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課從書本走向生活 中北大學成立山西首個“德育中心”

2021年01月08日17:34  來源:人民網-山西頻道
 

1月4日,2021年的第一個工作日,中北大學德育協同創新實踐研究中心裡,十幾名學生在埋頭讀書。時針指向晚上8點,這裡燈火通明,一間百余平方米的馬克思書屋成為學生們汲取精神力量的場所。

學生們在德育中心閱讀。

就在10天前,德育中心挂牌,以首屆“樹人杯”德育實踐成果展示的形式與校內師生見面,短短幾日后,這裡已經成為師生交流學習的又一個好去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教育工作如何立德樹人,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如何行之有效?中北大學從特色德育答辯與實踐鍛煉中,找到了一條新路徑,而德育中心就是通往這路徑的橋梁。

德育成果可展示

“家窮國貧,隻能說明當兒子的無能!”一位戴著眼鏡的男青年拍著桌子痛心疾首,這是2020年12月24日,中北大學科藝苑禮堂,幾位學生排演的話劇《心有大我,永懷難忘》。該劇講述的是橫跨核彈、導彈、人造衛星三個領域,迄今為止唯一以烈士身份被追授“兩彈一星”獎章的科學家——郭永懷的故事。

“過去隻知道個大概,這次排話劇又詳細研究了那段歷史,被深深地打動了,我們雖然只是普通的大學生,但應該樹立報效國家,為國奉獻的理想。”王煒燁是該校機電工程學院的一名學生,參加這次表演,讓他的強國志、報國行從思想政治書本中的文字,化為心中的深刻認識。

首屆“樹人杯”德育實踐成果展示,通過合唱、詩朗誦、小品、話劇、微電影、相聲、演講等方式開展,均由學生自己編排,思政課教師進行指導而完成。不同於以往的參觀瀏覽,或撰寫書面報告,這一次,馬克思理論教育從課堂理論學習,走向了生活實踐。

“過去,魯迅先生也演過話劇,這種實踐展示,是一種很好的德育嘗試。”成果展示指導教師馬栗說。

德育答辯成抓手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北大學德育中心挂牌前,這所軍工類高校為開展德育教育,一直在實行特色德育答辯。從大一開題、大三中期檢查到大四答辯,貫穿於學生大學學習生活的全過程。

在中北大學黨委副書記、教授薛智的辦公桌上,一厚摞德育答辯論文將他的思緒拉回了答辯現場。

“在校園裡,我有兩個我,一個是今天站在這裡匯報思想的我,一個是穿著黃馬甲在校園打掃衛生的我,我所產生的思想認知,三觀樹立和個人與集體,自我與家國的認識都從這裡開始。”娓娓道來的是個女孩子,大學四年,她一直在學校勤工助學。打掃教室、清理垃圾,並沒有讓她羞怯,反而成長為一名驕傲的“黃馬甲”。

“我當了衛生組長、隊長,我們不僅讓校園干淨整潔,還集體學習,互相鼓勵,隊裡20位同學,17位考上研究生3位保研。我們在勞動實踐中體會到付出與奉獻的意義,今天,我們為母校流汗,將來步入社會,我們會為祖國奉獻和擔當。不論角色大小,我們都會做好!”女孩子講完,薛智帶頭鼓掌。

學生們走進德育中心。

以這樣真實的故事為例,薛智說,德育答辯已經成為中北大學大德育模式的重要抓手,“大德育模式主張對不同階段的德育要進行全面的規劃,既有適合當代大學生成長規律的相對獨立的內容,又要考慮到同其他階段的相互銜接。德育答辯像珍珠項鏈的線一樣把德育工作一個環節一個環節串起來。”

德育中心變熱土

盡管德育答辯在某種程度上促進了學生從學習、勞動、生活中的道德思想錘煉和思考總結,但在薛智看來,思想性仍有待提高,“德育答辯與思政課程的融合還是有欠缺,針對目前學校實際,我們打算將原本第五學期的中期檢查調整到第四學期,這樣就能一定程度解決思政課教師在大學一、二年級全程參與的問題。”薛智認為,通過對德育答辯進行必要的優化和重組,將有力促進中北大學“大德育”工作模式提質升級。

“德育中心”是由中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也是該學院的研究中心,所有的師生都投入到德育中心的設計、圖書購買、主題活動策劃、德育成果展示等一系列工作中。“咱們的思政教育,就是要從書本走向實踐當中,再從實踐當中總結出理論來提高思政課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形成教學成果和科研成果,這是我們的成立初衷。”薛智說。

1月6日,太原市氣溫已降至-23℃,德育中心裡卻滿是熱烈的討論氛圍,一場由師生共同組成的頭腦風暴,正在這裡碰撞。(郝宏  攝影:衛波)

(責編:趙芳、張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