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地市鏈接

晉城:激活全產業鏈 提升文旅康養附加值

來源:太行日報
2023年08月23日16:59 |
小字號

作為山西省唯一“農林文旅康”產業融合發展整市推進試點市,晉城市立足區域資源稟賦,大力推進“康養+”多業態融合發展,不斷豐富產品供給、健全產業生態,持續完善全季節、全時段、全周期的產品供給體系,深度激活“吃、住、行、游、購、娛、商、養、學”全產業鏈,為游客提供了深層次的文旅康養體驗,康養產業正成為全市新的經濟增長點和重要支柱產業。

文旅產品推陳出新

夏日時節,參觀完龍馬湖后,來自河南安陽的陳鑫激動地說:“環境優美,清涼舒適,空氣清新,從沒想到能在太行山上享受到這樣一幅江南景象。”陳鑫很早就關注到晉城,更是提前半個月在抖音直播間搶到了鳳城國際酒店的“小木屋”和“太空艙”,抱著試一試的態度,一家人來到了晉城。

“氣候涼爽舒適,環境更是沒得說,小木屋和太空艙住得很有感覺。我們原計劃逛3天,現在打算先玩上五六天再說。”陳鑫一家的獲得感,離不開晉城市在文旅康養產品供給側上下的“繡花功夫”。以白馬寺山高端康養示范區為例,在晉城市的文旅康養產業規劃中,該區不僅是一核、兩環、兩帶、多片區的“核心”,也是打造千億級文旅康養產業集群的龍頭項目,對全市文旅康養產業的輻射帶動作用不言而喻。

據介紹,目前,區域內不但陸續建成了白馬寺山森林公園、植物園,同步配套了國際酒店、木屋民宿、太空艙,還配備了水療SPA等功能區,隨著示范區規模不斷擴大,示范區還將分別建設一座功能完備的醫養中心,一座游客接待中心,屆時會極大豐富示范區的康養產品,將其打造成旅游、棲居、康養、醫療、護理、養老為一體的文旅康養產業集群。到2025年全面建成后,預計每年可接待游客500萬人次以上,直接帶動周邊21個村的康養產業發展。

今年6月19日,山西文旅康養示范區首批名單出爐,白馬寺山高端康養示范區榜上有名。當前,新建的約10萬平方米的鳳城康養中心,更是提升了游客的接待水准。

不久后,圍繞龍馬湖形成的“鳳城國際酒店+康養會展中心+半山木屋”的康養會展核心片區將發揮更大的示范作用。康養+文旅、康養+體育、康養+森林……在白馬寺山高端康養示范區,“康養+”已經成為度假標配。

基礎設施建設如火如荼

旅游設施的完善,是提升旅游體驗感和獲得感的重要依托。完善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更有助於盡快形成新的供給能力。

“1至7月份,我們景區累計接待游客超40萬人次,佔計劃的108.05%。”皇城相府景區副經理張浦說,為優化旅游服務,給游客營造良好的游玩環境,景區在暑期到來前就開始提前謀劃籌備。

作為晉城市的老牌5A級景區,今年皇城相府景區投資600多萬元,對陳廷敬紀念館、麒麟院、樹德院三院、止園長廊等多處建筑進行了維護,並更換了景區內所有標識牌,新增的智慧景區講解設備更是提升了導游的講解品質。 “我們還建成了集景區可視化管控、萬物互聯、數據匯聚、智能聯動、應急指揮為一體的大數據中心綜合管理平台,監測點覆蓋率達到100%,全方位保障景區內游客的安全。”皇城相府景區副經理張浦說。

素有“太行至尊”美譽的王莽嶺,更是歷時3年,對古郊、臥龍場、極頂、錫崖溝“四大片區”實施基礎設施整治提升工程,總面積39.8平方公裡,涉及20個項目,總投資26億元。

