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國際國內

我國本輪疫情已經得到有效控制,記者走近疫情防控一線工作人員,聽他們講述——

全力以赴打好德爾塔變異株疫情防控阻擊戰(人民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2021年09月10日07:2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圖①: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水果湖街道張家灣社區,醫護人員在為居民進行核酸檢測。
  伍志尊攝(新華社發)
  圖②: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黨員干部在為隔離人員配送物資。
  夏存喜攝(人民視覺)
  圖③:工作人員在湖南省張家界天門山景區入口處消毒。
  新華社記者 陳思汗攝

  8月26日起,江蘇南京祿口國際機場恢復國內航班運行﹔8月27日起,湖南張家界武陵源核心景區、天門山景區和張家界大峽谷景區恢復開放﹔9月9日,江蘇揚州全域已降為低風險地區……一些前段時間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按下“暫停鍵”的封閉、封控區,不久前陸續解除封閉管控措施。

  “目前,我國本輪疫情已經得到有效控制。”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新聞發言人米鋒8月27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這一疫情防控成果,引人矚目。

  “當前,全球疫情起伏反復,病毒頻繁變異,德爾塔變異株加速傳播,我國外防輸入壓力持續上升,稍有鬆懈麻痺,就會導致‘針尖大的窟窿能漏過斗大的風’。7月份以來,南京、揚州、鄭州、荊門等地相繼引發聚集性疫情,截至8月14日,全國現有本土確診病例涉及16個省份,現有150個中高風險地區。短時間內多源、多點發生的疫情,使我國面臨2021年以來最為嚴峻復雜的防控形勢。”國家衛健委主任馬曉偉8月16日接受媒體記者採訪時表示:“本輪疫情均由德爾塔變異株引起。德爾塔變異株具有傳播速度快、體內復制快、轉陰時間長等特點,增加了疫情防控的難度。”

  針對近期出現的多點散發疫情,各地各部門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重中之重,全力以赴打好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維護好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堅決守住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面對本輪疫情,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根據地方疫情形勢和工作需要,向重點省份派出工作組,指導地方科學精准地打好疫情阻擊戰。“經過一個月阻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奮戰,江蘇南京市全域已降為低風險地區,揚州市社區層面風險已基本消除。8月26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江蘇工作組人員全部撤離江蘇。”8月26日,國家衛健委網站發布信息:“事實証明,國內去年以來形成的新冠肺炎疫情處置經驗和方法完全能夠應對德爾塔毒株。”

  國家衛健委疾病預防控制局一級巡視員賀青華表示,我們要繼續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防控策略以及常態化防控措施,這些措施是明確的,也是具體的,而且經歷了30多起疫情防控的實踐檢驗,証明也是有效的。

  日前,記者走進江蘇南京、揚州,湖北武漢,湖南張家界等地,走近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醫護人員、流調人員、檢測人員、救護車司機、社區干部和志願者,聽他們講述從嚴從緊落實各項疫情防控措施阻擊德爾塔的難忘故事,感悟“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中國理念、中國力量、中國精神。

  

  南京市疾控中心急性傳染病防制科副科長丁鬆寧——

  以快打快,精准溯源

  夜色漸濃,時針悄然劃過零點,江蘇省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聯合流調中心江寧區辦公點燈火通明,電話鈴和鍵盤敲擊聲此起彼伏。南京市疾控中心急性傳染病防制科副科長丁鬆寧正在緊張忙碌。

  “因為德爾塔變異株特點是傳播力強、傳播速度快,所以我們所有的疫情防控措施就突出一個‘快’字,要以快打快,提高各項防控措施的速度和效率。”國家衛健委基層衛生健康司副司長高光明8月13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為在與病毒賽跑中贏得先機,各地著力加快流行病學調查進度,擴大排查范圍,力保風險人員在24小時內流調和管控到位。

  7月27日2:40,“流調工作信息群”一陣屏閃,丁鬆寧手指滑動鼠標,快速向上翻閱。

  “確診病例王某,80歲,女性,方言口音重,記憶力較差……@聯合流調二組,請接收信息!”

