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山西省分行:金融助力,為農業插上“智慧的翅膀”

2021年05月13日17:18  來源:人民網-山西頻道
 

又到一年春耕時節,走進永和縣,農民們正在有條不紊地開展春耕工作,各種農業機械開足馬力齊上陣,田間地頭一派繁忙景象。

中國銀行山西省分行在永和縣共幫扶三個村,總耕地共20200畝,其中平地8200畝。永和縣農戶收入主要來源於農作物種植,當地溝壑縱橫、土地分散、田間作業效率低、質量差,導致種植產出低,嚴重影響農戶收入。

2019年以來,村“兩委”干部及中國銀行山西省分行工作隊充分調研走訪政府相關部門、種養殖合作社和農戶,在充分了解實地情況的基礎上,開始了發展集中農業機械耕種的嘗試,由中國銀行山西省分行出資39.48萬元,陸續向幫扶村捐贈三台拖拉機及三套農機配套設備(旋耕機、翻轉犁、秸稈打捆機、秸稈粉碎機),形成了連片耕作的規模化經營,不僅降低了農業生產成本,促進糧食增產、農民增收,還充分利用秸稈回收,解決養殖的飼料加工,達到種養殖結合。

規范經營、合規管理。經過一年多的試運行,通過多次實踐和效果分析,從分散管理到集中管理,杜絕管理不到位,機具維護不全面,耕地管理混亂等弊端,最終形成了“合作社+村集體+種養殖農戶”三位一體的農業生產托管模式。村委與農業合作社達成合作,將農機機具全部承包給合作社,由合作社統一專業管理機具,統一管理人員培訓,統籌耕地計劃,為貧困戶免費耕種、提供工作崗位。

規模生產,循環受益。春耕秋收季節,合作社對機械進行均勻分配作業,從深耕、旋耕、播種、收割、秸稈粉碎及打捆均能實現自動化,徹底改變過去單純依靠人力的粗放模式,有效地解決農戶和貧困戶打工、種地“兩頭跑”“兩不保”“增收難”的問題。同時,秸稈還田提高有機肥使用,秸稈打捆降低養殖成本,減少過去焚燒秸稈帶來的環境污染和安全隱患。規模化農業生產模式,既能實現循環利用,循環受益,又進一步帶動了農民積極性,進一步實現農業機械化發展。

增產節支,收入顯著。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應用機械化設備與技術,由專業司機進行耕地種植,明顯提升農業生產效率,避免了個戶耕地不均勻,重復種植現象發生,提升了農產品產量。土地連片耕作,既減少空耗,又可以降低單位面積油耗,也會進一步增產節支。

農業機械化是農村現代化發展的基礎,下一步,中國銀行山西省分行將繼續積極探索鄉村發展、積極引進農業機械化,不斷發揮農業機械化長效機制,繼續為鄉村振興農業發展注入新活力。(王健)

(責編:喬慧、張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