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本網關注

旅游演藝,讓“詩”和“遠方”在一起(文化圓桌)

2020年06月18日06:2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旅游演藝是文旅融合的重要抓手。經歷30多年的發展特別是近十余年的快速發展,旅游演藝已成為全國各大景區的“標配”。但在快速發展中也存在著藝術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同質化競爭日趨激烈等問題。近年來,旅游演藝票房增長呈現放緩趨勢。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印發《關於促進旅游演藝發展的指導意見》,將推進旅游演藝的轉型升級作為首要任務。

  旅游演出與劇場演出有什麼本質區別?二者能否實現融合互鑒?中國旅游演藝將朝著什麼方向轉型?對比世界旅游演出生態,我們積累了哪些經驗?又有哪些需要提升之處?本版邀請部分專家和業內人士,共同探討旅游演藝的現狀和未來。

  ——編 者 

 

  對話人:

  周飛亞(本報記者)

  潘 燕(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秘書長)

  戴 斌(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

  陳少峰(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

  毛修炳(北京道略旅游產業研究院院長)

  梅帥元(山水盛典文化產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楊 歡(宋城演藝品牌策劃部總經理)

 

  從“印象”系列到“沉浸式”演出

  植根自身文化不斷迭代

  記者:中國的旅游演藝經歷了哪幾個發展階段?產生了哪些演出類型?它們各有什麼優勢和不足?

  潘燕:業界一般把中國旅游演藝發展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城市劇場的駐場表演,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在西安問世的《仿唐樂舞》。然后是主題公園演出,以90年代深圳華僑城為代表。2004年第一部山水實景演出《印象·劉三姐》誕生,真正掀起全國旅游演藝發展高潮,進入第三階段。此外,還有節慶活動類旅游演藝,在旅游旺季或特定節日引入演出,如烏鎮戲劇節、阿壩紅原雅克音樂節。

  近年來,幾種演出類型各自迭代。比如主題公園式的旅游演藝,一開始以游樂項目為主,演藝為輔﹔后來以演藝為主,園子成為演出場景和配套空間。目前,駐場表演類項目佔50%以上,主要品牌有《功夫傳奇》《ERA時空之旅》《魅力湘西》等。但這類演出大都在城市中心,與景區的聯動性不夠,已形成品牌的項目較少,總體盈利率較低。

  毛修炳:目前看來,主題公園優勢比較明顯。近幾年,主題公園式旅游演藝票房增長很快,已佔近半市場份額。原因在於,主題公園式旅游演藝的業態更加多元,能留住游客。相較而言,實景演出受季節、天氣影響較大,一般隻能在晚上演,演出場次受限。另外,實景演出往往由景區聘請知名編導團隊打造,創作和運營是分開的,內容更新迭代較慢。而主題公園的創作和運營一體化,更加靈活,便於不斷調整。

  梅帥元:不同類型的旅游演藝有不同屬性,不能簡單地比較。山水實景演出分布在自然景區,觀眾基本都是遠程游客,一輩子隻來一次、隻看一次,演出如果已經打磨得足夠完善,並不需要經常更新。主題公園式旅游演出主要依托城市,觀眾多為周邊游客,可能會反復游玩,當然需要經常增加新元素。無論市場份額如何變化,各類演出都有自己特定的服務場域,不會完全被取代。

  記者:目前,“沉浸式演出”成為旅游演藝的新主流。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毛修炳:沉浸式演出很有意思。去年我們做過一個調研,絕大部分年輕受訪者都表示喜歡有參與性、互動性的演出方式。不僅沉浸式演出受歡迎,沉浸式的展覽和游戲娛樂項目也受歡迎,目前各地已經有了100多台。今年我們服務的所有景區演藝項目,也都希望增加沉浸式內容。這種趨勢會改變觀演關系。沉浸式演出非常考驗演員的現場反應能力和舞台掌控力,能提升演員素養。

