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文化旅游

奮力譜寫中國考古新篇章

2021年11月01日07:3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圖①:山東泰安市黃河下游大汶口墓地出土的嵌綠鬆石骨雕筒。
  圖②:四川成都市金沙遺址出土的太陽神鳥金飾。
  圖③:山西曲沃縣天馬—曲村出土的西周晉侯鳥尊。
  圖④:河北保定市滿城漢墓出土的錯金銅博山爐。
  圖⑤:河北磁縣磁州窯遺址出土的白地黑花纏枝芍藥紋梅瓶。
  資料圖片

  習近平總書記致信仰韶文化發現和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100周年強調:“希望廣大考古工作者增強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發揚嚴謹求實、艱苦奮斗、敬業奉獻的優良傳統,繼續探索未知、揭示本源,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更好展示中華文明風採,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廣大考古工作者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奮力譜寫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新篇章。在此刊發4位學者的學習體會,以饗讀者。

  ——編  者  

  

  增強歷史使命感責任感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劉國祥

  回顧中國考古學過去100年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看到層出不窮的考古發現,積累了豐富的考古實物資料,為構建中國考古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奠定了堅實基礎。

  中國考古學的發展可以分為4個階段:1921年至1948年為初步發展期。這一時期主要圍繞早期人類、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商代歷史和商王朝史跡及其淵源以及兩周文明等方面的研究展開,並陸續在澠池仰韶村、北京周口店、安陽殷墟等遺址取得重要收獲,顯示考古學對推進中國史學的發展將產生巨大作用。

  1949年至1978年為全面發展期。新中國成立后,中國考古學發展步入正軌。原文化部下設的文物事業管理局,對全國文物考古工作進行統一管理。1950年,中國科學院成立考古研究所,這是全國唯一的國家級考古科研機構。除開展主動性考古發掘項目外,這一時期配合國家大型基本建設的考古項目在全國蓬勃開展。隨著田野考古資料的不斷充實,初步形成了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夏商周時期、秦漢、三國至明清五大段的研究特色。

  1979年至2011年為成熟發展期。這一時期是中國考古學學科隊伍發展迅速、研究成果較為豐碩的時期。1979年成立的中國考古學會,成為團結隊伍、凝聚力量、引領中國考古學發展的重要社團組織。各省區市及部分地市相繼成立了獨立的考古研究機構,開展主動性考古發掘。考古文物專業刊物紛紛涌現,發表論文的數量和質量大幅提升,上百部田野考古報告和考古學研究專著出版,中國考古學的理論體系逐步完善。關於人類起源、農業起源、文明起源等課題的研究不斷深入,歷史時期考古也取得了顯著成果。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華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國”等重大課題項目實施,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考古發掘與研究全面提升,考古成果更好地服務社會。推動世界不同地區古代文明的比較研究,增強文明交流互鑒,為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提供考古支撐。

  展望未來,我們要充分認識開展考古工作的艱巨性和復雜性。考古學通過田野考古調查和發掘獲取實物資料,借助自然科學技術手段獲取更有價值的信息。隻有對已有考古材料進行全面、系統梳理,才能得出有限或有實效性的結論,這可能是考古這門學科最顯著的特點。隨著考古材料的積累和科技手段的應用,考古學與相關學科的融合發展是必然趨勢。

  下一個百年的考古會是什麼樣?就考古學本身的研究而言,駕馭考古材料的難度會越來越大。一方面,考古新發現不斷更新已有認知﹔另一方面,全面系統梳理已知考古材料僅靠一己之力根本無法完成。田野考古調查、發掘和考古報告編寫工作以及考古綜合研究都需要組織科研團隊完成,高效組建優勢互補的科研團隊是學科發展的必然要求。各類考古資料數據庫平台建設將成為決定未來研究成果質量和數量的制約因素。建設和開發數據庫,讓考古研究人員和高校學生常態化利用數據庫開展研究,是下一個百年考古要解決的問題。

  考古人要增強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發揚嚴謹求實、艱苦奮斗、敬業奉獻的優良傳統,在新的征程上做出更大貢獻。

  

  真正構建中國考古學術體系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  孫慶偉

  考古工作既是一項重要的文化事業,也是一項具有重大社會政治意義的工作。隻有想明白“為何考古”,才能在學理上說清楚“如何考古”﹔隻有把社會政治意義與學術意義有機融合,才能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

