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文化體育

樹立奧運標杆 共創美好未來(走向冬奧)

——寫在北京冬奧會開幕倒計時兩百天之際(下)

本報記者  李  洋  孫龍飛  季  芳
2021年07月20日07:4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7月4日,首鋼滑雪大跳台全景遠眺,晨光明媚,滿眼秀美。
  覃世明攝(影像中國)

  7月19日,張家口賽區重點服務項目——崇禮太子城小鎮夏日風景宜人。
  王 鵬攝(影像中國)

  核心閱讀

  7月19日是北京冬奧會開幕倒計時200天。自2015年北京攜手張家口獲得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舉辦權以來,從工程建設攻關到區域協同發展,從冬奧願景兌現到籌辦成果惠民,各項工作既立足當下,更放眼未來,開創了奧林匹克運動與舉辦地良性互動、共贏發展的新局面。

  

  時鐘滴答,步履不停。當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幕倒計時牌上的數字跳動到“200”,一屆萬眾矚目的冬奧會離我們越來越近。

  自2015年7月31日北京攜手張家口獲得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舉辦權以來,從競賽場館通過測試活動考驗、非競賽場館相繼完工,到北京、張家口兩地三賽區交出冬奧籌辦和本地發展兩份優異答卷,從“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美好願景漸成現實,到“無障礙”理念融入城市發展的諸多細節,各項工作穩步推進,既立足當下,更放眼未來。

  籌辦成果全民共享

  落實三大目標,“環境正影響、區域新發展、生活更美好”

  北京冬奧會是第一屆從申辦、籌辦到舉辦全過程踐行《奧林匹克2020議程》的奧運會。中國之諾如何兌現?打開《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遺產報告》,一幅更綠色、更現代、更美好的未來畫卷徐徐展開。

  舉辦一屆簡約、安全、精彩的奧運盛會,場館建設是重中之重。

  北京冬奧會最大限度利用北京奧運會的場館遺產,“水立方”變身“冰立方”,五棵鬆體育館隻需要6小時就能完成“冰籃轉換”,國家體育館、首都體育館通過升級改造,具備冬夏項目雙向轉化能力。新建場館在規劃設計之初就充分考慮到賽后利用,國家雪車雪橇中心預留了大眾體驗出發口,國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的“柄首”在賽后將用於舉辦會議會展、接待旅游觀光。

  不僅如此,國家速滑館等4個冰上項目場館採用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技術,碳排放趨近於零﹔延慶賽區生態修復工作按計劃完成,體育設施同自然景觀和諧相融……“可承受、可收益、可持續”的奧運會改革方向貫穿冬奧籌辦始終,被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盛贊為“奧運新標杆”。

  上世紀初,中國人自主設計建造的第一條鐵路連通京張。百年后,最高時速350公裡的京張高鐵在崇山峻嶺間呼嘯而過,在兩地三賽區構建起“一小時生活圈”。

  以前從北京去崇禮滑雪要3個多小時,現在不到1個小時就能抵達﹔來自張家口的風電、光伏電通向北京,冬奧場館實現“綠電”全覆蓋﹔京津冀生態環境聯防聯治已見成效,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張家口、延慶賽區醫療、餐飲、住宿條件持續改善,賽后繼續為群眾服務……“環境正影響、區域新發展、生活更美好”三大目標落實為一項項具體措施,人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實實在在。

  冬奧願景漸成現實

  兌現申辦承諾,“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

  “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是北京攜手張家口申辦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時,向國際社會做出的鄭重承諾。隨著冬奧會腳步臨近,中國冰雪運動的火炬正在向更廣闊的地域傳遞。由北及南,溜冰滑雪蔚然成風﹔從冬到夏,群眾體育熱潮漫卷。

  在河北,冰雪運動進校園全面推進,近2萬名中小學體育教師接受冰雪項目培訓,為農村學生發放10萬雙輪滑鞋。在上海,短道速滑、花樣滑冰世錦賽和“上海超級杯”等冰雪運動賽事培養出一眾冰雪迷,賞冰樂雪成為新時尚。在黑龍江,每年12月20日被設立為“全民冰雪活動日”,冰雪運動成為塑造城市品牌、拉動經濟增長的“銀色名片”。

  近年來,《冰雪運動發展規劃(2016—2025年)》《冰雪裝備器材產業發展行動規劃(2019—2022年)》《冰雪旅游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等文件陸續出台,冰雪產業駛上“快車道”。

  截至2019年,全國各地在建、擬建的冰雪裝備器材產業園區和小鎮接近20個,其中河北省就有9個。冰雪旅游相關產業生機勃勃,2020—2021雪季,全國冰雪休閑旅游人次超過2.3億,冰雪休閑旅游收入超過3900億元。

  以北京冬奧會為契機,“卓越、友誼、尊重”的奧林匹克價值觀正在影響更多人,中國與奧林匹克運動的又一次“握手”結出更為豐碩的果實。

  北京冬奧宣講團從6月30日開始啟動北京冬奧會倒計時200天系列宣講活動,介紹冬奧籌辦進展和成果,為成功舉辦北京冬奧會凝聚力量。“我們將以昂揚奮進的精神面貌弘揚奧林匹克文化、宣傳普及冰雪知識,用最好的狀態迎接2022!”宣講團成員侯琨說。

  兩個奧運同樣精彩

  堅持工作機制,“同步籌辦、一崗雙責”

  “兩個奧運,同樣精彩”,是我們的庄嚴承諾。為了給殘奧運動員搭建比拼技藝、追逐夢想的最佳舞台,北京冬奧組委成立之初便確立“同步籌辦、一崗雙責”的工作機制,堅持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以賽事籌辦帶動殘疾人事業進一步發展。

  今年2月至4月,北京冬奧組委會同相關部門,對12個競賽場館、3個冬奧村(冬殘奧村)以及其他重要非競賽場館、重點服務設施的無障礙建設情況進行了第一輪系統檢查,不少問題得到整改完善。目前,第二輪聯合檢查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北京冬奧組委殘奧會部部長楊金奎表示,這次檢查更聚焦細節,將為打造安全、順暢、智能化、信息化的無障礙場館奠定扎實基礎。

  借助籌辦冬殘奧會的東風,“無障礙”概念延伸到場館外,推動城市人文環境長遠提升。在北京,聚焦冬奧場館周邊、四環以內、城市副中心3個重點區域以及4個重點領域的17項重點任務,公共場所“輪椅乘車難”問題得到改善,“一刻鐘無障礙便民服務圈”漸成規模。在張家口,無障礙環境建設力度持續加強,公共場館增加無障礙座席,接待和服務區域增設低位設施。

  “在2008年,我們就見証了在北京發生的巨大變化,殘疾人的生活變得更為便利。過去的這些年,更多資源被投入到相關領域中。因此,我們也期待北京冬殘奧會的舉辦能夠為中國殘疾人的生活開啟新篇章。”國際殘奧委會主席帕森斯說。

  200天后,北京冬奧會拉開大幕,“雙奧之城”將煥彩亮相。期待2022,“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辦奧理念與“和平、友誼、進步”的奧林匹克宗旨交相輝映,更加自信、開放的中國向世界發出盛情邀約——共赴冰雪之約,共創美好未來。


  《 人民日報 》( 2021年07月20日 13 版)
(責編:張婷婷、趙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