  “收到!”丁鬆寧旋即根據系統提供的聯系方式,撥通王某的電話。彼時,王某正在轉運途中。本輪疫情期間,南京運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流調效率,轉運過程中及時收集相關信息,確保24小時內完成流調。

  起初,與王某的詢問、流調很不順利,聯系她的丈夫、兒子、鄰居也一無所獲。

  7:30,徹夜未眠的丁鬆寧拿起一盒天麻醒腦膠囊,取出兩粒服下,這是妻子托人送來的。

  “藥?!”丁鬆寧猛地想起了什麼,看著王某流調信息表上的高血壓、糖尿病等記錄,他趕緊召集工作組成員會商,“老人有基礎病,每天都得服藥,注意取藥過程。”

  11:20,丁鬆寧驅車趕往隔離點,穿著厚厚的防護服,與王某面對面交談,老人慢慢回憶起7月19日外出取藥的經歷。當時,3名確診病例與王某有活動軌跡交集,工作組立即據此排查密切接觸者和次密接人員,並將採集的信息同步輸入數據模型,為捋清病毒傳播鏈條繪制溯源“情報圖”。

  “我們以偵查的思維、破案的韌勁,用大數據賦能 ‘鐵腳板’。”丁鬆寧說,南京新冠肺炎疫情聯合流調中心創新開展“建模搏疫”工作,搭建了六大項20個模型,從海量信息中“抽絲剝繭”,力爭“一刻不誤、一人不漏”。截至8月15日,南京已摸排潛在風險人員2.2萬名。

  14:30,流調報告正式遞交。丁鬆寧說,得益於多部門協同作戰,基本實現50分鐘形成軌跡研判報告、5小時內形成公安研判報告、12小時形成衛健專業流調報告。

  速度背后是千余人的24小時待命。作為市級層面的綜合研判中樞,南京新冠肺炎疫情聯合流調中心匯聚了50名衛健專家和80名公安民警,以5至6人一組集成作戰。區級層面按“每組2名衛健人員+1名公安民警”的架構編成450個前方“三人小組”,負責實地調查。

  揚州市急救中心救護車司機冷海龍——

  快速轉運,事不過夜

  警笛鳴響,紅燈閃爍,江蘇省揚州市急救中心救護車司機冷海龍駕駛負壓救護車一路疾馳,“保証安全的前提下,快一點,再快一點!”

  本輪疫情發生后,揚州在市120急救中心成立核酸檢測陽性病例轉運專班,組建38支負壓轉運隊,集中145輛救護車,確保密接和次密接人員當日判定、轉運、隔離。

  8月4日5:30,天蒙蒙亮,沖完澡的冷海龍拿起手機查看有無漏接電話。“救護車司機24小時待命,接到指令3分鐘內必須出車,一分鐘也耽誤不得。”冷海龍隔幾分鐘便習慣性地看一下手機。

  江蘇強調,對陽性感染者關聯的所有重點人員和密接、次密接人員轉運工作,必須分秒必爭、事不過夜。

  10:00,冷海龍接到轉運指令:某小區一名居民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他立即電話聯系所在社區,確定具體位置和轉運對象的基本信息。獲悉是位行動不便的老人,冷海龍特意詢問了樓層,交代了使用擔架的注意事項。准備就緒后,他和急救護士焦露三步並作兩步,直奔救護車,出發前還在對方防護服背部寫上“加油”字樣。原來,他們既是同事,也是夫妻。

  10:30,救護車抵達社區。核驗完身份信息后,冷海龍把老人小心翼翼地攙扶到擔架上,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抬著老人下了樓。焦露則緊隨其后,一路噴洒消毒液。

  10:45,焦露為老人系好安全帶后,冷海龍隨即啟動引擎。一路上,焦露觀察老人血壓、心率等生命體征數據,輕聲安撫老人情緒,原本緊張的老人漸漸放鬆了些,下車前連連拱手道謝。

  12:30,救護車返回急救中心,夫妻倆開始清潔工作。不僅在救護車艙內外噴洒消毒,他們本人也要逐一脫下防護裝備,層層清潔消毒。

  13:25,冷海龍、焦露邊吃盒飯,邊與女兒視頻通話。看著活潑可愛的孩子,焦露笑著笑著眼眶就紅了,“最近我們一直吃住在單位,雖然很想孩子,但在疫情防控關鍵時刻必須堅守崗位。”

