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首都北京到貧困縣壺關,從機關干部到扶貧干部——

陳伶浪:此心安處是吾鄉

來源:長治日報

2020年06月28日13:18  
 

“全總連翹”花開山鄉,小黃花變身“脫貧花”﹔“全總香菇”香飄萬裡,小香菇撐起“致富傘”﹔“扶貧車間”開進農村,小車間捧穩“金飯碗”……

挂職幫扶一年多來,全國總工會駐壺關扶貧工作隊隊長,挂職壺關縣縣委常委、副縣長的陳伶浪用累累碩果交出了一份讓群眾滿意的脫貧攻堅答卷。

從首都北京到貧困縣壺關,從城市到縣城,從機關干部到扶貧干部,在脫貧攻堅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陳伶浪初心如磬、使命在肩,500多個日日夜夜,一心扑在脫貧攻堅第一線,用行動踐行著“扶貧路上,絕不落一人一戶”的錚錚誓言,勾勒出一名共產黨員為民服務的絢麗畫卷。

“花”開太行 挂職干部蹚出品牌產業

每年花開時節,驅車行駛在去往太行山大峽谷的旅游公路上,道路兩旁連綿起伏的山嶺上一片金黃,連翹枝葉翠綠,迎風招展。這漫山遍野的“金光”就是陳伶浪口中的“全總連翹”。

從一線都市到國家級貧困縣脫貧攻堅一線,在陳伶浪看來,是大考,更是責任:“我想扎扎實實為鄉親們做些實事!”

由於交通閉塞、地理位置偏遠等原因,壺關縣一些鄉鎮一直缺乏強有力的支柱產業。如何讓荒山變“金山”?陳伶浪調研發現,早在2017年、2018年,全國總工會包聯壺關扶貧時,就在壺關種下了近2萬畝致富產業——連翹。

“做大做強連翹產業,叫響叫實‘全總連翹’品牌。”一任接著一任干,一張藍圖繪到底,上任之初,陳伶浪就延續了全總扶貧工作隊的發展方向,擴大連翹種植規模,延伸產業鏈,為壺關人民留下一筆帶不走的“財富”。

“連翹是個‘懶庄稼’,隻要下了地,兩三年就能開花結果。”陳伶浪向記者介紹,相比小麥、玉米,連翹耐干旱易生長,且管理更方便。

2019年,陳伶浪帶領的工作隊到達壺關后,按鄉鎮統籌規劃,在以鵝屋、石坡、樹掌、東井嶺為主的偏遠鄉鎮種植連翹1.2萬—1.3萬畝。

“2019年投入230萬元,主要用於購買種苗和勞務費用,實現了13個鄉鎮全覆蓋。”陳伶浪告訴記者,連翹種植採用鄉鎮統籌、村委組織、村民種植的方式,全總投資每畝100元勞務費,老百姓不用花一分錢,不僅種植時可獲得勞務收益,到收獲時節還能採摘連翹掙錢。

“今年我們又種植了近1萬畝連翹,總體算下來,可為壺關留下4萬畝連翹。”陳伶浪介紹,初步估算,4萬畝每年可有1億元產值。

“連翹渾身都是寶,葉子可以加工成連翹茶,果實是中藥材,且用量巨大。產量、價格也穩定,盛果期畝產150公斤到200公斤,畝均產值2500元左右。”小連翹裡蘊藏著大產業,既有一產種植,也有二產加工,還有三產觀光旅游,把其各種價值“吃干榨淨”,實現一二三產融合,就能收獲多份效益。“去年,我們在鵝屋鄉柳泉村扶持連翹初加工項目,今年還將在東井嶺鄉大井村發展,由我們負責採購生產線加工設備。”陳伶浪對連翹的發展做足了功課。

連翹產業前景看好,但“成長”的同時,也面臨著連翹資源保護力度不足、生產管理不夠規范等問題。

“到了連翹採摘的時候,就會出現老百姓一窩蜂上山扎堆‘搶青’的現象,導致一些連翹不到最佳採摘時節就被‘哄搶一空’。”為此,縣裡、鄉鎮將出台規定、設卡管理,引導農民按時、有序採摘,嚴格把控連翹質量,增強中藥材產業可持續發展后勁。

