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山西要聞

踔厲奮發 篤行不怠

——習近平總書記春節前夕在山西看望慰問基層干部群眾引起熱烈反響

2022年01月28日10:41 | 來源:山西日報
小字號

1月26日下午,習近平冒雪在臨汾市霍州市師庄鄉馮南垣村考察。新華社記者李學仁攝

1月26日至27日,虎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山西,看望慰問基層干部群眾,向全國各族人民、向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致以美好的新春祝福,祝福大家身體健康、工作順利、闔家幸福、虎年吉祥!祝願偉大祖國山河錦繡、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繁榮富強!

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第三次到山西考察調研,念茲在茲,關懷備至。2017年6月、2020年5月、2022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帶來了對山西人民的親切問候,對山西工作的殷切期望。溫暖瞬間、殷切囑托,三晉人民時刻銘記於心、永遠感恩於心。全省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由衷感到,是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始終指引山西,也必將成就山西!

切切冷暖問,枝葉總關情。從雁漠古域到堯舜故土,從巍巍太行到滔滔黃河,3500萬三晉兒女倍感溫暖、備受激勵、倍加振奮。大家紛紛表示,要堅決捍衛“兩個確立”、堅定做到“兩個維護”,牢記領袖教導,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真抓實干,久久為功,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續寫山西踐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

用勤勞雙手重建美好家園,用不懈奮斗創造幸福生活

去年10月,山西出現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強秋汛,全省11市受災。習近平總書記一直牽挂著災區群眾,這次到山西第一站就專程去看望慰問受災群眾,實地察看災后恢復重建情況,讓山西干部群眾倍感溫暖。

“這是習近平總書記惦記著咱們山西,惦記著咱們受災群眾呀!”在孝義市大孝堡鎮蘆南村,60歲的村民魏秋生飽含熱淚地說。蘆南村是去年汛期受災嚴重區域,不少村民的房屋出現地面沉降、牆體開裂等情況,現在受災房屋已全部修繕完畢,村民順利遷入新居。“遭災時,我們老兩口還犯嘀咕,這日子可怎麼過!幸虧有黨和政府的關懷,你看短短三四個月時間,房子就修得嚴嚴實實。”魏秋生臉上洋溢著喜悅,打開櫃子向人們展示置辦得齊齊整整的過年衣物。

去年,霍州市受災嚴重,師庄鄉馮南垣村有19戶29間房屋連片倒塌,42戶65間房屋嚴重受損。兩個月后,經過災后重建,村裡完成房屋修繕和重建,受災村民全部搬進了新家。臨近春節,當地還加大了清潔煤補貼力度,為部分村民購置取暖設備,確保全部群眾安全溫暖過冬。霍州市師庄鄉鄉長朱紅平現場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問候關切后,心情久久難以平靜。他說:“我們要將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轉化為為群眾辦更多實事的強大動力,繼續引導農民科學種田,穩定發展糧食生產,千方百計帶動農民增收。”

“習近平總書記冒雪到汾西考察,看我家裡年貨置辦、問家庭情況,還了解家裡養殖收入。我和習近平總書記聊開之后,就感覺他像我們的一位鄰裡鄉親。”汾西縣僧念鎮段村村民蔡文明,這兩天一直沉浸在激動和興奮中,回想著習近平總書記到他家的一幕幕畫面。僧念鎮鎮長賈雲鋼說:“習近平總書記親臨考察,是對我們山區基層干部的關心和關愛,讓我倍感振奮,深受鼓舞。下一步,我們將扎實推進鄉村產業振興,進一步優化農村人居環境,讓農業強起來、農村美起來、農民富起來。”

百姓家常話,濃濃人民情。“習近平總書記春節前慰問困難群眾,情暖三晉,感人至深。”省民政廳黨組書記、廳長鄭紅說,“領袖的人民情懷,激勵民政干部要時刻牢記初心使命,真情溫暖困難群眾,全力兜底民生保障。”她介紹,為保障受災群眾基本生活,支持災后重建,我省動員社會力量捐贈款物17.32億元,127個社會組織、3萬余名志願者參與扶危濟困、心理疏導等救助服務。民政工作關系民生,連著民心。元旦春節期間我省民政部門撥付“送溫暖、獻愛心”臨時救助資金1249萬元,確保困難群眾溫暖過冬,舒心過年。