  潘燕:沉浸式演出的吸引力還在於身臨其境的真實感。這也是科技發展給觀眾帶來的新體驗。未來,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技術的發展,還將進一步推動沉浸式演藝產品的升級。

  記者:要打造一台成功的旅游演藝,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毛修炳:首先是選址。旅游演藝的觀眾來自游客的轉化,游客量在千萬級以上的城市,才能承擔起大型的旅游演藝。行業內不乏這方面失敗的先例,如《印象·海南島》落戶海口,不到一年就因觀眾太少停演。接下來,還要考慮游客群體的分層、營銷渠道、內容題材、周邊是否有相似演出等一系列因素。

  梅帥元:最重要的是符合中國觀眾的文化趣味和審美習慣。中國為什麼能獨創山水實景演出?因為我們有寄情山水、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文化傳統。所以,成功的旅游演藝需要充分展現文化自身的吸引力。

  戴斌:除了植根當地文化,還要研究消費者需求。同樣是聽京劇,本地人會在戲園子一坐3小時,游客可能沒那麼多時間,就可以供應折子戲。

  從劇場演出到旅游演出

  好的藝術產品必定雙效合一

  記者:旅游演出兼具藝術性與商品性兩種屬性,它們對演藝產品的要求可能是互相矛盾的。比如藝術更強調獨創性,而商品生產恰恰需要可復制性、模塊化﹔藝術依賴表演者的專業技能,而旅游演出很多由當地群眾完成,等等。如何看待兩種屬性之間的關系?

  毛修炳:這要看如何定義“藝術性”。先鋒探索性的藝術演出,應該出現在城市先鋒劇場。旅游演藝是一種大眾文化,更強調通俗性,應該選擇能夠滿足最大規模觀眾群體的演出內容。

  我認為,目前的旅游演出在藝術性與商品性的把握上是成功的,符合當前絕大多數游客的欣賞口味。其藝術性要進一步提高,還有賴於觀眾審美水平的整體進步。現在的孩子從小有許多機會接觸各類藝術,隨著他們的成長,或許5—10年后,我們的旅游演藝會有較大提升。

  潘燕:其實,無論傳統劇場演藝還是旅游演藝,隻要進入市場,就都具有藝術性和商品性。好的藝術產品一定是雙效合一的。例如獲得文華大獎的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在全國巡演場次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已經在考慮打造駐場版,面向到上海的游客推出。

  大型實景演出具有大場面、遠距離觀演等特點,對演員個體的表演能力要求不高,當地百姓作為演員,並不會降低其藝術質量,還能增強其融入山水實景的原生態氛圍。但劇場項目對演員的專業性要求必不可少。以中央芭蕾舞團《紅色娘子軍》為例,海南當地政府部門多次想引入該劇,面向游客駐場演出,但因當地缺乏足夠的芭蕾舞演員儲備,擔心因演員專業性不夠損害作品的藝術質量,一直未能落地。

  記者:有調研報告指出,目前不少旅游演藝處於虧損狀態,隻有少量龍頭品牌瓜分了市場。您認為原因是什麼?如何破局?

  毛修炳:現在旅游演藝競爭激烈,不少項目都是大制作、高成本,平均回報周期在6—7年,如果不是真正的精品,公司很難堅持到盈利的那一天。從規律來看,少量品牌瓜分市場,也屬正常現象,文化創意行業就是一個“贏家通吃”的行業。我們每年拍那麼多電影、電視劇,能火的有幾部?每年出版那麼多小說,有多少能成為暢銷書?想要破局,隻能下大功夫,打造真正的精品。

  陳少峰:旅游演藝項目的營收不能隻看票房。近十幾年來,很多地產公司投資旅游演藝,看好的是地產本身的升值空間,以演藝項目帶動區域的整體開發,因此票房虧損也可以接受。不過,隨著地產增值放緩,這樣的模式終究不可持續。企業需要將演藝本身作為主業,把硬件思維轉化為內容思維。

  從游客到居民

  目標受眾變化成為增長點

  記者:演藝項目幾乎已經成為全國旅游景區的“標配”,但人們普遍感到各地演出同質化嚴重,“都差不多”。旅游演出應如何打造差異化內容?

