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山西要聞

【走進鄉村看小康】宋家溝:好日子長著呢

2021年07月19日07:34 | 來源:山西日報
小字號

“搬來宋家溝4年了,這裡住得好、吃得好,還有錢花。”69歲的李改懷大娘笑吟吟地從家中迎了出來。兩間正房,窗明幾淨。窗前一塊小菜地,開著紫花的豆角、頂著黃花的嫩黃瓜,還有已經挂果的西紅柿和茄子,簇擁在一起,一派勃勃生機。

4年前,家裡隻剩下李改懷大娘老兩口住在東溝村。東溝村在岢嵐縣有上百年的歷史,祖祖輩輩吃水靠人擔驢馱。去溝底的河裡拉一趟水,一走就是兩三個小時。到了冬天,下了雪把雪掃到桶裡化了吃,不下雪就到河裡砸冰馱回來吃。“那會兒的水呀,金貴得很,就是洗鍋水還要澄清了,上面的清水飲驢,底下的渾水喂豬,一點也舍不得糟蹋了。”搬到了宋家溝,做飯就擰灶台邊的自來水龍頭,洗衣服有衛生間的洗衣機,李改懷大娘感慨地說,“吃水不用毛驢馱的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

“你看,這就是我家在東溝的房子,下雨房漏不說,連個院牆也沒有,就垛了圈柴草。”李改懷舉起不靈便的右手指著客廳牆上的照片說,再看看現在住的大瓦房,寬敞明亮,一臉的幸福。

說話間,李改懷的老伴王成仁走了進來。

個子不高,干瘦黝黑。外罩是環衛工作服,裡面是件灰色純棉短袖T恤衫,黑色運動褲配著一雙黑面白底休閑鞋。進了門,倒了杯涼白開水,一飲而盡。從東溝搬來,王成仁就在村裡干上了保潔,具體就是負責打掃屋子后面三棵樹廣場的衛生。喝完水,他又回到了自己的崗位上,“這幾天,游客來得多,我每天早上5點就起床,認認真真把廣場掃一遍,掃完了回來吃點飯。一天就在廣場上,和以前吃苦受累比,現在這彎彎腰就做了,輕鬆自在。”

“是了是了。”李改懷望著門洞裡老伴的背影說道,“俺們打心裡說,爹親娘親不如共產黨親。”

“以前窮不說,兩個人還常生病。”李改懷患有小兒麻痺症,手腳不便,隻能做些洗鍋做飯的家務事,地裡的重活全落在了王成仁一個人肩上。就說種地吧,好年景一畝也就落個200多元,一年能收入個三幾千,可轉眼開春,又得買化肥籽種,實際手裡也沒幾個活錢。以前吃的就是莜面窩窩、山藥蛋,就是殺隻豬也舍不得吃,隻留下幾斤為過年過節。為了給娃娃們有個零花錢,伏天地裡的庄稼活干完了,王成仁就一頭扎進山裡挖中草藥。天明忙到天黑,身體不舒服也硬扛。這一扛,小病拖成了大病,日子更艱難了。

來到三棵樹廣場,枝繁葉茂的三棵杏樹洒下大片陰涼。

王成仁一手拿著掃帚,一手拖著簸箕,在廣場轉悠。說起當初要搬遷,他也有過猶豫。原來村裡有33戶73人,吃水不方便,坡地種糧沒收成,到了2017年,村裡常住的隻剩下6戶14個人。這一年,東溝村作為岢嵐縣實施整村搬遷脫貧的自然村之一,整體搬進了3.5公裡外的宋家溝村。他給干部們說,隻要能養活了兩張嘴。

保潔,一月800元工資。行。

“現在多會想吃肉就吃,就是花得不多了,心裡也不慌,知道有工資了,有底。”王成仁擦了擦額頭的汗珠,憨厚地笑著說,“再不是以前有吃的就沒花的,有花的就沒吃的。來到宋家溝,家裡存款一下子上了五位數,大不一樣了。”

一隊隊旅游團從三棵樹廣場走過,三三兩兩的散客在鐫刻著“擼起袖子加油干”幾個大字的照壁前合影留念。

如今的宋家溝村摘得國家3A級景區、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等諸多榮譽。游客眼中的綠水青山成了宋家溝人握在手裡的金山銀山。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聽到這句話時,4年前總書記親臨宋家溝視察的場景瞬間浮現眼前,我感覺全身充滿了力量,也感到無上的榮光和驕傲。”宋家溝村黨支部書記雷文斌說,“兜裡不缺錢,人活得有精神,用我們宋家溝人的話說,邁進實實在在的小康,這好日子長著呢。”(記者王利強)

(責編:張婷婷、趙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