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山西要聞

名師孵化的路徑探索

2022年04月07日08:34 | 來源:山西日報
小字號

2021年12月13日,下午剛過兩點,劉學梅校長就匆匆走進太原市十九中。劉學梅是交口縣教師進修學校校長,這兩天本來是到省城辦事,得知“謝麗卿名師工作室”請省教科院專家給學員做專題講座,便來“蹭”課。“我和謝老師是省名師班的同學,這期講‘雙減’背景下的作業設計,我們也很關注這個話題。”劉學梅說。

搭建起“家門口”的師訓平台

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的地位歷來“尷尬”。比如,山西全省該學科教師共9000多人,但約80%學校同年級教師超不過3人,教研活動怎麼搞?比如,該學科“說得重要,實際次要”等現象,盡管隨著國家重視近年來有所好轉,但師資業務素養總體依舊不樂觀。

2019年,中共太原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印發《太原市教育系統名師工作室實施方案》,要求創建名師工作室。“謝麗卿名師工作室”就是在此背景下,經太原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和太原市教育局審核成立,並於2020年12月在她所在的太原市十九中挂牌。

據介紹,目前太原市共30多個這樣的名師工作室,覆蓋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職教等教育階段及學科﹔同時還成立了名師工作站。其中,名師工作室的主持人必須是正高級或特級教師,名師工作站的主持人則需區域有影響力的高級教師。兩者區別是,前者定位“培優”,並在主持人所在學校挂牌﹔后者“補差”,強調面向當地的若干薄弱學校,並在其中一所挂牌。二者互補,相得益彰,包括有些活動聯手開展。比如,劉學梅校長所聽的那場專題講座,就是“謝麗卿名師工作室”與“張玉香名師工作站”聯合主辦的。名師工作室及名師工作站的成立,相當於在“家門口”搭建了一個平台,挖掘自身潛力,將當地名師資源充分利用﹔同時,彼此之間更容易溝通,類似同伴互助,輕鬆實現常態化。

當然,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的“尷尬”地位也凸顯——太原僅有2名該學科正高級教師,相關名師工作室有2個,“謝麗卿名師工作室”是其中之一。

“十八般武藝”齊上陣育名師

“謝麗卿名師工作室”的學員有34人——超了規定的30人,慕名而來的太多,便增加了編外學員,這還不算流動的“旁聽生”。學員均來自省實驗中學、太原市志達中學等十幾所省城學校,其中不乏高級教師或研究生學歷。“工作室有4位導師,分別‘承包’這30多位學員,帶研究生似的。培養周期是3年,半個月至少活動1次,每次3小時。通過總共200多個小時,這30多位青年才俊就要出師,成為太原市的學科骨干,成為種子教師。那是要能打出去的名師。我們幾個壓力確實不小!”謝麗卿說。

工作室實行集中系統培訓與現代“師帶徒”的雙軌運作模式,線下與線上結合,以此充分發揮名師效應,並確立“從重外在引領向重內在成長的轉變”的指導原則。

工作室的3年培養計劃,每年各有側重,但讀書學習、專家講座、課堂教學、課題研究、以賽促訓、集中研討、考察學習、網絡交流、論壇展示、前沿探索等,是貫穿3年的十大舉措。“讀書學習”是十大舉措之首。《教師人文讀本》《核心素養導向下的課堂教學》《怎樣上課才最棒》《首席教師》……這個書單在每個學員的案頭越來越長,其中前兩本成為本學年定期研討的主題,不僅寫讀書心得及線上交流,“借鑒或復制人家大師的成功經驗,對我們的成長極其重要,這些書籍就是他們的成功秘籍”。

工作室的主陣地是課堂教學,每位學員一個學年講1節“過關課”,並從教學設計到課堂教學,再到課后反思,全過程接受工作室30多雙眼睛的集中“掃描”。學員將此總結為“三錘兩煉法”——教學設計至少與師傅或同伴打磨三遍,在自己班和工作室實際講兩遍。不僅如此,工作室成員還積極參加省市乃至全國各種教學賽講,以賽促訓。僅2021年一年,在山西省課改和中考研討會及太原市各種教學大賽上,該工作室就有70%的學員頻頻亮相,大放異彩。比如,郭瑞紅、趙澤麗被評選為太原市學科帶頭人﹔郭曉停被評為太原市教學能手﹔李輝平榮獲太原市第三屆“升華杯”課堂教學大賽一等獎﹔太原市第四屆“成長杯”課堂教學大賽中,5名學員進入決賽﹔太原市“時代新人”思政課優秀教學設計評選活動中,獲一等獎的5人……

或成為解決師訓“最后一公裡”難題的突破口

“假如周六,你和同學約好去打籃球,但你的母親卻堅持讓你在家刷題,你該怎麼辦?”面對“評委”有點尖銳的提問,項目2組的同學冷靜回答,贏得全班同學與在場聽課老師的認可。這是2021年11月16日省實驗中學七年級的一節項目性學習課,也是“謝麗卿名師工作室”的一節課改探究課。該項目要求全班分成四個組,各制作一本“我的交往寶典”,當天是展示環節,現場評委均由學生組成。

山西中考改革已走向全國,課改自然如影隨“行”,但基層學校怎麼把握和推進,始終是一個難題,這自然成為該工作室關注的焦點。比如,省實驗中學的這節探究課后,學員們線上線下的研討持續數日:項目性學習的實質是什麼,它是研究性學習的時代變式嗎?與山西中考“實踐探究題”又有何區別?

山西有著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謝麗卿說:“這極大地拓展了我們的教學空間,包括作業設計,比如制作一個紅軍長征或者八路軍北上抗日的泥塑沙盤,學生自己評價,看誰或哪個組做得最好?這樣的作業學生能不喜歡?項目性學習的天地確實更寬廣。”

“現在課改節奏快,形態多,但無論如何變,新課程理念不會變:這就是在具體現實情境中,最大化培養學生綜合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那種靠題海戰強化‘是什麼’的傳統學習方式必然淘汰,高質量內涵發展才是正道,國家‘雙減’政策不正是一個強烈信號?”工作室成員在探索中逐漸形成共識。

“謝麗卿名師工作室”聲名鵲起,受邀培訓成為他們常規工作的一部分。2022年春季學期伊始,運城、大同等地同行便紛紛聯系,咨詢名師工作室成立的相關事宜。“政府搭台,讓名師‘承包’戲台來‘唱戲’,如此,不但降低運作成本,名師作用也被充分釋放,多方受益。要知道,培養一名高級教師周期起碼20年,更不要說名師了。關鍵是它的著力點在基層課堂實踐上,這是其他師訓形式難以比擬的,如再加以改進,是有效解決師訓‘最后一公裡’難題的一個突破口。”一位省級專家對太原市的名師工作室及名師工作站進行的探索給予了充分肯定。(記者李林霞)

(責編:段思齊、趙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