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化”同步發力 “三增”互促共贏

【邁好第一步 見到新氣象】奮力推動實現林草事業高質量發展

——專訪山西省林業和草原局黨組書記、局長張雲龍

2021年01月14日08:11  來源:山西日報
 

省委十一屆十一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圍繞“在轉型發展上率先蹚出一條新路來”的重大政治責任和歷史使命,聚焦“十四五”轉型出雛型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立足當前和長遠,把統籌抓好生態修復作為踐行“兩山理論”、加快構建綠色生產綠色生活方式的重要舉措。

“全省林草系統將圍繞‘兩山七河一流域’生態治理布局,堅持綠化彩化財化同步發力,增綠增景增收互促共贏,積極探索以林權造林為主的生態修復機制,著力構建形成‘三屏四群五區’的林草生態保護修復新格局,奮力書寫山西林草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省林草局黨組書記、局長張雲龍近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聚焦美麗山西建設目標,大規模推進國土綠化彩化財化,扮靚城鄉“高顏值”,同步提升表裡山河“含綠量”“含金量”

一直以來,全省林草系統按照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持續推進國土綠化,深化產權制度改革,發展綠色經濟、林業經濟,把綠化彩化過程變成富民增收的財化過程,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有機統一。2020年,我省生態修復治理工作亮點頻閃。

亮點之一:森林覆蓋率歷史性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圍繞“兩山七河一流域”,以“兩山”工程為引領,聚焦服務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啟動汾河上游林草生態建設“十大工程”,拓展了三晉大地綠色版圖。省級森林資源年度清查結果顯示,2019年底全省森林覆蓋率達到23.18%,歷史性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亮點之二:全面推行林長制改革取得重大進展。全面推行林長制改革,初步形成省市縣鄉村五級林長體系,壓實了保護和發展林草資源責任。林草防火熱點、火情、火災與2019年相比,呈現“三下降”態勢。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有序推進,為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奠定了堅實基礎。

亮點之三:林草生態扶貧PPP項目拓寬致富路徑。啟動實施林草生態扶貧PPP項目,融集資金89.7億元,到位的24億元資金已全部兌現到戶。繼續扎實推進以扶貧造林合作社機制為主的林草生態扶貧“五大項目”實施,創新推廣“黨支部+合作社”模式。林草生態扶貧帶動58個貧困縣55.07萬貧困人口實現增收13.56億元。

亮點之四:林草產業提質增效扎實推進惠及民生。聚焦“東藥材、西干果”布局,突出推進干果經濟林提質增效項目,全年實施完成200萬畝,其中58個貧困縣完成150萬畝。堅持“小灌木、大產業”戰略,新發展沙棘、連翹等54.74萬畝。推動經濟林基地建設,累計建成60個省級示范園、120個縣級示范園。第四屆綠博會山西園榮獲組委會大獎和最佳設計獎,成為56個園區中最受關注的展園。

亮點之五:林草重點工程建設穩步實施成效凸顯。圍繞擴大生態治理和脫貧攻堅的成效,全年退耕還林52.4萬畝,全部安排在貧困縣,其中發展經濟林36萬畝,為增綠增收奠定了堅實基礎。圓滿完成天保二期工程任務54.96萬畝。天保工程二期評價報告顯示,工程區森林生態效益價值總量達到1162.04億元/年。

亮點之六:林草法治建設工作持續加強彰顯力量。修訂了野生動物保護法實施辦法和禁食野生動物名錄,在全國率先頒布經濟林發展條例。構建形成“五位一體”學法普法體系﹔《“兩山”理論的法治創新:山西林草法治實踐》入選2019年度山西法治藍皮書十大研究課題。

