物園的空白。

眼下,太原植物園戶外栽植的植物主要包括針葉林、落葉林等,此外,各專類園也正在進行品種的搜集。目前,植物園已經引種植物446種、5000余株。接下來,工作人員還將從五大洲30個國家引種一些標志性或是有特色的植物進行展示,包括椰子、棕櫚類植物,藤本類植物,菩提樹等,預計開園時,植物種類將會達到3000種。

馬洪雙告訴記者,植物園建成后將以植物多樣性、植物資源保護為主旨,特別是以收集、保護太行山、呂梁山特色植物為主的溫帶地區種質資源為重點,擬收集植物品種8000種至1萬種。“我們今后的工作就是要讓園裡植物的門類、種類不斷地豐富,還要讓土壤改良的研究持續進行下去,讓引進的植物能真正扎根下來。”馬洪雙說。(記者丁園)

(責編:張婷婷、常慧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