  潘燕:目前旅游演藝創作多以地域歷史文化作為創作的主要內容,地域特色顯著,但主題趨同性也很明顯,而且大多是表現當地風土人情的歌舞秀類型。大眾旅游時代,消費群體呈多元化趨勢,旅游演藝產業更需要注意細分市場。

  毛修炳:從根本上來說,這是人才不夠導致的。近20年來,活躍於中國旅游演藝行業的一直是同一批人:張藝謀、黃靈巧、梅帥元、王潮歌、樊躍……業內能數出名字的可以說不超過十位。市場上有代表性的演藝品牌,如“印象”系列、“山水”系列、“千古情”系列等,幾乎全是他們創投的。看得多了,難免會讓人有重復感。

  如今,旅游演藝行業缺乏新鮮血液。有創造力又懂市場的人才本就稀缺,傳統演藝圈的從業者缺少進入旅游演藝行業的渠道。另外,由於旅游演藝投資額巨大,投資者往往不敢冒險起用新人。好在一些地方已經開始嘗試小型的旅游演出項目。我們研究院也在牽線搭橋,幫助一些傳統舞台藝術領域的青年導演進入這個行業,打開新局面。

  記者:近兩年來,旅游演藝的票房增速已經放緩。一定時期內,旅游目的地的數量是相對固定的,每個目的地能夠承載的游客數量也是有限的,不能無限增長。下一步增長的機會在哪裡?

  楊歡:我不贊同這種看法。中國有14億人口,演藝市場的潛力是無窮大的,關鍵是能不能創造出老百姓喜聞樂見的作品。

  當前,文旅產業的競爭已經從比資源稟賦、比資金實力、比規模體量,進化到比內容IP、比運營模式、比全產業整合能力的階段。今年3月,國家發改委等23個部門聯合印發《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重點推進文旅休閑消費提質升級,建設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推動重點城市加快劇場群、文化娛樂場所群等建設。

  這些新提法、新趨勢,宋城早已在踐行。我們將主題樂園升級成“演藝王國”,淡化旅游的概念,讓“演藝王國”成為城市的文化會客廳。裡面包含多個不同形態的劇場、多台駐場演出,也有專為老人、年輕人、兒童等不同群體准備的項目,如全息體驗和親子秀。我們還會舉辦演出季、狂歡節等主題活動,引入國內外的經典劇目、街頭表演。由於內容豐富,一天內很難看完,而游客停留時間一旦增加1—2天,將會形成更大的產業規模,產生更大的平台效應。

  目前,西安、上海的宋城“演藝王國”即將開放。我們的目標是將“演藝王國”打造成中國的“百老匯”,深度整合演藝產業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

  毛修炳:一方面,“演藝王國”這類演藝公園出現,將目標受眾從游客擴展到本地居民﹔另一方面,一些服務本地居民的劇場演出,因其知名度提高,引來越來越多游客,如德雲社的相聲、開心麻花的喜劇、上海的沉浸式戲劇《不眠之夜》……據統計,一些演出中,外地觀眾已近半數。可以看出,旅游演出與日常藝術活動的區隔已經被打破,兩者的融合拓展了旅游演藝的邊界。

  梅帥元:實景演出的思路也是拓展,通過演藝帶動鄉村旅游發展,將原本不是景區的地方變成新的旅游目的地。目前比較成功的是常德桃花源溪流漫游。游客泛舟溪上,觀賞兩岸和迎面船上的表演。演出展現了一種理想化的鄉村生活場景,將桃花源這個藏在中國人文化基因裡的美好向往,與我們倡導的建設美麗鄉村、記住鄉愁相融合。同時,對當地農產品進行包裝,形成衍生品,將旅游演藝與脫貧攻堅結合起來。在旅游業剛開始復蘇的時期,在這樣一個原來沒什麼游客的地區,每天能演3—6場。我相信這一模式能走通。

  以產業思維打造文化IP

  實現真正的文旅融合

  記者:國內外的旅游演出行業生態有一定差別。中國有哪些獨特經驗模式?在哪些方面還存在差距?