  以快打快,密接等高風險人群集中隔離就要快。高光明8月13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這方面各地都在不斷提高速度,調集資源,加大高風險人群的集中隔離。“北京原來要求密切接觸者集中隔離的時間是當日清,現在要求基層收到名單之后8個小時要把密切接觸者集中隔離到集中隔離點。”

  堅持核酸篩查、流行病學調查、轉運隔離並聯進行,截至8月16日,揚州累計轉運1.79萬人到周邊城市隔離。

  武漢市沌口街道萬家湖社區黨委書記高艷——

  社區防控,筑牢第一道防線

  “高書記,趕緊去社區,隔壁工地剛發現核酸檢測陽性人員……”8月2日5:30,湖北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沌口街道萬家湖社區黨委書記高艷還在熟睡中,接到街道打來的電話,她顧不上洗漱就往社區趕,路上給社區黨委、居委會成員挨個打電話:“趕緊到崗,按疫情防控預案落實責任。”

  8月2日5:00,核酸檢測結果顯示,武漢經開區一建筑工地員工唐某等7人均為陽性。當地立即部署對工地附近7個小區及工地採取封控措施,並啟動全員核酸檢測和環境採樣、消毒。

  設置好隔離擋板,張貼好封控通知,幾名工作人員身著防護服,正對全社區展開消毒……這是7:00的萬家湖社區。高艷已在各小區封控點巡查,見有要出門的居民,她在幾米開外提高嗓音:“隔壁工地出現核酸檢測陽性人員,社區今天起緊急封控!請大家放心,我們一定做好服務保障!”

  “社區防控作為疫情防控第一防線,對嚴控疫情增量至關重要。”高光明說,社區防控“就是要把相關的措施落實落小落細,做到聯防聯控、群防群控”。

  8月2日下午,湖北省、武漢市相繼召開疫情防控工作會議,要求以最快速度、最短時間、最有力舉措把疫情控制和解決在最小范圍。

  8月2日7:00,萬家湖社區黨委、居委會成員已全員到崗,拉網式排查、組織核酸檢測等工作都已安排到位、責任到人。高艷說,必須依法依規嚴格管控,第一時間開展重點人群排查,堅決做到“應隔盡隔、應檢盡檢、應保盡保”。

  這是高艷忙碌的一天:9:00,與區住建局、社區隔壁工地相關負責人聯系對接,協助做好對在工地工作、社區生活人員的拉網式排查﹔12:00,社區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她逐個小區檢查採樣點,組織居民錯時有序檢測﹔15:00,同周邊商超負責人對接,確定好第一批物資團購事宜,保障百姓居家基本生活……

  3日凌晨1:50,拉網排查出的122名相關人員全部被安全送至隔離點。這其中,社區負責人員排查、相關區域消毒,區住建局、建筑工地幫助聯系相關人員,街道負責協調隔離酒店,社區醫護人員幫忙轉運。高艷感慨:“迅速完成排查,筑好社區防控牆,靠的是壓緊壓實屬地、部門、單位、個人四方責任。”

  在武漢,省市區三級2193家單位、4萬余名黨員下沉全市1436個社區,每個社區組建下沉服務隊,由社區黨組織統一指揮,合力推動社區防控組織動員到位、社區封控到位、綜合服務到位、集中隔離規范到位、健康監測規范到位。

  武漢市四唯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護士關曉曦——

  全員核酸檢測,摸清疫情底數

  核對姓名、住址、身份証信息,用採集拭子快速輕掃受測人咽腭弓部及扁桃體兩側。完成后,將拭子前端折斷在試管裡,蓋好蓋子,對手套消毒后,再開始下一個採樣。整個過程科學嚴謹規范,但用時不到半分鐘。

  8月5日9:00,武漢市江岸區四唯街道袁家社區,四唯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護士關曉曦正在為社區居民開展核酸檢測。採樣點設在通風空曠處,居民按通知分批錯時下樓,間隔一米有序排隊。

  一個半小時以前,關曉曦就已到達社區,劃分測溫登記、等待、採樣等區域,畫好“一米線”,放好消毒液等防疫物品。“我們8個人,兩人一組,平均每天檢測1000多人。”