去年的強降雨,也導致清徐縣多個村庄遭受嚴重洪災。縣裡實施書記、縣長任雙組長指揮調度,28名縣級領導進駐包村、36個部門和169名鄉、村兩級干部包聯到戶工作機制,全面攻堅、全力幫扶、全心服務,春節到來前,全縣災后修繕重建任務全部完成。“習近平總書記春節前夕看望慰問基層干部群眾,使我們倍感溫暖、干勁倍增!”在孟封鎮指導災后重建工作的太原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清徐縣委書記王劍峰說,我們將牢記領袖教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扎實開展“3+1”后續保障工作。“3”即農房安全全面體檢、二次問題全面受理、次生災害全面兜底,“1”即對因災受損修繕重建戶普惠性實施農村住房保險計劃,確保“大災有大愛、受災不受損”,以工作新成效回報習近平總書記的關心厚愛。

聞汛而動,生命至上。水利部門黨員干部職工表示,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教導,突出防洪保安,把全面提升水旱災害防御能力作為首要任務,完善汾河流域防洪工程體系,打好災后恢復重建水利攻堅戰,開展妨礙河道行洪突出問題大排查大整治,強化水庫安全管理,夯實水旱災害防御工作基礎。

讓群眾生活更上一層樓,在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中越走越有奔頭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三次蒞晉,都到農村農家,我三次都在現場,十分感動激動。真切感受到了領袖的人民情懷和對群眾的深情厚誼。”在農業戰線工作多年的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劉志杰表示,要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殷殷囑托,按照省委省政府今年三農工作“十穩十提”重大部署要求,穩字當頭、提字發力、保字交卷,奮力推進農業特色轉型和鄉村發展、建設、治理各項工作。確保穩糧保供,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確保農業穩產增產、農民穩步增收、農村穩定安寧。

“保護好、發展好黃花產業是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1月27日,大同市雲州區西坪鎮唐家堡村的村民紛紛聚集在村中心的小廣場上,通過手機視頻分享著一個個感人的畫面,聆聽習近平總書記的聲音。回想起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來黃花基地的情景,村民唐萬說:“習近平總書記希望我們把黃花產業保護好、發展好,做成大產業。如今我們靠發展黃花產業,村民樓房住上了,汽車也買了,收入年年增加,生活水平邁上新台階。”唐家堡村黨支部書記師偉介紹說,全村現有黃花4200畝,去年行情喜人,畝均增收1500元,僅黃花一項全村人均收入11600元。“今后,我們還要延伸產業鏈條,不斷引入科技元素,讓‘致富花’開得更艷麗。”

“踏著皚皚白雪,習近平總書記進村入戶看望村民,向基層干部傳遞黨和國家的關懷溫暖,令人感動。”霍州市委常委、白龍鎮黨委書記王昕光說,在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關鍵節點,我們將以產業興旺為重點,大力推進農業向產業化、特色化、優勢化方向發展,不斷完善農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壯大集體經濟,讓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習近平總書記2017年來到宋家溝,號召鄉親們同黨中央一起,“擼起袖子加油干”。岢嵐縣宋家溝鎮副鎮長、宋家溝村包村干部雷文斌激動地說:“近年來,我們實行易地移民搬遷政策,構建‘發展產業+轉移就業’格局,一方面因地制宜,全面鞏固傳統種養產業,一方面大力發展大棚、沙棘、光伏、旅游等特色產業,實現了村民家家有致富產業,戶戶可穩定增收。”

興縣是晉綏邊區首府所在地,習近平總書記2017年視察山西第一站就來到興縣。“全縣上下感恩奮進,圓滿打贏脫貧攻堅戰,與全國人民一道步入小康。”興縣縣委書記喬雲說,“我們要把習近平總書記的關心關愛轉化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的精神動力,進一步弘揚呂梁精神,打造具有晉西北冷涼地區特色的現代農業產業結構,為老區人民過上更高質量幸福生活而不懈奮斗。”

山西鑫谷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運用物聯網、5G技術,實現農產品增產提質的企業。公司董事長王永強說,“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瞄准數字經濟和鄉村發展結合創造出的新場景、新需求,強化服務、精准施策,用心用情用力書寫好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

