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省委“三農”重要政策文件解讀(中)

2021年04月20日06:42  來源:山西日報
 

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如何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基礎上,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關於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施方案》《關於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的實施方案》《關於支持農業高質量高速度發展推進鄉村產業振興的若干政策措施》3個文件進行了詳細的安排部署。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根本前提

產業振興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根本前提。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時指出,山西農業的出路在於“特”和“優”。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為我省農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省委省政府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大力實施農業“特”“優”戰略,產品結構持續優化,產業結構提檔升級,農業競爭力進一步增強。今年出台的《關於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施方案》對全面實施農業“特”“優”戰略進行了系統部署。

省委農辦專職副主任張軟斌表示,下一步,將重點從四方面持續發力。

一是做好整體規劃,布局“特”“優”農業。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在編制《“十四五”農業現代化三大省級戰略、十大產業集群培育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規劃》《“十四五”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兩個重點專項規劃和有機旱作農業、畜牧業等行業規劃時,謀劃布局了一批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現代農業產業園、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和產業強鎮。近日,國家公示了今年的國家級產業融合項目,我省蘋果(果品)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大同雲州區和稷山縣現代農業產業園以及8個產業強鎮項目入圍,我省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總數增加到6個,產業強鎮達到25個。下一步,還將開展省市縣三級產業園創建,抓好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建設,示范引領、輻射帶動“特”“優”農業發展。

二是推進“三大戰略”“五大平台”,引領“特”“優”農業。山西農谷、雁門關農牧交錯帶示范區和“南果中糧北肉東藥材西干果”五大出口(商貿)平台是省委省政府確定的省級戰略,也是助力我省“特”“優”農業發展的引擎。在山西農谷建設上,圍繞“四高地一先行區”定位,建設一批高科技優質項目,建設有機旱作農業、功能農業、黃土高原特色作物省部共建實驗室,力爭在農業創新技術研發上取得突破。在雁門關農牧交錯帶示范區建設上,堅持草牧結合、農牧循環、生態優先,進一步優化調整種養結構,今年新發展10萬畝優質飼草,建設大同肉業、朔州奶牛和肉羊、呂梁肉牛等產業集聚區。在五大平台建設上,要布局一批實體工程和重點項目,打造成為內陸地區農業對外開放發展的集聚區。

三是聚焦十大產業集群,支撐“特”“優”農業。農產品加工程度決定農業增值程度、農民富裕程度和農業現代化程度。下一步,將一個產業一個產業、一個企業一個企業、一個集群一個集群去研究,分類打造傳統優勢產業集群、新興特色產業集群和未來高新產業集群,力爭今年十大產業集群產值超過1000億元。還將推動成立優勢集群產業聯盟,探索開展企業混改和股份合作試點,組建“集群航母”。

四是完善五大體系,保障“特”“優”農業。實施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准化生產的“三品一標”行動,發展鄉村旅游、電子商務等新產業新業態,構建農業產業體系。堅持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融合,發展有機旱作農業、設施農業、節水農業,提升農業生產體系。抓好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產業化聯合體等新型經營主體,完善農業經營體系。大力培育市場化服務主體,充分發揮高校和科研院所作用,重構農技推廣體系。圍繞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壯大社會化服務組織,開展全產業鏈服務,培育農業服務體系。通過實施“特”“優”戰略,把資源優勢變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發展優勢,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促進鄉村全面振興。

鄉村建設要“硬件軟件一起抓,面子裡子一起做”

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也是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抓手。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全面啟動鄉村建設行動。《關於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施方案》對鄉村建設行動作出全面部署,堅持“硬件軟件一起抓、面子裡子一起做”。

省扶貧辦黨組書記、主任張玉宏介紹了我省鄉村建設行動的重點建設思路。

一是統籌編制村庄規劃。今年完成縣級以上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和村庄布局。有序推進“多規合一”實用性村庄規劃編制,到2025年對有條件、有需求的村庄實現全覆蓋。村庄規劃要在現有基礎上展開,注重實用性和可操作性,不搞推倒重來,不搞大拆大建,不搞千村一面,注重保留鄉土味道。

二是強化農村基礎設施支撐能力。下一步重點是聚焦“路、水、暖、氣、電、數、鏈、廢”八個方面,著力推進向自然村(組)覆蓋、向戶延伸,努力實現城鄉公共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路”就是要實施農村道路暢通工程,建設一批產業路、資源路、旅游路﹔“水”就是要保障飲用水質量和安全,實施好農村供水保障工程﹔“暖”就是實現清潔取暖,實施鄉村清潔能源建設工程﹔“氣”就是要解決農村燃氣問題,保証供得上、用得起﹔“電”就是繼續搞好農村電網改造﹔“數”就是實施數字鄉村建設發展提升工程,推動5G向農村拓展﹔“鏈”就是建設農產品冷鏈物流設施﹔“廢”就是科學開展農村生活污水、垃圾和畜禽糞無害化治理。

三是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持續聚焦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生活污水治理、“廁所革命”,啟動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繼續開展農村環境衛生治“六亂”(亂搭亂建、亂堆亂放、亂扔亂倒垃圾)活動。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今年力爭新改造衛生戶廁30萬戶﹔擴大農村生活垃圾收運體系覆蓋面,完善城鄉一體化收運處置體系﹔新開工建設600個村庄生活污水處理設施。

四是提升農村基本公共服務供給能力。要建立城鄉公共資源均衡配置機制,聚焦教育、醫療、養老、社會保障等突出問題,強化農村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縣鄉村統籌,逐步實現標准統一、制度並軌,持續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實現從形式上的普惠向實質上的公平轉變。堅持“就近就便服從就優”,優化農村教育布局﹔鞏固和發展好縣鄉醫療機構一體化改革成果,全面提升農村醫療衛生水平﹔落實好補充養老保險制度,不斷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記者王秀娟)

(責編:雷昊、趙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