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山西要聞

“我們心裡有了歸屬感”

——關注山西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建會入會和權益保障工作

2022年12月01日08:20 | 來源:山西日報
小字號

快遞行業、家政行業、貨運行業、送餐行業……在我省各個城市,隨著新技術新經濟的快速發展,各類新就業群體如雨后春筍蓬勃發展,外賣送餐員、網約車司機、快遞員、貨車司機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每天穿梭於城市之中,服務於千家萬戶,成為經濟社會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近年來,省總工會針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建會入會和權益保障工作密集部署,下最大力氣把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吸引過來、組織起來、穩固下來,使工會成為他們願意依靠的組織,廣大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未入工會門、想進工會門,進了工會門、願當工會人。

職工找到“娘家人”

與傳統產業相比,新就業形態領域工會組織覆蓋率偏低,基礎相對薄弱。如何最大限度把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組織到工會中來?省總工會高度重視、積極探索,推動省人大常委會修訂出台《山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辦法》,從地方法規層面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建會入會和權益保障等作出了明確規定。與省人社廳、省交通廳、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等部門聯合出台文件,推動依法普遍建會。

快遞員、外賣送餐員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被形象地稱為“小蜜蜂”,就業靈活、流動性大是他們的特點,但同時形成了“線下難聯系、線上難接觸”的困境。為此,推行“重點建、行業建、兜底建”模式,成為我省推進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建會入會工作的關鍵一步。

2018年以來,我省持續開展貨車司機、快遞員、外賣送餐員等“八大群體”集中入會行動,通過重點建,推動平台頭部企業建會入會﹔通過行業建,加強與政府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協調聯動,組建工會聯合會﹔通過兜底建,讓鄉鎮(街道)工會、村(社區)工會成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會員的“蓄水池”。

“最初,經營者和職工對工會幾乎無概念,更別說有建會入會的願望了。”太原快遞外賣配送行業工會聯合會主席李曉玉告訴記者,為了打破建會“認識壁壘”,他們確立了“以黨建帶工建、以工建促黨建”工作機制,依托行業主管部門部署工會組建工作,協調郵政系統各級黨組織同步開展建會,同時深入快遞外賣企業站點,對企業負責人及快遞外賣配送員進行宣講,逐漸改變了大家的觀念。

建會入會,重在方法。各級工會探索通過“指尖入會”、基層工會聯合會直接發展會員等方式,實行集體登記入會、流動窗口入會、職工溝通會現場入會等形式,吸引越來越多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入會。截至今年8月底,在我省各級工會的努力下,全省新成立工會組織3700余個,37萬余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加入工會這個溫暖的大家庭中。

感受到“家”的溫暖

10月7日,運城市網約車司機陳愛國跑完最后一單已是深夜。他行駛到南風廣場,走進由運城市總工會打造、24小時不打烊的“戶外勞動者愛心驛站”,喝杯熱水休息片刻。在這個充滿涼意的秋夜,愛心驛站用溫暖守候,讓他們幸福感滿滿。

“做好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工會工作,不但要讓基層組織建起來,更要轉起來、活起來、強起來。”省總工會相關負責人表示,聚焦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急難愁盼,突出精准服務,為他們托起“穩穩的幸福”。

作為省政府確定實施的民生實事之一,我省建成200個為戶外勞動者提供便利服務的“愛心驛站”,冷可取暖、熱可納涼、渴可喝水、急可如廁、累可歇腳、傷可用藥。在省總工會指導下,各級工會將“送清涼”“送溫暖”等傳統服務品牌下沉至“愛心驛站”,使服務更直接、更深入、更貼近新就業形態勞動者。

在各級工會集中開展的“工會進萬家·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溫暖行動”中,省總工會下撥專項資金,新建一批“司機之家”“快遞員之家”“外賣配送員之家”等服務站點,推出送思想文化、送身心健康、送平安保障、送溫暖關愛、送工作崗位、送技能提升“六送”服務,溫暖了職工的心。

在晉城,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加入工會后,每人贈送一份意外險,每年組織新會員進行一次體檢,不定期組織新會員觀看電影或大型文藝演出,將困難職工及時納入數據庫,由市、縣總工會提供精准幫扶。在運城,疫情期間,市總工會在快遞行業工會聯合會和貨運行業工會聯合會中開展“同心抗疫工會行動”送溫暖專項行動,看望慰問受疫情影響的快遞員和貨車司機。在太原,針對家政行業、物流行業開展技能提升培訓和職業技能競賽活動,4名物流行業和家政行業職工被命名為“晉陽工匠”。

“我們找到了一條將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串聯在一起的途徑。”李曉玉說,通過工會工作,讓“小蜜蜂”們在“娘家人”的服務中找到歸屬感和獲得感,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成為基層治理“前哨”

業態發展到哪裡,黨組織就覆蓋到哪裡。越來越多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在享受服務的同時,或穿上“紅馬甲”成為志願者,或擔當起“社情前哨”,以個人之力回報社會,為基層治理出力。

在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中,太原市小店區社區網格員與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形成“點對點”聯系。“汾東小哥紅心志願者”“汾東騎手幫幫團”“新行俠”等志願服務隊成為當地的“疫情防控員”“平安巡查員”“文明引領員”“社情民意信息員”。疫情防控中,面對志願者人手短缺,美團太原分公司流動黨支部迅速集結70名志願者,投入疫情防控一線。

“一天送餐時,我在濱河新天地后門看到電線被大風刮斷,第一時間拍照並發到‘移動微網格員’群,再次路過時,電線已經修好了。”33歲的陽泉市美團外賣送餐員李晉普說。陽泉將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充實到社區微網格員隊伍中,擔任移動微網格員,利用“移動哨所”行業優勢,發揮異常情況預警、突發事件直報、社情民意傳遞等“移動探頭”作用。

組織找黨員、黨員找組織,黨員亮身份、亮承諾——太原市杏花嶺區通過開展“雙找雙亮”活動,引導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黨員到社區報到。敦化坊街道依托社區、網格黨群服務平台,組建黨員先鋒隊和騎手聯盟兩支隊伍,推出學習教育、政策咨詢、法律咨詢、社保咨詢等“禮包”,在滿足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切實需求的同時,推動他們融入城市基層治理格局。

“讓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融入基層治理,是主動發揮工會職能、積極擔起社會職責的體現。”省總工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推動形成全社會共同關愛和服務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群體的良好氛圍,提升他們的社會認同,不斷增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記者楊文俊)

(責編:段思齊、桑莉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