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幸福之水”滋潤美好生活

——看山西鄉村振興中的“水支撐”

2020年10月08日08:14  來源:山西日報
 

水利關乎農業生產,更關乎人民福祉。解決好“水”問題,對於生態建設、鄉村振興至關重要。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從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高效節水灌溉、河湖生態修復、水土流失治理等方面入手,著力夯實民生水利基礎,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注入“源頭活水”。

從“扁擔挑水”到“水龍頭一擰”,從廣種薄收到物產豐盈,從缺水而困到人水和諧……金秋時節,記者穿行於三晉大地,感受一項項民生水利為百姓帶來的幸福和希望。

“甘甜之水”

提升百姓幸福指數

澗西村位於廣靈縣城北的黃土丘陵區,過去全村隻有1眼大口井,180戶村民常年靠肩挑車推吃水,非常困難。

2018年,村裡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在距離村子1.5公裡處打了一口深水井,通過水泵將水提到高位調節水池,鋪設配水管網,再利用自然高差將水輸送至各家各戶。

記者看到,老劉家中安裝了室內淋浴室、沖水式馬桶和洗手池。老人感慨地說,現在可趕上好日子了!水龍頭一擰,自來水嘩嘩流,再也不用擔水了!

過去是“挑”,現在是“擰”。“挑”“擰”之間,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農村飲水安全是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的重要內容,是貧困縣摘帽的重要指標,影響著脫貧攻堅的成色。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飲水安全,強調要“著力補齊貧困人口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和飲水安全短板,確保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同全國人民一道邁入小康社會”。

脫貧攻堅以來,我省因地制宜、科學施策,持續推進農村飲水鞏固提升工程,讓一股股“放心水”“幸福水”流進了千家萬戶。截至目前,全省建成農村飲水工程3.3萬處,受益人口2418萬人﹔全省貧困縣農村集中供水率達到96%。

垣曲縣王茅鎮下亳村村民喝著甘甜的水,樂在臉上,甜在心裡。

“根本想不到五龍泉水能接到家裡來,這下我們喝的不僅是放心水,而且還是礦泉水。”下亳村村民席轉身一邊介紹著村裡飲水的變化,一邊打開自來水咕咚咕咚地喝起來。

2018年8月,一個集中供水工程的建成運行,讓3萬多名村民喝上了“放心水”。

“以前村裡的水燒開了還得沉澱半天才能喝,現在一擰開水龍頭,清澈的自來水便嘩嘩地流出來,村民們也能像城裡人一樣喝上甘甜水了。曾經下雨天怕黃水,家中常備礦泉水的日子終於結束了!”席轉身說。

放心水變成“甘甜水”。省水利廳農村水利水電處處長成接安介紹,自來水到戶的地方,大大減輕了農民取水強度,農村勞動力從拉水、背水中解放出來。用上了自來水,洗衣機、熱水器等進入尋常農戶家,衛浴條件改善帶動生活習慣改變,促進了農村人居環境提升。

不隻“喝好水”,更要“水長流”。實踐中,我省出台《山西省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改革實施方案》《關於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水質檢測工作的實施意見》《山西省關於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的實施意見》等文件,從制度上保障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良性運行,持續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每天清晨,代縣棗林鎮二十裡鋪村的水管員王國英,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村裡的蓄水池查看水質情況,看設備有沒有損壞。在代縣,像王國英這樣的水管員共有274個,實現了一村一個水管員。

“豐收之水”

促進農業高效發展

壺關縣地處太行山區,歷史上被稱為“干壺”。近年來,種植旱地西紅柿已成為當地的一大特色產業。店上鎮是其中的“龍頭”,種植面積近萬畝,約佔全縣總面積的五分之一。

說是旱地西紅柿,但要豐產同樣離不開水。中橋村種植戶郭利兵說,旱地西紅柿用上了節水噴灌設備,採用水肥一體化技術可節水80%以上,產量大了、品質好了。在店上鎮,目前旱地西紅柿種植已覆蓋52個村,每年光西紅柿銷售額就近2億元。

水興產業旺。近年來,我省著力推進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農田灌排、防洪抗旱、節水供水等方面的能力明顯提升,“靠天吃飯”的局面逐步改變。統計顯示:全省農田實灌面積突破2410萬畝,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將達到0.546。

