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小麥單產為何屢創新高

2020年06月28日07:15  來源:山西日報
 

遍地是麥香,收來屯滿倉。當前,我省麥收接近尾聲,從收獲情況看,小麥單產創歷史新高,夏糧豐收已成定局,為全年糧食豐收奠定了重要基礎。

705.9公斤、710.1公斤、711.5公斤、731.7公斤,這是我省洪洞縣曲亭鎮逍洞村村民李生明的高產田分別於2011年、2012年、2017年、2019年四次刷新的全省水地小麥單產最高紀錄。這些驕傲的成績見証了全省小麥戰線奮斗者們的辛勤耕耘。

6月10日下午,734.1公斤的水地小麥高產新紀錄誕生。來自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山西省小麥產業技術體系、山西農大小麥研究所等科研單位的9位技術專家一同對芮城縣古魏鎮縣南村種植戶趙喜樂的“煙農999”優種繁育田進行了實打實收測產,見証了734.1公斤高產新紀錄的誕生。

正如趙喜樂的名字一樣,專家們的心情充滿喜樂。

好消息接踵而來。時隔四天,6月14日,790.2公斤高產新紀錄再次誕生。臨汾市翼城縣唐興鎮東關村的國審小麥新品種“煙農1212”水地小麥水肥一體化高產高效攻關田實打實收現場,再次刷新我省小麥畝產新紀錄的榜單。

6月14日,專家組一行在品種為“煙農1212”的優種繁育基地,通過丈量面積、查驗清倉、機械收割、校正計量器具、測定含水量、稱重、去雜、計算產量等規范步驟后,專家組認定,實打實收面積3.17畝,收獲鮮籽粒2713.8公斤,雜質率0.72%,平均水分含量19.11%,平均畝產790.2公斤,刷新我省冬小麥單產歷史紀錄,高志強等9位專家在測產報告上簽字確認。

山西瑞德豐種業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說:“去年從山東煙台農科院引進‘煙農1212’,在翼城全縣6個適宜鄉鎮推廣種植近1萬畝,率先實施糧食作物水肥一體化,通過增施有機肥實現化肥減量、種子包衣防病治虫、增加微量元素以及病虫草害綠色防控技術。和去年相比,畝均增收200公斤左右。”

“一個是選用高產優質高效的小麥新品種,另一個是集成高效的科學管理……”在實打實收現場,山西農業大學小麥研究所研究員張定一難掩激動,給記者介紹高產秘訣。

的確,良種良法推廣應用是我省小麥單產提高的科技支撐。高產數字的背后,是選用優質高產品種、增施有機肥、採用集成高效的田管技術、綠色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共同作用。

立足提單產、保總產,大力推廣糧食生產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模式,省農業農村廳及時確定了農業生產的主推技術和主導品種,及時下發了小麥冬前、春季和后期田間管理意見等。

一批優質高產品種得到示范、擴繁和推廣,全省小麥良種覆蓋率達到90%以上﹔強筋、中強筋優質小麥比例由去年的5%增加到7.6%﹔小麥有機旱作技術集成模式得到推廣應用,如探墒溝播抗旱節水模式已在全省推廣80多萬畝,畝均增產40公斤,增產率達到12%。

今年我省小麥播種面積803.4萬畝,夏收期間,全省投入聯合收割機1萬多台,機收率達98%。6月20日,鄉寧縣雙鶴鄉紅凹村有機旱作示范片的小麥收割完成,村民史吉紅很開心:“今年收成比較好,一畝地比去年多收百十斤,今天3台機器來到地裡收麥,收得干干淨淨。”

據農情調度和專家實地測產分析,在小麥產量構成的“三因素”中,今年畝穗數增加較多、穗粒數基本持平、千粒重有所增加,小麥畝產預計290公斤,比上年的275.8公斤增加14.2公斤,增長5%,比全國小麥畝產同比增加量(4公斤)高10.2公斤,單產創歷史新高﹔總產預計23.3億公斤,比上年22.62億公斤增加0.68億公斤,增長3%。

今年,由平陸縣祥寧種養專業合作社經營的平陸縣部官鄉陽朝村旱地小麥畝產達到了503.5公斤,突破了千斤大關,刷新了運城市旱地小麥最高單產。合作社理事長郭建喜告訴記者:“我們依靠科技、整合資源,規范化生產,以發展有機產品為平台,社員人均純收入比其他農民人均純收入高出35%。”縣農業農村局局長梁永杰介紹說,祥寧種養專業合作社的有機旱作小麥種植模式,目前已經在縣裡其他旱作區大面積推廣。

立足穩政策、穩面積、穩產量,進一步壓實糧食生產責任。今春以來,我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生產,省農業農村廳緊盯關鍵農時,印發了《山西省奮戰100天奪夏糧豐收行動方案》,實行周調度跟蹤夏糧長勢,針對生產關鍵環節制定技術規程,開展“三聯三送三服務”活動,多次組織專家和農技人員深入小麥主產區開展技術指導,全省累計開展指導服務萬余人次,確保各項夏糧生產措施落實到田間地頭,同時提振廣大農民發展糧食生產的信心和積極性。對運城市鹽湖區、平陸縣、永濟市等地因澆水偏早造成的凍害問題,專家進行了面對面指導解決。全省小麥病虫害累計防治1492.13萬畝次,確保了小麥豐產,確保顆粒歸倉。疫情防控期間,各地通過微信群、益農信息社、網絡平台、快手、抖音等線上模式及時指導各地解決技術難題。

省農業農村廳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小麥專家段忠紅告訴記者:“今年小麥生產先后越過播期推后拉長、暖冬旺長、倒春寒、病虫害等好幾個坎,最終實現單產創歷史新高、總產大幅增長,確實來之不易。這得益於近年來生產基礎設施的改善、良種良法的推廣應用、以及各級農業農村部門的廣泛深入服務、廣大基層干部和千萬農民的共同努力。”(記者王秀娟) 

(責編:麻潞、常慧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