  這樣的快節奏,關曉曦已不是第一次經歷。8月3日3:00,武漢市快速集結26家醫院1500余名醫護人員,支援武漢經開區全員核酸檢測,關曉曦便是其中之一。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醫療救治組日前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全員核酸檢測組織管理工作的通知》指出,開展全員核酸檢測是快速發現病毒感染者,以便對其進行隔離、有效切斷傳播途徑、防止疫情擴散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是落實“四早”(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的關鍵舉措。要求確定實施全員核酸檢測后,確保檢測人數在500萬以內的在2天內、檢測人數大於500萬的在3天內完成全員檢測。

  8月2日晚,武漢公布唐某等7例核酸檢測陽性人員流調結果,他們活動軌跡涉及全市多個區。8月3日上午,武漢決定啟動全員核酸檢測。全市2.8萬名醫護人員、1.3萬名社區工作者、4萬余名下沉黨員、11萬名志願者第一時間奔赴3576個檢測點。

  盡快摸清疫情底數,需要優化核酸篩查方案,精准分區確定不同的檢測頻次,突出重點地區重點人群,提高檢測質量和效能。武漢對中高風險區域實行單檢,低風險區域採用10︰1混檢,104家核酸檢測基因擴增實驗室24小時設備不停、人員輪班,確保樣本即來即檢。

  8月5日24:00,武漢市第八醫院派轉運車來到四唯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將樣本運回醫院檢測,這已是當天的第三次轉運。完成轉運交接后,脫去厚厚的防護服,關曉曦衣衫早已浸濕,“樣本運回實驗室后,會連夜清點、提取、檢測,完成結果系統錄入,生成報告單。從採樣到出結果,隻需約8小時。”

  截至8月8日,武漢累計檢測1128.58萬人,除暑期外地離校大學生和6歲以下兒童外,基本實現全覆蓋。通過這次全員核酸檢測,除在已隔離管控人員中發現的病例外,還從已封閉管控的小區篩查出9例陽性,全部轉入定點醫院隔離救治。

  多措並舉加強核酸檢測組織工作,各地採、送、檢、報更加匹配順暢。南京市和揚州市分別實現了兩天一輪次與一天一輪次的高頻篩查。

  南京市公共衛生醫療中心重症監護室值班醫生陳輝——

  分秒必爭,護佑每一個生命

  8月13日21:50,南京市公共衛生醫療中心重症監護室。

  “老年男性,既往食管腫瘤術后伴全身多發轉移,目前系新冠肺炎重型,晚上突發呼吸困難,24小時無尿……”看到同事發來的患者老高的信息,正在值班的陳輝意識到:今晚將是一場硬仗。這位來自東南大學重症醫學科的醫生立馬穿上防護服進入病區。

  “高壓85毫米汞柱/低壓45毫米汞柱,心率130次/分,指脈氧測不出……”監護儀不斷報警,患者煩躁不安,四肢濕冷,呼吸窘迫。老高到醫院后就因有腫瘤病史被直接收入重症病房。

  “馬上插管。”陳輝穿上手術衣,護士開始注射鎮靜劑。22:30,氣管插管成功,看著患者胸廓均勻的起伏,陳輝和同事們舒了一口氣。

  陳輝正准備為老高檢查心臟時,監護儀突然發出急促的報警聲,“心率200次/分,血壓迅速下降至高壓60毫米汞柱/低壓40毫米汞柱。”

  同時,病床旁超聲儀顯示老高大量心包積液。“是心包積液導致心包填塞,引起梗阻性休克,須立即引流以解除梗阻。”多年重症醫學科的專業訓練,讓陳輝第一時間作出判斷。

  “楊毅主任,我們需要對患者立刻進行心包穿刺引流術。”陳輝迅速遠程向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江蘇工作組醫療救治組專家、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楊毅簡要說明患者情況並溝通處理方案。

  心包穿刺引流手術順利,壓迫解除的瞬間,老高的血壓迅速回升至高壓130毫米汞柱/低壓85毫米汞柱,心律也降到120次/分。

  8月14日3:30,老高轉危為安,陳輝脫去防護服,衣服已濕透。

  8:00,陳輝例行到病房查房,他跟康復科醫生一起為9床85歲的患者制定了康復方案。

  每天10點是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江蘇工作組醫療救治組專家開始查房的時間,國家、省、市三級醫療專家每日進行聯合會診和病例討論,按照“中西醫並重”“一人一小組”“一人一方案”原則,針對患者病情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

