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城撤地設市20周年市民談變化聊感受話發展01】

運城:回眸成長路 展望新征程

2020年07月05日19:17  來源:人民網-山西頻道
 

2000年到2020年,20年的時光記憶像一本厚重的書,書頁間記載著祖國的繁榮富強、家鄉的發展變化。一代代在這裡成長起來的河東兒女,用生活中的點滴,記錄著大家成長的這座城市20年來的日新月異。

20年前,運城撤地設市,從此由傳統農業地區步入城市化、工業化、現代化的發展快車道。20年來,運城的變化令人感慨萬千:從手工作坊到現代產業,從泥濘小路到寬廣大道,從低房舊屋到高樓大廈,從盼溫飽到盼環保,從求生存到求生態……20年,翻天覆地﹔20年,換了人間!

基礎設施完善 城市功能提升

20年來,一條條道路縱橫貫通,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南風廣場、人民公園、天逸公園、禹都公園等標志性建筑遍布城市各處。退休干部劉運生的晚年生活越來越豐富,他覺得小區提供的服務越來越好,自己的晚年生活很溫暖。談起晚年生活,他感慨地說:“剛退休那會兒,我們主要的休閑娛樂就是到街上散散步或約上幾個老朋友聊聊天。近幾年,運城的變化很大,我們活動的范圍也在逐漸擴大。航天公園美不勝收,體育公園設施齊全……我們經常換著地方玩。”

一座城市的建設和發展離不開建筑工人。十多年前,陳正辛從甘肅來到運城。聊到這些年的變化,他深有感觸:“我剛到這兒的時候,運城的城市規模比現在小很多,街道狹窄、道路顛簸、公共休閑場所稀少。近年來,曾經偏僻的小巷變成了寬闊的大路,川流不息的車輛來來往往,路邊一排排低矮的平房變成了高樓大廈……”

人居環境改善 生活品質提升

20年來,運城市的園林綠化既有量的變化,也有質的變化。在城市綠量大幅提升的同時,園林設計理念也在不斷豐富和提高,苗木種類越來越豐富,喬灌花搭配也開始講究層次分明、色彩豐富。今年48歲的王紅梅,從事園林工作20多年,見証了運城綠化從零星點綴到滿眼皆綠、綠化苗木從單一到多元的變化。她說,20年來,運城的綠化從少到多,從單一到多樣,給人最直觀的是綠色變多了、環境變好了。現在園林人的理念是把城市變成公園,讓市民達到推門入園、開門見綠的效果,為市民創造一個更加舒適,更加優美的宜居環境。

20年來,城市的規模在不斷擴大,人口也越來越多,垃圾處理量和保潔面積也越來越大。說起這20多年的變化,運城市市容環衛中心副主任周秀枝說,運城風沙比較大,前些年作業工具又比較單一,每逢雨雪天氣作業就會比較困難。現在好了,道路設施逐步完善,雨污分流工程改造不斷推進,給環衛作業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加之環衛作業工具種類以及功能越來越多,因此讓城市越來越美麗。

醫療更加便利 教育更加優質

近年來,運城市集中打好“特色醫療牌”,有力推動醫藥衛生事業發展。作為一名基層醫生,徐小鳳見証了全市醫療衛生事業的迅猛發展。她說,從最初看病的“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表”,到如今的螺旋CT、CR-X光機、心臟彩超、彩色B超、血氣分析儀等,大大提高了醫院的診療水平,為更好地救助病患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同時,醫院不斷增多、環境也不斷改善、規模不斷擴大,人民群眾可以就地、就近就醫。

與此同時,運城市集中打好“教育強市牌”,牢牢把握新時代教育工作的前進方向,圍繞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深化教育改革創新,加快教育強市建設步伐,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奮力拓展運城教育高質量發展新局面。運城市人民路學校副校長周靈梅說,這20年來,運城教育事業得到了跨越式發展,我們也享受到了教育事業發展帶來的便利。20年前,老師是課堂的主角,分數是學生的命根﹔而今天,學生站在了課堂的中央,學生的成長成為教育的根本目的。以前,一根粉筆一個黑板一本教科書,老師有限的認知就是學生的全部世界。今天,每一間教室都安裝了一體機,鼠標輕輕一點,整個世界都可以成為學生的教材。

農村更加美麗 農民更加富裕

20年來,運城除了城市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外,農村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鹽湖區席張鄉王馬村,20年前還是一個地質災害常發、污水橫流、出行不便的小山村,20年時光流轉,如今已經變成一個環境優美、鄉風文明的美麗鄉村。村民李彎彎說,以前的房子都是土坯房,安全系數不高,很危險。如今的王馬新村,再也見不到老村的絲絲印記。一排排晉南小院錯落有致、一條條巷道整潔如新,黨群服務中心、衛生室、小游園等設施一應俱全,村民的幸福感也隨之增強。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興則百業旺,農民富則國強盛。20年來,運城市農村面貌發生了巨變,農業發展充滿活力。萬榮縣王顯鄉張儀村村民閆勇說,撤地設市以來,農村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美麗鄉村建設取得明顯成效,農村面貌煥然一新,農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升,幸福感、滿意度得到極大的提升。(運城日報 孫雄)

(責編:桑莉媛、常慧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