  新百年的考古學要堅守傳承文明的初心使命。1922年,北京大學成立了我國第一個專門考古學研究機構——考古學研究室,發出“揚闡吾國文化,兼改定往史之計”的時代吶喊。時任清華國學院導師、中國考古學會會長的梁啟超在聽了有關周口店猿人化石研究的最新進展后,發願要“開辟中國考古學的新紀元”,並鼓勵兒子梁思永獻身考古學,“為中華民族在這一專業學問領域爭以世界性聲譽”。李濟一生苦苦追尋“民族的發展與文化的演進”。青年蘇秉琦目睹國家破敗,懷抱一顆“教育救國,興史救國”的赤子之心,選擇考古作為終生志業,在北大創辦我國高校第一個考古專業。

  新中國成立后,以夏鼐、蘇秉琦為代表的中國考古人自覺接受了馬克思主義思想,更加主動地“把尋找中華古文明的民族靈魂和精神支柱,作為思考的重心”,更加堅定了用考古成果“宣傳愛國主義,以便增進我們建設社會主義的自信心和民族自尊心”的學科抱負,更加積極地探索“建立馬克思主義的、具有民族風格、民族氣派的中國考古學”學科發展道路。

  回顧百年中國考古史,中國考古學從來不是沉迷於饾饤考証、“為研究而研究”的鄉願之學﹔也不是簡單堆砌資料、“見物不見人”的泥古之學,而是賡續文脈、傳承文明的經世之學,是救亡圖存、民族復興的強國之學。邁入新百年的考古學,更當堅定初心,勇擔使命,為中華文明的永續傳承貢獻力量。

  新百年的考古學要勇擔闡釋文明的重任。新中國考古學的領軍者夏鼐、蘇秉琦,在他們生命的最后階段,不約而同地把目光聚焦到“中華文明”上來。中華文明經歷了治亂興衰,幾經沉浮,但始終屹立於世界文明之林。中華文明獨有的精神魅力煥發出新的時代光輝,贏得了世界人民的認同與喝彩,極大地增強了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和底氣。新百年的考古工作者不僅要善於挖掘文明,更要擅長闡釋文明﹔不僅要善於挖掘歷史,更要擅長書寫歷史。隻有實現從材料本位到問題本位的轉換,才能真正構建中國考古學自己的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隻有高質量地向國際社會展示博大精深、輝煌燦爛的文明成就,才能切實增強中華文明的親和力、感染力。

  新百年的考古學要融入復興偉業,大力倡導“考古鑒今”“融通古今”的學術理想和學術實踐,積極投身國家文化事業建設大潮。注重從考古材料中凝練文化和精神內涵,深入探究中華文明延綿不絕、自強不息、革故鼎新的文明韌性以及開放包容、朴實典雅、和諧自然、崇禮尚德的文明特質,深刻揭示馬克思主義扎根中國大地的文明基礎,深刻闡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不斷創新發展的內生動力,深刻論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大勢。

  一個學科的發展總是與國家民族的命運息息相關。一百年前,中國考古學誕生於民族危難之際﹔一百年后,中國考古學迎來學科發展的歷史新機遇。新百年的考古工作者要著眼復興偉業,心懷“國之大者”,敢於擔當,接續奮斗,努力開創學科新輝煌。

  

  重視探索和認識中華文明

  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  韓建業

  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自古延續至今、從未中斷的文明。探究中華文明,就是為了更好地認識歷久彌新的中國特色、中國智慧、中國道路,更好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對於中華文明的認識,考古學發揮了重要作用。百年考古証明了中華文明是土生土長、連續發展的多元一體的文明。中國相對獨立和廣大的地理環境,為中華文明的獨特性和連續性准備了條件。中國以黃河和長江流域為主體的復雜多樣的地理格局,為中華文明有主體、有中心、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礎。中華大地上100多萬年前就已有先民活動,中國也是“現代人”的重要發源地之一。距今1萬多年以前,中國各地陸續進入新石器時代,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陶器,率先開始了對稻、黍、粟等農作物的栽培,出現村落和氏族社會,並連續發展到誕生早期國家,進入文明社會。這個過程可以通過成千上萬的遺址和實物進行勾勒。

  百年考古証明中華文明形成於距今5000多年前。裴李崗時代已經出現敬天法祖、觀象授時、數卜八卦、文字性符號等影響深遠的思想觀念和知識體系。廟底溝時代,黃河中游核心區對外強勢擴張影響,促使中國大部地區文化交融聯系為一個相對的共同體,文化上的“早期中國”開始形成。數十上百萬平方米的中心聚落、數百平方米的宮殿式建筑、大型墓葬、精美手工業制品在黃河、長江和西遼河流域廣泛出現,表明廟底溝時代的社會普遍趨於復雜化。距今5000多年前,出現數百萬平方米的超大型中心聚落、宮城和大型宮殿、大型水利設施、大型祭祀場所等,多個區域性“古國”或早期國家社會誕生,中華文明初步形成。距今4000年左右誕生了以中原為中心的廣幅王權國家夏王朝,進入成熟文明社會階段。