“我們不僅要叫響‘全總連翹’品牌,更要保証連翹質量,形成集種植、採摘、旅游、休閑於一體的致富產業鏈,讓連翹特色產業成為鄉村振興和群眾致富的‘定心丸’。”陳伶浪說。

情洒山庄 穿針引線架起致富橋梁

“來了全國總工會,北庄人民得實惠”,走進位於晉庄鎮北庄村的全總香菇種植基地,數十個標准化香菇大棚緊密整齊地排列在道路兩側,許多忙碌的身影穿插在其中。

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陳伶浪不僅是香菇種植基地的見証者,更是領航者、親歷者。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扶貧理念一直盤桓在陳伶浪的腦海中。“必須建立起扶貧造血機制,精准施策發展產業。”陳伶浪常說。

如是說,也如是做。“我們剛來時,也像今天一樣下鄉調研,記得那會兒還是初春時節,地裡還沒種庄稼,和農民聊天時,知道了他們以種植玉米為主,一年下來辛苦不說,收入還不高。”陪同記者採訪時,陳伶浪講述起他和香菇的“結緣”之路——一次次走訪調研中,一個個致富的想法萌發。

發揮全國總工會組織優勢,犧牲周末時間,2019年3月,陳伶浪帶隊多次到湖北省隨州市、河南省西峽縣考察香菇種植項目。

“香菇種植生產周期短、投資見效快、保存期長、市場容量大,而且延伸產品豐富、市場前景好。”一番考察調研下來,他們決定將香菇種植作為抓手,建立香菇種植基地。

“壺關有種植香菇的三大優勢,一是季節優勢,可利用每年的5月到10月,與湖北、河南等地的香菇打‘時間差’﹔二是氣候優勢,早晚溫差大,適宜香菇生長﹔三是市場優勢,山西種植香菇的地方不是很多,市場前景廣闊。”選定項目后,他們把基地選在有地理優勢和發展意願的北庄村。

2019年3月16日,全國總工會投資120萬元的香菇示范基地開工建設了。這時,陳伶浪又當起了“工程監理”,天天跑工地,時時察民情,及時解決工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5月初,60座標准化香菇大棚就全部竣工並投入生產。

“從開會、開工、建設、付出直至收獲效益,全國總工會引來的各方資源讓我們村的集體產業突破了30萬元。”北庄村黨支部書記楊雪斌高興地說。

在陳伶浪的牽線搭橋下,河北省唐山勵德成套設備有限公司捐贈了總容積530余立方米的三座大型冷庫,河北省津西鋼鐵股份集團有限公司捐助了1500余平方米的路面硬化、烘干和亮化等設備。

“俺今年都66歲了,再出去打工也不中用了。”正在大棚裡摘香菇的郭妞花告訴記者,香菇大棚建好后,她就來這裡打工了,一個月下來也有1600元左右的收入。

“不需要繁重的體力勞動和大型廠房設備,經過專業培訓,婦女和老人都能很快上手。”楊雪斌告訴記者,像郭妞花這樣的就業脫貧戶,在基地裡還有10多戶,主要從事香菇採摘、分揀等工作。

種好了香菇,培育了產業,長出了財富。每個香菇大棚收入在5000元以上。今年,全國總工會又扶持建設了菌棒加工廠,從菌棒原材料的加工、滅菌到菌棒接種,再到香菇的養成,實現生產過程全覆蓋,形成完整的產業鏈,讓小香菇成為脫貧致富的大產業。

心系他鄉 扶貧路上書寫不悔初心

2019年元旦剛過,陳伶浪到壺關挂職履新。

“這是第一次到壺關,不過從任職那天起,我的心就落在這片土地上了。”陳伶浪雖是“京官”,話裡透著一股朴實勁兒。

下基層調研,了解壺關縣脫貧攻堅、教育發展、農業發展等情況,掌握第一手資料,成為陳伶浪到任之初最主要的工作內容。

一年多時間裡,陳伶浪的足跡遍布了全縣12個鄉鎮的200多個行政村。他翻山越嶺,走村串戶,深入農家,與群眾促膝談心﹔他深入廠礦、企業、學校,調查研究,了解情況,熟悉民情。有許多節假日,他都是在田間地頭、廠礦學校和農戶民宅中度過的。

