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國際國內

生活更加便利,環境更加宜居——

舊貌變新顏  加速補短板(深閱讀·農村人居環境新觀察)

本報記者  辛  陽  邵玉姿  畢京津
2022年02月27日08:2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安徽省蕪湖市繁昌區代亭村,生態環境優美。
  肖本祥攝(人民視覺)

  江西省吉水縣白沙鎮,孩童在巷道中玩耍。
  廖 敏攝(人民視覺)

  貴州省岑鞏縣龍江村,大地回春,人居環境優美。
  胡攀學攝(影像中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持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打造美麗鄉村,為老百姓留住鳥語花香田園風光。”“要接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重點抓好改廁和污水、垃圾處理。”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事關廣大農民根本福祉,事關農民群眾健康,事關美麗中國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自2018年實施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全面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庄環境基本實現干淨整潔有序,農民群眾環境衛生觀念發生可喜變化、生活質量普遍提高。去年12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方案(2021—2025年)》印發,農村人居環境加快整治提升。

  近日,本報記者在多地調研,採訪報道各地在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廁所革命和村容村貌等方面的扎實舉措,展示廣大農村舊貌變新顏、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的巨大變化。

  ——編  者  

  

  垃圾分類  整潔有序

  寬敞整潔的道路,粉刷一新的房屋……走進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縣周家庄村,家家戶戶門前放著一綠一黑兩個小垃圾桶。

  “綠色是廚余垃圾,黑色是其他垃圾。”66歲的村民張雨蘭是村裡的保潔員,每天一早,她就會開著村裡的垃圾收集車從村中心的小廣場出發,挨家挨戶收集垃圾。

  村收集,鄉轉運,縣處理。在周家庄村村口西邊,設有一處垃圾收集點,這是張雨蘭巡村一圈后的終點。“村裡的垃圾收集完畢就運到這裡,由縣環衛公司直接拉走。”張雨蘭說。

  幾年前,張雨蘭最頭疼的就是村裡的垃圾問題。那會兒周家庄村每十戶配一個大垃圾桶,有村民嫌遠就會到處亂扔……去年,正定縣開始推行“大桶並點、小桶入戶、上門收集、集中轉運”的處理模式,周家庄村成了縣裡第一批試點推行的村子之一。“兩個30升的垃圾分類桶就放在家門口,村民推開家門就能扔垃圾。自打小桶入戶后,村裡垃圾亂扔亂堆的現象減少了,村民的環保意識提高了。”周家庄村黨支部書記張寧寧說。

  “為化解農村生活垃圾處理難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我們在全縣推行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集中處置,還推動各村建立‘垃圾兌換銀行’,比如40個飲料瓶可以換1塊香皂,我們制定了垃圾兌換物品換算表,來激發村民參與垃圾分類和處置的積極性。”正定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曹國虹介紹,目前全縣共有63個村完成生活垃圾分類和集中處置,52個村實行了小桶入戶。“今年我們會通過開展多樣化的活動,吸引更多村民參與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曹國虹說。

  污水處理  干淨放心

  2月12日一大早,遼寧省盤錦市四十裡村村民呂世海來到村裡的小型污水處理站。到處走走看看,再到河邊遛遛彎兒,看著清澈溪流,老呂滿意得很。說起這座小型污水處理站,老呂很自豪:“現在咱這兒跟城市的條件一樣,污水處理村裡就能搞。”

  今年58歲的老呂,家裡有十幾畝水田,除了種田外,還在自家屋前種些蔬菜,養些雞鵝。從前過日子不發愁,就是生活污水處理很不方便。畢竟農戶分散,污水收集難、管網成本高,家庭承擔不起。

  為了解決農村污水收集處理的難題,盤錦市積極提高生活污水處理水平,依靠財政專項資金,修建農村污水管網,安裝小型污水處理設施。如今在盤錦,農村生活污水可以直接通過管網排放到污水處理站,131個行政村的生活污水得到了有效治理,38.6萬農村人口受益。在呂世海家,東側北屋裡下水管網、防漏一應俱全,跟城裡一模一樣。呂世海說:“村裡500余戶人家基本都裝了下水管道。”

  管網配套齊全了,可改變村民的生活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改建之初,大家嫌麻煩,又怕返水有異味,積極性並不高。”老呂說。為了改進村民的衛生習慣,駐村工作隊挨家挨戶講衛生知識,手把手教村民污水閥門怎麼用。看到處理后的水干淨清亮又沒異味,村民們慢慢想通了,主動要求講衛生。

  經過多年的運行,污水處理設施穩定,出水水質達一級B標准。呂世海說:“檢測人員告訴我們,污水經過處理,水質已經達到相關標准,澆菜種地沒問題。如今,村裡的水溝干淨了,大家的日子也更舒心。”

  廁所改建  品質提升

  2月10日,河南省洛陽市夏庄村,白牆黛瓦,伊水潺潺。干淨整潔的村子裡到處張燈結彩,洋溢著濃濃的年味。

  “今年春節,孩子們在家待了整整5天,讓我喜出望外。”60歲的張惠英臉上挂滿笑容。擱往年,孩子們探親回來,因為不習慣旱廁,很難在家多待幾天。

  夏庄村位於城郊,鄉親們的生活算得上富裕。家家戶戶的門樓、庭院都打扮得漂漂亮亮,唯獨一個旱廁讓人不舒服。“不雅觀,也不方便。”張惠英說。

  小康不小康,廁所算一樁。2019年,夏庄村啟動了“廁所革命”。在村裡黨組織帶領下,縣裡財政補一點,村集體拿一點,群眾出一點,500余戶村民陸續拆旱廁、換水沖,生活品質一下子升了級。

  步入張惠英家的新衛生間,牆壁貼著瓷磚,干干淨淨,坐便器、熱水器、洗衣機一應俱全,和城市家庭沒有兩樣。

  “輕輕一按,嘩啦一聲,盡數沖走。夏天不臭,冬天不冷,而且隨時可以洗澡。”張惠英非常滿意,“現在孩子們回來,都願意多住幾天。”

  小廁所,大民生。近年來,洛陽市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綜合考慮村庄區位、人口規模、產業布局和未來發展,科學確定方式方法,推動廁所改建和生活污水一並治理:在鄉鎮政府所在地和城市近郊村庄,加快推動城鎮污水管網延伸覆蓋﹔在人口集中的中心村,連片建設污水處理設施,集中處理﹔在人口較少的村庄,則推廣建設大型三格化糞池、無動力濕地、氧化塘等設施,實現生態處理。

  如今洛陽累計完成改廁58.1萬戶,對824個村庄實施了整村改造。隨著廁所革命這塊短板加速補齊,農村的人居環境也越來越美麗舒適。

  本期統籌:楊爍壁  

  版式設計:郭  玥


  《 人民日報 》( 2022年02月27日 04 版)

(責編:段思齊、張臨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