  百年考古証明中華文明在起源和形成時期已經孕育了獨特的文化基因。中國在距今8000多年就初步形成互相補充的“南稻北粟”兩大農業體系,很早就產生了“以農為本”的基本觀念,在此基礎上中華文明經歷了起源、形成和連續發展過程,錘煉出了整體思維、天人合一、祖先崇拜、以人為本、追求秩序、穩定執中、有容乃大、和諧共存、勤勞堅毅、自強不息等文明特質,成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長盛不衰的文化基因”。

  百年考古証明中華文明是在對外文化交流的過程中成長壯大的。中華文明從來就不是孤立和封閉的。距今5000多年以來,源自西方的綿羊、山羊、黃牛、馬、小麥和青銅器技術等先后進入中國,中國的黍、粟、絲織品等也先后傳到西方,距今2000多年更是形成貫通中西的“絲綢之路”。文化交流為中西方社會不斷輸送著新鮮血液,促進了中西方文明的共同成長。

  在悠久燦爛的中華文明面前,百年中國考古是那麼年輕,我們通過手鏟描繪的只是一個時空框架。未來,考古人會賦予這框架更有條理、枝蔓更豐滿的細節,通過考古實物所寫的一本文明史一定會非常精彩。

  

  廣泛有效運用現代科技手段

  復旦大學科技考古研究院  袁  靖

  科技考古豐富、拓展了考古學的研究思路、方法和內容,更加系統、廣泛、有效地運用科技成為當今及未來中國考古學發展的必由之路。

  碳十四年代學構建起中國考古學的時空坐標。碳十四測年方法被譽為考古學的第一次科學革命。1965年,在夏鼐的推動下,仇士華和蔡蓮珍建成了中國第一座碳十四年代學實驗室並應用到國內考古實踐。新世紀以來,加速器質譜碳十四測年法加之系列樣品擬合方法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年代測定的精度和可靠性,為中國考古時空框架的確立提供了年代標尺。

  環境考古揭示出古代環境如何深刻影響人類和社會的發展。全新世大暖期為中國古代先民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環境,史前先民充分利用各個地區不同的自然環境條件,發展出適應於不同自然環境條件的生產技術和聚落模式,不同區域自然環境及其演變直接影響到中華文明的發展進程。

  人類骨骼考古勾勒出中華民族形成、發展和融合的歷史圖景。骨骼形態學、古病理學、人口與性別研究等鮮活地展現了古代先民的族屬、體質、構成和習俗等。

  植物和動物考古學者通過一粒粒種子、一塊塊獸骨重現了中國農牧業起源和發展的場景。北京東胡林遺址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粟,內蒙古敖漢興隆溝遺址發現了世界上最早的黍,浙江浦江上山、湖南道縣玉蟾岩遺址發現了距今萬年的水稻遺存,河北徐水南庄頭遺址顯示狗的馴化可以早到萬年之前,河南舞陽賈湖遺址出土了距今9000年的家豬遺存。距今8000年以前,南稻北粟的格局已經開始出現,農業的持續發展為中華文明的起源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

  冶金考古等揭示了中國古代重要的技術發明創造。冶金考古表明中國早期冶金技術在不斷吸收、消化外來技術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特色鮮明的青銅冶鑄技術,促進了中華早期文明的發展進程﹔中國古代的生鐵冶煉及利用生鐵制鋼的技術是世界冶金史的一大創造,為秦漢的建立提供物質基礎。陶瓷考古揭示了古代陶瓷制作技術的發明與發展。玉石器考古在古人制作玉石器的工藝流程和技術特征上多有建樹。仰韶文化中晚期的河南澠池仰韶村、靈寶城煙、鞏義雙槐樹、鄭州青台等遺址發現有絲蛋白,証明中國先民養蠶紡絲的歷史可以早到距今5500年前。

  站在考古百年的時間節點,我們深感中國考古學進入前所未有的好時代。科技考古在考古學延伸歷史軸線、增強歷史信度、豐富歷史內涵、活化歷史場景的過程中,已經發揮並且還將繼續發揮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版式設計:趙偲汝


  《 人民日報 》( 2021年11月01日 20 版)
(責編:雷昊、張臨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