更好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高品質生活

在晉中市考察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文化遺產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不僅屬於我們這一代人,也屬於子孫萬代。要敬畏歷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態,全面保護好歷史文化遺產,統籌好旅游發展、特色經營、古城保護,筑牢文物安全底線,守護好前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

“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古城考察,在平遙發展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平遙縣委書記魏江峰表示,平遙縣將充分發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文物景點眾多等獨特優勢,堅持生態優先發展戰略,弘揚好以開放和誠信為核心的晉商精神,加快資源優勢向發展優勢轉化,打好文旅產業“特色牌”,加快蹚出一條文旅融合、創意發展的可持續轉型之路。

武州山南麓,武州川北岸,雲岡石窟氣勢恢宏。在這裡,曾留下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的足跡。“習近平總書記很關心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叮囑我們要保護傳承好歷史文化遺產。”雲岡研究院院長杭侃說,我們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深切期望和諄諄囑托,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通過策劃一系列“走出去”“引進來”展覽,讓越來越多的群眾切身感受石窟文化藝術的燦爛輝煌﹔全面推進和提升雲岡石窟的文物保護、雲岡學建設和旅游開發工作,努力開創新時代文物工作新局面。

山西是華夏古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文化旅游資源豐富。山西文旅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文保說,“把優質、厚重的文化基因挖掘出來,展示出來,傳播出去是我們文化旅游企業的使命和擔當,也是我們文化旅游企業的責任和目標。”他表示,我們將在更廣范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上創新發展,做優做強做大山西文旅產業。

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調研時指出,“要做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者,保護好推光漆器等文化瑰寶,把富有民族特色的傳統文化產業發揚光大、推向世界。”這使正在創作虎年剪紙作品的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山西省民間剪紙藝術家協會會長郭梅花深受鼓舞。她說:“我不僅要用不斷創新的技藝滿足群眾文化需求,更要努力發掘山西民俗文化魅力,讓更多人了解山西剪紙的歷史文化和技法,傳承弘揚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看著視頻中習近平總書記親手捏花饃,和周圍群眾拉家常,我心裡不由地涌上一股暖流。習近平總書記心裡裝著人民,惦記著人民。”石樓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海雲說,一定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教誨,繼續充分挖掘、利用和保護好豐富的紅色資源,抓好紅色革命傳統教育和紅色旅游產業的開發,為走好新時代長征路注入新活力。孝義市紅色文化記憶館館長李恩魁說:“我要履行一名老兵的職責,利用有限的生命去傳承紅色文化,竭盡全力打造好現有的8個紅色文化記憶展館,將我收藏的20余萬件紅色藏品背后的故事繼續講下去,讓年輕一代了解歷史、感受紅色文化的魅力。”

統籌抓好煤炭清潔低碳發展、多元化利用、綜合儲運這篇大文章

“山西作為全國能源重化工基地,為國家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考察中,習近平總書記肯定了我省保障煤炭供應安全工作。2021年,我省堅決扛起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政治責任,克服困難全力做好16個省區市煤炭保供工作,發送電煤4356萬噸,合同完成率106.15%,圓滿完成國家下達的保供任務,彰顯了山西的責任擔當!

“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近期正值冬奧會、冬殘奧會開展之際,華電山西將堅決扛起能源保供責任,高質量完成今冬明春及各項重大活動能源保供任務。”華電山西能源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建偉表示,“作為駐晉能源央企,首要任務就是把能源保供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最大的實事,千方百計保障人民群眾溫暖過冬。我們積極落實保供煤源270萬噸、保供資金18億元,6台機組開機運行全力保供,以實際行動彰顯央企‘頂梁柱、頂得住’的責任擔當。”

臨近新春佳節,在山西焦煤霍州煤電,無論是煤炭主業還是數智輔業,到處都是一派緊張繁忙的生產景象。山西焦煤霍州煤電黨委書記、董事長戎生權說:“習近平總書記勉勵我們要統籌抓好煤炭清潔低碳發展、多元化利用、綜合儲運這篇大文章。我們牢記領袖囑托,嚴守安全環保底線,以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為主線,以集約化布局、信息化牽引、數智化建設為抓手,堅定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煉焦煤企業。”