  “心率、血壓、尿量等指標恢復到了正常水平。”陳輝向楊毅、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張忠德等專家介紹老高的情況。專家組經過討論給出了進一步的治療思路,特別指出繼續吃中藥調理。

  本輪疫情中,南京和揚州兩地感染人數分別達200多例和500多例。在醫療救治的組織上,江蘇遵循“集中患者、集中資源、集中專家、集中救治”的“四集中”原則,調集全省各大醫院醫護骨干及呼吸機、體外膜肺氧合系統等設備,支持南京、揚州定點收治醫院,全省組建67支共4786人的醫療隊伍支援醫療救治工作。

  8月25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江蘇工作組醫療救治組專家、東南大學副校長邱海波在揚州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經過積極治療,目前在南京、揚州兩地收治的病例中重型和危重型病例已經清零。

  8月2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工作組組長鄭忠偉在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本輪疫情重症病例中,完成兩劑新冠疫苗接種的,佔重症的比例小於5%﹔60歲以上重症人群中,超過90%沒有接種疫苗,或者沒有完成疫苗接種。“新冠疫苗接種可以很明確地說,對這波疫情的控制是有好處的”。

  張家界市志願者黃耀民——

  大家眾志成城,就能戰勝疫情

  拿起枕邊的手機,耳畔傳來的聲音有些緊張:“黃醫生,請馬上到412房間,住在這裡的劉女士病了。”

  挂上電話,黃耀民掃一眼手機屏幕,時間顯示為8月14日2:30。他迅速穿上防護服,來到隔離者房間。

  “怎麼啦?”

  “心慌、胸悶,四肢麻木……”劉女士虛弱地答道。

  經過聽診、問詢,黃耀民發現劉女士身體並無大礙,只是曾經遭遇車禍留下了后遺症,一緊張就出現這類症狀。這次因疫情被隔離后思慮過重犯了病。經過心理疏導和按摩治療,劉女士的症狀明顯緩解。

  這時,黃耀民才發現,汗水蒙住了護目鏡,全身衣服已濕透。再看一眼時間,已近4:00。

  黃耀民是湖南張家界市一家中醫院的醫生。這個夏天讓他印象深刻。

  7月29日,張家界報告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此時正值當地旅游旺季。張家界宣布,全市所有景區景點7月30日起暫停對外開放。8月3日,防控舉措再次升級,要求境內所有人員不得離開張家界。滯留的1200余名游客分別隔離在全市14家酒店。

  張家界疫情防控指揮部專門成立了游客服務組,在每個定點酒店配備文旅、衛生、心理咨詢專家,以及街道工作人員和社區志願者,共同負責游客的生活服務等。

  8月9日,黃耀民響應市裡的倡議,來到這家定點隔離酒店當志願者,直到8月24日酒店解除封控。半個月裡,他每天為隔離人員量體溫、進行核酸檢測,偶爾處置緊急情況。

  這個酒店住著近500名隔離人員,20多名志願者分成了3個組,24小時“三班倒”服務。黃耀民身高一米八,穿上均碼的防護服總是繃得很緊,常常站著連續工作八九個小時。但他從未退縮,他說:“既然來當志願者,對這些苦和累早就有思想准備。大家眾志成城,就能戰勝疫情。”

  8月14日8:00,又有幾名密接者被轉運過來。黃耀民與同伴為他們量好體溫,帶他們進入事先安排好的房間。

  11:30,接班的志願者來了。黃耀民脫下防護服,消毒、洗澡、吃飯,回房間抓緊睡覺。10多個小時后,他又要投入新一輪工作中。

  “疫情防控沒有局外人,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共同參與。”張家界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孫鵬介紹,本輪疫情期間,全市1萬多名志願者奮戰在抗疫一線。讓孫鵬難忘的是,一些滯留游客主動報名,在入住的酒店當起了志願者。

  從許多普通人投入一線志願服務,到許多游客克服困難就地隔離,再到廣大居民嚴格遵守防控要求、積極配合防控工作,孫鵬感慨,抗擊疫情是為了人民,也必須依靠人民,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形成了共同抗疫的強大合力。

  (本報記者何聰、何勇、尹曉宇、姚雪青、王雲娜、范昊天、白光迪)

  版式設計:汪哲平


  《 人民日報 》( 2021年09月10日 13 版)
(責編:桑莉媛、趙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