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地市鏈接

勇於擔當 敢打必勝 凝心聚力 為民服務

棚戶區改造的萬柏林模式

來源:太原日報
2021年08月20日21:24 |
小字號

立秋過后,風輕雲淡,萬柏林區大眾棚戶區改造工地上,幾棵老樹的葉子簌簌作響,似在訴說著這裡的過往。

大眾棚戶區,原國營大眾機械廠的老宿舍區,分A、B、C三個區,佔地206畝,有居民3000余戶,涉及平房、欄杆樓等50余棟老舊建筑,居民樓加之公建,有16萬余平方米。7月30日,萬柏林區下元街道對和平南路40號平房院實施拆除。至此,歷時13個月的大眾棚戶區整體拆遷順利完成。

看著拆遷完的工地,曾參與下元、小井峪、后北屯城中村改造“大場面”的包下元街道領導——萬柏林區委常委、區委辦主任梁紅根連連感慨:“不簡單,不容易。”在他看來,棚戶區拆遷要比城中村拆遷難度更大,“較城中村,棚戶區困難群體多,且需要化解的問題復雜,一旦啟動,必須拿出十二分的信心和決心。”

這段話頗有深意,隻有奮戰在拆遷一線的工作人員,隻有天天面對拆遷居民,才能講得出來。事實正如梁紅根所說,大眾棚戶區從動遷、報名、測量、產權置換、簽訂協議,到搬遷、拆除等,無論遇到何種難題,萬柏林區從上至下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一個口號喊到底、一個政策執行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一鼓作氣、速戰速決,舉全區之力打贏了大眾棚戶區拆遷改造攻堅戰,也為全市公式出了棚戶區改造的“萬柏林模式”。

勇於擔當 直面問題 攻堅克難“有力度”

當“棚改”成了城市發展中的熱詞,“安居”就成為棚戶區居民心中漸漸照進現實的夢想。“房子拆完了,我們離安居夢又近了一步,黨和政府的承諾正在成為現實。”被街坊鄰裡稱為“戰地記者”的大眾棚戶區拆遷居民張琪,幾乎每天都要去工地轉轉,用鏡頭記錄這裡一天天的變化。

時間拉回到去年5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太原考察時指出,要堅持治山、治水、治氣、治城一體推進,持續用力,再現“錦繡太原城”的盛景,不斷增強太原的吸引力、影響力,增強太原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一時間,市區有關負責同志深入大眾棚戶區,體察民情、傾聽民意,看到居民們窘困的生活環境時,下定決心實施大眾棚戶區整體拆遷,徹底改變這裡臟亂差的環境,提升居民們的生活質量。

“大眾棚戶區是萬柏林區乃至全市體量最大、涉及戶數最多的棚戶區,拆遷難度不言而喻。當時市區領導現場決定整體拆除時,在場人員都深感敬佩。”萬柏林區住建局黨工委書記武中全說。

時間過了一個月,2020年6月11日,在8000余居民的期待中,大眾棚戶區危舊房改造項目啟動儀式舉行,現場裡三層外三層圍滿了居民,“戰地記者”張琪也在其中。“和街坊鄰居一樣,我也盼著早日拆遷改造,可當時心裡還是不踏實,這次是不是真的要拆了?”張琪說,早在2007年,大眾棚戶區B區就列入拆遷改造計劃,這些年一直有改造的聲音,也有不少開發商過來實地考察過,不知什麼原因都沒了下文,“不過這次感覺不一樣,啟動現場,市區領導都來了,而且當著大家的面承諾,要舉全區之力堅決打贏大眾棚戶區拆遷改造攻堅戰,打造布局合理、功能齊全、群眾滿意的棚戶區改造新的典范和樣板。”

對於過去的日子,大眾棚戶區居民記憶猶新。“房子多建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由於常年沒有物業、失管失修,小區內道路坑窪不平,管道管網老化,基礎設施陳舊,公共服務滯后,而且不少人家共用廚房、衛生間,全家老小擠在十幾平方米的屋子裡……” 78歲的拆遷居民李建智一口氣說了一大堆棚戶區的問題。

“啟動儀式后的第二天,區上、街道的工作人員就進駐了,他們緊鑼密鼓地開始入戶摸排、張貼公告、征求意見建議。市區領導也多次來調研,和居民們座談,沒有半點架子。”李建智清楚地記得,去年7月1日,大眾棚戶區改造正式啟動搬遷,“我高興的一晚上都沒睡著覺,比啟動儀式上代表居民發言還要高興。”

“咋能不高興,我也高興。”大眾社區黨支部書記耿潔說,以前社區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棚戶區安全隱患排查上,夏天防汛,冬天得天天提醒居民注意取暖安全,防止煤氣中毒或用電負荷過載發生火災,“以后,我們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社區發展和精細化管理上,帶領居民一起過上好日子。”

科學決策 健全機制 拆遷改造“有速度”