融入國家戰略,“三化”並舉統籌規劃,實施山川披綠工程,為轉型發展蹚新路提供生態支撐

省委十一屆十一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圍繞“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提出要加強生態治理修復,實施水土扎根、山川披綠、河湖扮靚工程。為此,全省林草系統將繼續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全力構建“三屏四群五區”林草生態建設新格局,全面加快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步伐,到2025年完成營造林2000萬畝,實現全省基本綠化,森林覆蓋率達到26%,林草產業年總產值達到700億元,林草火災受害率控制在0.5‰以下,林草有害生物成災率控制在3‰以下,為助力轉型發展蹚新路提供良好的生態支撐。

聚焦荒山增綠色,久久為功推進國土綠化。堅持以太行山、呂梁山為主戰場,聚焦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圍繞黃河流域北部生態修復區、黃河流域中部生態治理區、汾河上游華北水塔生態重建區、太行山北段生態建設區和太行山中段生態恢復區,打造“五個百萬畝”示范工程,每年營造林400萬畝以上,全力推進國土綠化行動。

聚焦城鄉增景觀,突出重點加快彩化步伐。推進2市11縣建成國家森林城市,完成500個森林鄉村建設。圍繞黃河、長城、太行三條一號旅游公路打造1000公裡生態景觀廊道,在黃河和“七河”流域打造形成集防火生物隔離帶、花海景觀帶和經濟林產業帶為一體的生態景觀。推廣中德合作森林可持續經營規劃項目成熟經驗,完成500萬畝森林撫育任務。

聚焦產業增效益,發揮優勢促進富民增收。結合呂梁干果商貿平台建設工作,推進發展名優特色經濟林500萬畝以上,帶動全省達到2150萬畝。依托省直九大林局的森林資源優勢,重點抓好100個國家級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形成“一圈兩山十二集群”產業格局。採取林藥林菌林禽等一體化模式扶持50個示范基地,帶動全省林下經濟發展到660萬畝。

聚焦保護增合力,全省聯動筑牢生態屏障。堅持按照“林地林用、草地草用、專地專用、耕地不用”的原則,全面加強造林綠化和自然保護地用地審批管理,著力解決耕地“非農化”“非糧化”的問題。加強林草防火工作,新建改造500個林火視頻監控,防火重點縣、省直林區均建設100人以上防火專業隊。啟動太行山南段(中條山)國家公園前期工作,爭取將鐵橋山、人祖山省級自然保護區晉升為國家級。強化立法保護體系,對重點生態地區特別是沿黃沿汾地區實施禁牧輪牧休牧,依法打擊破壞林草資源違法行為。

聚焦改革增活力,創新機制激發發展潛能。建立健全五級林長體系,進一步將森林資源消長情況納入省政府考核范圍,創新“一長一企”幫扶機制,全面壓實各級林長責任。深化“一局聯三縣”機制,推動省直林局與地方政府在造林、管護、經營等方面深入合作。完善集體林地“三權分置”機制,探索林權造林、開發式造林等林草生態建設新模式,擴大經濟林保險范圍,激發林草事業發展活力。

聚焦科技增內涵,注重攻關提升治理水平。創新科技團隊管理體制,推進林草科技十大課題研究。大力實施“12365”林草科技驅動工程,推廣10項技術,建設20個科研基地、30個實訓基地和60個示范園區,建成50個基層技術推廣站。依托專家院士建設平台,申報五台山亞高山草甸、精衛湖濕地國家生態定位站和文冠果、翅果油樹國家創新聯盟。

“林草生態建設必須堅持綠化彩化財化同步推進,在建設綠水青山、壯大金山銀山的過程中,充分發揮綠色財富的經濟優勢,實現既綠化河山,又惠及人民。”張雲龍表示,我們將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推進林草生態建設的決策部署,靠工程引領發展、靠市場激發活力、靠科技創新驅動、靠法治保障發展,用一個個綠色奇跡逐漸還原表裡山河的錦繡畫卷,用一個個惠民舉措不斷釋放綠色發展的生態紅利。(記者張麗媛)

(責編:張婷婷、趙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