  毛修炳:歐美國家的旅游演藝大多是音樂劇。中國還缺少有國際影響力的經典,但國內能排進前20的旅游演出,藝術性也相當不錯。

  真正的差距在於,我們缺乏完整的產業體系,比如我們還沒有專門投資旅游演藝的基金,沒有負責打磨歌舞、燈光、音響的專業化團隊,甚至幾乎找不到系統研究總結這個行業的專業書籍。

  至於獨特的經驗模式,主要就是實景演出。這一模式現在已經傳播到東南亞一些國家,比如越南的《會安記憶》、馬來西亞的《印象馬六甲》、柬埔寨的《吳哥的微笑》……這些作品都是中國導演與當地合作打造的。

  梅帥元:不僅東南亞,實景演出模式也在向“一帶一路”國家傳播,據了解,目前正在打造的演藝項目就有五六台。一種模式能夠實現文化走出去、產生國際影響力,一定具有獨特的美學價值,達到了一定的藝術高度。

  記者:營收結構也存在很大區別。國外成功的旅游演藝,收入往往是“三足鼎立”,即由門票收入、衍生品銷售、IP授權組成,而國內目前仍靠單一的“門票經濟”在支撐。原因是什麼?

  陳少峰:IP培育需要時間的積澱,培育IP,也不是僅僅依靠旅游演藝這一項就能完成的。百老匯的音樂劇很多已經有了影視作品,迪士尼的演出往往先有動畫片,然后才有舞台劇和衍生品。好萊塢的影視作品經常出續集、出系列,這也是打造IP的重要手段。相比之下,我們在文化與商業的結合上還缺乏經驗,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戴斌:這仍然是產業體系的缺乏造成的。我最深的感觸就是,文化領域有很多名家、大家,有很多好的作品,但是缺乏好的產品。一個人的力量可以做出非常好的“手工藝品”,但要一批人的力量才能做出產品。如果沒有產業思維,我們能培養出名家,但很難誕生有世界影響力的文化品牌。

  記者:那如何才能建成這樣的產業體系?未來旅游演藝會朝什麼方向發展?

  陳少峰:要將旅游演藝項目放到當地文化產業整體布局中來思考。比如可以先推出網絡小說,寫一個有地方特色的好故事,再嘗試電影、動畫、演出、紀念品、綜合創意秀……打造一個“文化+科技+互聯網+電商”的產業平台。

  其實,各地的旅游演藝並不缺少好的文化IP,比如西安華清宮的《長恨歌》。但我們的IP跟產業鏈的匹配太短,知識產權僅限於這一台演出,沒有進行二次開發。隻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才能充分開發出版權的價值,做到“一魚多吃、一魚永吃”。

  戴斌:要建成這樣的產業體系,需要更有力的支持措施,既要支持文化事業,也要支持文化產業。要加強頂層設計,把文化產業作為國家戰略的一部分,這既包括舞台藝術,也包括影視和一些流行文化。

  另外,科技的發展也會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旅游演藝。隨著人工智能、5G、VR、全息投影等技術的發展,旅游演藝將呈現出更多新面貌,比如虛擬人物與真實的演員同台演出,比如利用增強現實技術將實景與歷史場景相結合。這些方向值得從業者關注。

  旅游的方式正在發生變化,“看山看水看風景”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的游客更加重視深度體驗當地的生活方式,“共享美好生活新空間”。因此,根植於本地居民需求的文化演藝項目會越來越成為主流。隻有這樣,才能實現真正的文旅融合。

  數據來源:道略文旅產業研究院


  《 人民日報 》( 2020年06月18日 20 版)
(責編:趙芳、常慧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