正是在一次次調研中,他發現店上鎮移民搬遷小區雖然搬得出,但要穩得住還需下功夫。在他的帶領下,店上鎮店上村扶貧車間成立了。

“不用外出打工,現在在家門口就能掙錢了,多虧了扶貧車間,讓我們既能在家照顧老人孩子,還能打工掙錢。”趙丹娜現在是扶貧車間流水線上的一名工人,以前外出打工無暇照顧家庭,如今農閑時上班、農忙時干活,工作生活兩不誤,趙丹娜無比高興。

“陳縣長是我們的‘紅娘’,不僅在我們鎮開設了扶貧車間,還為我們引來了廣東東莞銀帆電子公司,公司統一管理、統一訂單、統一銷售,解決了村民就業的大難題。”店上鎮黨委書記王紅偉說。

給錢給物,不如建個好支部。“以前的北庄村被列為軟弱渙散村黨組織。如今成為全國總工會勞動和經濟工作部支部結對共建聯系點后,我們就得讓它來個‘脫胎換骨’大變樣。”

“結對共建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找准弱項短板,對症下藥。”陳伶浪表示,他們以共建促黨建,以黨建促脫貧,以脫貧促發展,進行“大調研、大走訪”,有針對性地開展結對共建活動,確保實現“1+1>2”的雙重效應。

“全國總工會給我們送點子、送資金、送設備,不僅幫助我們修繕了村委會,完善了黨支部,配齊了辦公設備,還硬化了道路、新建了文化廣場,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談起結對共建帶來的好處,楊雪斌如數家珍。

讓堡壘更堅強、讓旗幟更鮮艷。開展結對共建后,陳伶浪從規范組織生活、黨員隊伍建設等入手,開展黨支部標准化、規范化建設,定期為村裡黨員干部上黨課,聯合開展主題黨日活動,並定期到村裡開展義務勞動等。如今,北庄村“兩委”班子成員心齊了,干勁兒足了,不僅增加了黨建工作活力,還集聚了鄉村發展合力。

聯系勞模企業捐資助學30余萬元,用於改善教學設施、資助貧困生上學﹔對接企業,銷售滯銷農產品價值180余萬元﹔對接阿裡巴巴集團,引進“加油木蘭”——關注貧困女性保障項目,投保352余萬元,為壺關縣0-100歲女性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教育、醫療保障﹔將價值123萬元的“鬆果公益”教育脫貧項目落戶壺關,惠及學生2.3萬名……一年多來,陳伶浪始終把群眾的事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深謀實抓,務實苦干,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挂職干部的責任擔當。

“陳縣長很務實、很專業,他給我們談國家政策,也跟我們聊產業發展,還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新思路、新方法,讓干部思想得到了解放、群眾眼界得到了開闊。”晉庄鎮黨委書記張慶利如是說。

“今年疫情防控期間,陳縣長來到壺關后一直在忙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工作,記得天氣很熱了,他還穿著厚厚的衣服,也沒時間回家,真的是把壺關當作自己的第二故鄉了啊!”店上鎮黨委書記王紅偉感慨道。

“陳縣長幾乎每周都要來我們北庄村,看看香菇長勢,了解市場行情,幫助我們解決了不少困難。”北庄村村委會主任楊國良說道。

“他一點也沒有縣長的架子,來了就和咱老百姓聊天,剛開始聽不懂壺關話,現在快成半個壺關人了!”80歲的楊永富大爺豎起了大拇指。

距離挂職結束還有半年多時間,陳伶浪心中,還有許多未圓的夢想。

“我會繼續努力,用更實的做法、更大的力度、更多的資源,為壺關縣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盡最大努力。”陳伶浪說。(景萍 劉婷婷)

(責編:麻潞、常慧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