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地市鏈接

山西右玉:70余載向綠而行 好生態催生新業態

人民網記者 段思齊
2023年07月27日16:02 | 來源:人民網-山西頻道
小字號

盛夏時節,塞北的風帶著絲絲涼意吹過片片綠蔭,站在山西省朔州市右玉縣南山森林公園的山頂,映入眼帘的是一望無際的綠色,大片的油鬆、樟子鬆筆直挺立,充滿生命的力量。這是一片足足40萬畝的“綠洲”,一個由右玉人親手種出來的綠色森林。

右玉縣地處毛烏素沙漠邊緣,綠色曾是右玉最稀缺的顏色,如今卻是這裡最厚重的“底色”。

綠染右玉。辛泰攝

綠染右玉。辛泰 攝

生態夯基 久久為功換來春風拂綠

“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白天點油燈,黑夜沙堵門。”祖輩們傳唱的民謠勾勒出了昔日右玉黃沙漫天的景象。

70多年來,歷任右玉縣委書記帶領干部群眾持續不斷植樹造林,林木綠化率由新中國成立初的不足0.3%提高到如今的57%,創造了將“不毛之地”變成“塞上綠洲”的生態奇跡,同時孕育形成了“迎難而上、艱苦奮斗,久久為功、利在長遠”的“右玉精神”。

在右玉縣蒼頭河森林公園,有兩張照片對比鮮明:一張是幾年前的蒼頭河畔,植被單一、品種老化﹔一張是經過林草生態綜合治理的流域,夏天時色彩斑斕、十幾種喬灌木搭配得當。從綠化到彩化,右玉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兼顧喬灌木、針闊葉、經濟林和生態林,完善樹種搭配、提高栽植水平,讓環境一天天美起來。

綠色來之不易,綠色彌足珍貴。為呵護生態,右玉縣依托縣鄉村三級“林長制”,建立森林資源巡查、護林員、病虫害防治三支護林隊伍,與網格化預警和林業執法相配合,用心守護祖輩們留下來的“綠色銀行”﹔為守護成果,堅持既擴綠又減污,近年來累計拒絕近百億元不符合環保要求的項目……右玉人從風沙堵門的經歷中形成了自覺與共識:守住綠色底線、擦亮綠化底色,才能筑牢生態安全屏障,拓展高質量發展空間。

“作為森林資源保護主責部門,要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加強協調聯動,確保國家關於生態建設保護重大決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實落細。”右玉縣紀委監委派駐紀檢監察組負責人在參加右玉縣林業局護林防火部署會上說。

久久為功換來春風拂綠,從一棵樹到一片林、從一抔水到一條河,從“不毛之地”到塞上綠洲,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們都不禁被這片綠色所吸引,被右玉精神所感染。

紅旗口露營基地。圖片由右玉縣委宣傳部提供

紅旗口露營基地。圖片由右玉縣委宣傳部提供

文旅康養 新藍圖描繪新勝景

不斷改善的自然生態環境,為右玉發展生態文化旅游業提供了“美麗”資本。

走進右玉縣新城鎮鄧家村桃花源生態休閑產業園,隻見各地游客驅車來此,採摘游玩、露營燒烤、游泳垂釣……笑語晏晏,熱鬧非凡。

步入園內,溪水環繞,綠樹成蔭﹔露營基地裡,天幕、帳篷、美食與歡笑聲交織,自然氣息扑面而來﹔千畝溫室大棚裡,香瓜、葡萄、桃、聖女果等瓜果蔬菜長勢喜人,前來游玩的家長一邊提著籃子,一邊培養孩子動手能力。

“真沒想到,在右玉還藏著這樣一個‘世外桃源’”。來自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的游客李子玉說。

“從採摘到民宿,從‘賣產品’到‘賣風景’,從觀光賞景到深度體驗,園區實現了旅游要素‘全鏈條式’發展。”桃花源生態休閑產業園總經理曹振國介紹,現在每天住宿游客平均在100人左右,這些游客在園內游樂設施、蔬菜採摘、特色家禽上消費,不僅提高了經濟收入,還帶動了鄧家村20余名農民勞動力就業。

右玉縣委、縣政府借勢充分挖掘鄉村康養資源,引入民間資本2億多元,新建了中陵湖、紅旗口、康熙大營、桃花源等項目,不斷豐富鄉村旅游體驗場景,延伸文旅產業鏈條。目前,全縣擁有鄉村生態觀光景區22處、農家樂50家,淨增文旅康養市場主體200余家,初步形成了差異化、特色化、集群化的民宿康養產業格局。

近年來,右玉縣憑借著寶貴的“右玉精神”財富,以及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逐步建成了蒼頭河國家濕地公園、黃沙窪國家沙漠公園、南山森林公園等一批生態觀光旅游景區。大力發展起森林旅游、森林康養等森林文化旅游產業,2022年,右玉接待游客51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30.5億元。

就在7月19日,2023“右玉風·西口情”生態文化旅游季系列活動正式拉開帷幕,通過舉辦一台主題晚會、一場招商引資大會、3項體育賽事、18項文化活動,全面展示右玉“旅游+文體”“旅游+生態”建設成果,叫響文化與旅游融合互動發展品牌,進一步擴大右玉和右玉精神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右玉縣文旅產業招商推介活動。圖片由右玉縣委宣傳部提供

項目為王 塞上綠洲引來“美麗”資本

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文旅康養的持續發展,伴隨而來的還有投資者的青睞。

4月21日,山西朔州右玉縣文旅產業招商推介活動在太原舉行,圍繞生態文旅、中醫藥康養、生態羊全產業鏈項目等9個重點項目開展招商引資。

其間,中交汾河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與右玉生態文化旅游示范區簽訂了生態文化旅游產業開發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蒼頭河流域右玉縣段生態修復及文旅開發項目、300MW/600MWh儲能電站建設項目、右玉縣中陵湖郊野公園建設項目、紅旗口林下露營基地項目和右玉縣桃花源生態休閑產業園開發項目等5個項目也花落有家,簽約總額21.279億元。

構建多元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是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右玉縣用非常之力,下恆久之功,牢固樹立“項目是第一支撐”的理念,聚焦重點領域、重點產業,開展精准招商,引進了一批新能源、新型產業、特色種植項目,為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23年全縣計劃實施500萬元以上項目66個,總投資355.9億元。

“重點項目建設事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大局,要全力加快工程進度,細化工作舉措,壓實責任,突出重點,緊盯項目建設的關鍵環節,全力保障,為項目提供精准有效服務。”右玉縣委書記馬佔文提出要求。

高位推動,層層落實。右玉持續強化政策支持保障,修訂完善了右玉縣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從財稅、土地、人才、服務保障、獎勵激勵等方面制定了30條含金量高、操作性強的具體舉措。例如對外來投資1000萬元、2000萬元、3000萬元以上的森林康養、文旅產業項目,分別按正式簽約之日起二年內形成固定資產實物量的1%、2%、3%給予獎勵﹔對新引資開發旅游產業,獲得5A級景區(點)稱號的企業,一次性給予100萬元獎勵……

綠水青山有“顏值”,金山銀山有“價值”。從綠起來到富起來,歷經70余載綠色耕耘,右玉正在書寫新的春天。

(責編:段思齊、桑莉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