用好黃河水是解決我省水資源瓶頸的有效路徑。

因地勢影響,盡管黃河近在咫尺,千百年來臨猗百姓隻能望河興嘆,一個水潤田園的夢,做了一代又一代。

夾馬口引黃工程運行后,改變了當地農民“靠天吃飯”的窘境,種植環境改善了,糧食產量提高了,農民的錢袋子也跟著鼓起來了。

“黃河水是陽水,見過太陽,還含有一定的泥沙,能改良土壤。”嵋陽鎮曹家營村村民曹豹志說,以前使用井水澆灌,因灌溉成本高,一般就種小麥。用上黃河水后,家裡開始種果樹,年純收入10萬元左右。

如果說灌區干支渠是大動脈,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就像一條條毛細血管,為廣袤農田輸送著源源不斷的水分。同時,各地積極推動用水方式由粗放低效向節約集約轉變。記者了解到,目前全省實施節水灌溉的面積有1400多萬畝。

在萬榮縣,北澗村村民王澤的蔬菜大棚用上了水利灌溉微噴設施。正在噴灌的大棚裡,猶如下著蒙蒙細雨,綠油油的蔬菜被“細雨”滋潤。

地處峨嵋嶺台地上的萬榮縣,是有名的“旱疙瘩”。近年來,先后實施了多項農田水利工程,從根本上解“水貧”。在管理中,成立農民用水戶協會,深化水權水價制度改革,從制度層面擰緊“水龍頭”。

因水脫貧,也因水而富。“現在坐在家裡打個電話就能自動澆水,讓澆多少澆多少,比下雨都好使!6個蔬菜大棚,年收入八九萬元。”王澤說,高效節水灌溉讓用水有保障,再旱的庄稼也有好收成!家裡買了小汽車,吃穿都不愁,日子是節節高!

“生態之水”

留住百姓美麗鄉愁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要統籌兼顧、整體施策、多措並舉,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文明建設。

這幾年,我省全面謀劃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全面推進“以汾河為標杆、一河帶六河、七河同推進”的“七河”生態保護與修復,一個“人水和諧”共生的美麗山西,正向我們款款走來。

馮辰志是吉縣柏山寺鄉南耀村村民,一有空,就跑到南耀小流域區的花椒地轉轉,看著挂滿枝頭的累累碩果,老馮是滿懷憧憬。

老馮說,南耀小流域治理前,溝坡水土流失,十種九不收。治理后,鎖住了水和土,荒坡變綠、百姓變富。去年種了20多畝花椒,收入4萬元左右。今年估計能收入6萬元。

吉縣因“千裡黃河一壺收”的壺口瀑布而聞名於世。該縣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先后實施了小流域壩系、壩灘聯治等一批治理工程,光禿禿的黃土坡換了新顏。

放眼全省,水土保持治理讓更多山川變綠、群眾變富。統計顯示,截至去年底,全省治理水土流失面積7.2萬平方公裡,治理度達66%。

山變青,河湖變淨。在這樣的變化中,百姓體驗見証了“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

秋日的天空格外明朗、舒爽。走進靜樂縣汾河川國家濕地公園,綠樹掩映、水草搖曳、野花競放,猶如一幅美麗的油畫。正在健身的張愛珍說,河裡、岸上處處是景,人心情都舒暢了,早晚來公園健身散步已成了自己的習慣。

汾河川國家濕地公園是全省19個國家濕地公園之一。一期工程完工后,恢復濕地植被2000畝,提了“顏值”、換了“氣質”。公園服務中心主任徐文玉介紹,現在這裡已成各類野生動植物棲息繁衍之所,以前只是飛過時歇個腳,現在留下筑起窩。

促人水和諧,河湖長們功不可沒。目前,全省1.1萬名巡河湖員上崗,發現問題整改率達到99%,為河流生態修復筑起了一道“保護網”。

萬榮縣榮河鎮廟前村,千裡汾河在此匯入黃河。

夕陽西下,落日映照著寬闊的水面,晚風一吹,波光粼粼。河道中,“一泓清水入黃河”7個紅字格外顯眼。

44歲的王勇,是萬榮縣榮河鎮廟前村村委會主任,也是一名村級河長。“這幾年,河流變清了,生態變美了,我們的家園更生態宜居了!”王勇說,生態文明理念已深入群眾心中,大家綠色發展、綠色生活的意識增強了,明白保護汾河就是保護自己的家園!

“青山駐金,綠水淌銀”。省水利廳廳長常建忠表示,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要緊扣以人民為中心這個主題,以水為媒,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實現永續發展。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在奔小康的路上,我省正沿著百姓富、生態美有機統一的發展之路疾馳,一幅“人水和諧”的美麗畫卷正在徐徐展開。(記者趙建軍)

(責編:麻潞、常慧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