“推進碳達峰碳中和,不是別人讓我們做,而是我們自己必須要做,但這不是輕輕鬆鬆就能實現的,等不得,也急不得。”對於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山西大同大學煤炭工程學院院長寧掌玄感觸很深。他說:“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煤炭行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我們將瞄准智能化礦山發展方向,全面深化應用型教學模式改革,創建‘科教融合、產教合作、協同育人’的人才培養新范式,乘勢開啟建設高水平應用型大學新征程。”

在高質量發展上不斷取得新突破,續寫山西踐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

去年以來,我省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砥礪奮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實施好省委提出的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目標要求,狠抓轉型項目建設,有效應對汾河流域洪澇災害、全面啟動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建設等大事要事,推動經濟總量和人均水平邁上新的台階,推動黨的建設和黨領導的事業邁出新步伐、取得新進步,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習近平總書記充分肯定黨的十九大以來我省各項工作取得的成績,希望我省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在高質量發展上不斷取得新突破,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續寫山西踐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

2021年以來,我省成功應對30余起省外疫情輸入沖擊,高效處置榆次、稷山等省外外溢關聯疫情,守住了“山西陣地”。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時特別指出,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始終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堅持以預防為主,持續抓緊抓實抓細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工作。省衛健委副主任、一級巡視員、省疾控中心主任馮立忠說:“領袖的殷殷囑托,極大地鼓舞了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同志們的士氣,極大地激勵了我們戰勝疫情的信心和決心。我們一定要不斷完善常態化防控機制,科學精准防控,持續鞏固疫情防控重大戰略成果。”

在轉型發展上率先蹚出一條新路來,是習近平總書記為我們指引的金光大道。“建設太忻一體化經濟區,是省委省政府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在轉型發展上率先蹚出一條新路來’重要指示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重大戰略,打造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增長極的生動實踐。”太忻經濟一體化發展忻州區運營中心黨委書記、主任張宇光表示,下一步將根據省市部署,實現三年出雛形、五年成引擎、十五年全面成型,用實際行動踐行領袖囑托。

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營商環境是第一保障。近年來我省營商環境不斷改善,打造開發區建設升級版,持續深化“承諾制+標准地+全代辦”改革。省商務廳廳長王宏晉說:“全省商務系統把親切關懷轉化為奮發有為的巨大動力,強力抓好營商環境建設,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要求,打造‘三無’‘三可’營商環境,真正實現入園企業‘區內事、區內辦’,更大程度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在泱泱大國領航者心中,“人民”二字的分量永遠最重。太原市迎澤區廟前街道辦事處主任張曉宇說,“對基層干部而言,就要牢記領袖囑托,時刻把群眾冷暖放在心上,把民生實事抓在手上,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扎實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提升社會治理能力建設等便民利民工作,為老百姓打造有溫度可感知的幸福美好生活。”運城市平陸縣部官鎮紀委書記姚樂一遍一遍回看新聞報道,聆聽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語。“習近平總書記足跡所至,情系民生,暖人心田。”姚樂表示,要把“兩個維護”體現在每一項具體工作中,融入到每一件具體事情中,不斷強化政治監督,在精准監督上下功夫,保障脫貧攻堅成色更足。太原理工大學藝術學院學生劉思甜表示,作為青年學子,我們一定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時刻嚴格要求自己,做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新青年,將愛國之情、強國之志、報國之行融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之中,譜寫建功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習近平總書記兩次來山西視察,都對汾河保護作出重要指示,要求讓汾河“水量豐起來、水質好起來、風光美起來”。如今,冬日的太原汾河景區攝樂橋段,數十隻白鷺或靜靜佇立,或振翅飛翔,勾畫出一幅和諧美麗的生態畫卷。省城攝影愛好者胡文晉,從2015年開始在汾河岸邊拍攝鳥,發現鳥的品種逐年增加,數量也越來越多。他說:“我在這裡還拍到過黑鸛、蒼鷺,以及紅耳鵯、太平鳥等難得一見的鳥類。我相信,未來天會更藍、水會更綠,我們生活的環境會更美好。”

陳俊琦 李宏偉 趙向南 趙志成 楊文 孫蕊

李林霞 張毅 丁園 李全宏 李煉 劉瑞強

張婷 鄧偉強 高建華 周慧芳 張謙 閆杰

郭玉琴 王少科 曹婷婷 閆書敏 楊文俊 鄭娜

杜春春 鄭慧梅 姚曉敏 張世川

(責編:麻潞、張臨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