“聽說開始報名,我趕緊領了預約單,連夜帶著小馬扎過去排隊。”B區居民齊發娥說,“當時大家積極性都很高,畢竟盼了多少年了,排成的隊伍跟一條長龍似的,從頭望不到尾。”

“沒想到居民的積極性這麼高,正式啟動搬遷后,20天時間,B區的1224戶居民中,就有1155戶主動報名,完成產權確認976戶,騰空驗房966戶,804戶簽訂房屋征收與安置補償協議。”下元街道黨群服務中心主任王月親說,“動遷速度如此之快,讓大家信心倍增,干勁十足。”

據介紹,在市委、市政府及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借鑒城中村改造的成功經驗,萬柏林區確定“區企主導、規范改造”和“整體規劃、整體拆遷、整體招商、整體改變”的棚戶區改造工作思路,堅持“一個政策執行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成立由區委書記、區長任總指揮的拆遷改造指揮部,下設政策宣傳和動遷組、測量組、協議簽訂和資料組、房屋及住戶認定組等12個工作組,負責摸底調查、征收補償方案確定、政策宣傳、測量核准、人口認定、產權認定、居民搬遷等具體工作。同時,堅持“陽光拆遷、和諧拆遷”“拆房子先拆‘問題’”,委托第三方專業測量公司,堅決杜絕“皮尺鬆緊”問題﹔聘請專業律師團隊協助,針對動遷工作中出現的“房屋產權不明”“家庭糾紛”“買賣糾紛”等問題,秉持“辦法總比困難多”,直面問題一戶一檔、一事一表,靠前化解問題矛盾。

“非常感謝市區領導和各部門的大力支持,協助我們共同完成大眾棚戶區拆遷,動遷工作人員不知疲倦、不計名利、忘我拼搏,讓我們倍受感動,為大家的這種精神點贊。”山西大眾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剛說。

因為決策科學、措施有力、辦法得當,大眾棚戶區拆遷改造快速推進、和諧有序。今年7月6日,萬柏林區提出“大干三十天、決戰棚戶區”,動遷組全員扑在動遷一線,不到一個月,便拆完剩余12萬平方米的建筑。

“現在回想起來,大眾棚戶區拆遷快是有原因的。”時任下元街道黨工委書記劉莉說,一是市區領導重視,擔當作為,居民改造意願強烈,熱情高,增強了大家“攻堅克難、敢打必勝”的信心和決心﹔二是全區各有關部門派駐精兵強將,通力配合,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三是延伸拓展全區27個城中村摸索積累的改造經驗,公式出棚改的“萬柏林模式”﹔四是拆遷改造始終堅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一個政策執行到底”,依法依規陽光拆遷。

以民為本 貼心服務 好事辦好“有溫度”

8月10日,正當我們在下元街辦了解情況時,遇上來送錦旗的大眾棚戶區拆遷居民李姝。“感謝黨和政府幫我家解決了大問題。”李姝說道。對於這樣的場景,參與棚戶區改造的每位工作人員已見過很多。

“錦旗是褒獎更是重托,我們將始終以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努力將大眾棚戶區改造這件好事辦好。同時,發揚‘有事服務、無事不擾’的‘店小二’精神,幫助開發企業加快各項手續辦理,早日開工建設。”下元街道辦事處主任周艷亭說。

大眾棚戶區拆遷改造中,為最大程度保障拆遷居民利益,萬柏林區抽調區、街道、社區工作人員組成工作組,由相關負責人帶隊,加班加點入戶征求居民意見建議,制訂完善拆遷補償安置方案。“拆遷不僅是拆房子,更要拆矛盾、拆問題。”周艷亭說,在征拆過程中,不少居民家裡有這樣或那樣的困難,都要一一解決,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

大眾棚戶區B區有一戶居民生活困難,拆遷后沒有過渡住房。動遷組核實情況后,積極幫助申請了民政救助,還幫他們解決了臨時住處。C區有位70多歲的孤寡老人,最初說啥也不願搬,周邊鄰居都搬走了,她還堅守在老房子裡。由於供水管網老化,去年冬天凍壞了主管道,生活用水成了問題。動遷組一方面做老人的思想工作,讓盡快搬離。另一方面安排專人,每天負責給老人送水。一天、兩天、三天……老人被感動了,“你們工作真是做到家了,我這就簽協議。”

在大眾棚戶區拆遷過程中,這樣的事例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幾乎每天都在上演。這個過程中,由於工作人員和拆遷居民彼此交流的次數多了,不少原本不願拆的住戶,與動遷人員成了好朋友,主動幫忙加入動遷隊伍當中。

“棚戶區改造不僅是一項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更是加快城市更新、建設品質城市的重要舉措。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發揚為民服務孺子牛、創新發展拓荒牛、艱苦奮斗老黃牛‘三牛’精神,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推動實際工作的強大動力,瞄准群眾‘急難愁盼’,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高標准高質量推進棚改各項工作,確保棚改任務如期完成,讓老百姓早日實現安居夢。”萬柏林區委書記楊俊民說。 

(責編:雷昊、張臨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