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王莽嶺景區的建設發展,要求“瞄准創建目標,利用兩年時間,創成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和5A級景區,全方位抓好景區建設和運營。”今年,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支持王莽嶺錫崖溝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

晉城市委市政府堅決落實省委省政府對王莽嶺“雙創”工作的總體要求,2022年起成立“7·30”交賬工程指揮部,市委書記王震親自擔任總指揮,優質、高效、安全推動項目建設。通過建設20個項目,王莽嶺景區暢通了“快進慢游深體驗”微循環,打通了“吃住行游購娛”全業態,形成了“山上觀光旅游、山下康養度假”新格局,為“雙創”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領頭羊”帶動下,全市文旅康養基礎設施建設如火如荼。

以太行一號文旅康養和鄉村振興融合發展示范帶為引領,依托總長581.8公裡的太行一號旅游公路,連接起全市90%的脫貧地區、景區景點和特色農產品產區,輻射帶動了739個村的集體經濟發展,示范帶沿線去年吸引500萬人次觀光旅游、3.9萬人返鄉就業創業,直接帶動739個村、7.6萬勞動人口增收,間接受益近40萬人,老百姓守在家門口就可以鼓起“錢袋子”。

同時,大力實施百裡沁河生態經濟帶工程,貫通3個縣、13個鄉鎮,輻射310個村,用好沿線分布的154個文物保護單位、2個中國歷史文化名鎮、13個中國歷史文化名村、15萬間明清古建筑、117座古城堡等寶貴資源,從產業、生態、交通、文化等多方面系統謀劃、一體推動,加快構建“環境治、交通暢、文化興、布局優、產業旺、生態美”秀美畫卷。

借助全國康養產業發展大會和全省唯一農林文旅康產業融合發展整市推進試點市契機,晉城市依托太行一號文旅康養和鄉村振興融合發展示范帶大平台,堅持“路景村業”一體推進,休閑農業、體驗農業、康養農業鄉村新產業、新業態不斷涌現,釜山、大陽、鬆廟等一大批特色鎮村成為知名網紅打卡地、康養目的地,拓寬了農民增收致富路徑。

新業態新模式精彩紛呈

山西省委書記藍佛安在晉城調研時指出,要把康養產業與產業轉型、鄉村振興、城鄉融合發展統籌起來,強化政策支持和工作聯動,健全群眾利益聯結機制,形成推動文旅康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合力。

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文旅康養產業涵蓋健康、養老、醫療、文化、體育等諸多業態。這意味著其不能單打獨斗,需要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催生新模式、新業態。

“鐵錘落下,火花四濺,如同戰場上硝煙彌漫,鼓點震耳欲聾,猶如千軍萬馬奔騰而來,氣勢恢宏,振奮人心。”8月14日,CCTV17農業農村頻道《中國好時節》欄目以4分鐘的篇幅,酣暢淋漓地展現了司徒小鎮的《千年鐵魂》表演。同一時刻,來自河北的游客李先生在現場向記者豎起了大拇指。“太震撼了,火紅的鐵花在夜空中綻放,這是視頻裡感受不到的壯觀。”

玩累了,來到燈火通明的南大街夜市,感受老城夜生活帶來的愜意時光,早已是許多人的首選。高平燒豆腐、過油肉、木耳圪貝、清湯饸饹、卷薄饃、川湯……晉城特色、網紅美食,游客們吃好了,老百姓們收入高了。“這裡人流量大,一個月下來,流水差不多達到3萬元左右。”經營五彩飯團的段晉芳一邊忙碌地為攤位前的顧客出餐,一邊笑容燦爛地說,“守在家門口擺攤,一邊賺錢一邊照顧孩子,比在外地強多了。”

“從3年前的100家到如今160余家攤位,南大街逐漸升騰的煙火氣,讓攤主增收致富的同時促進了消費增長,成為拉動消費的新引擎。”城區老城管理委員會主任逯勝雲介紹,南大街夜市委托祥達集團免費經營5年,后台收款數據顯示,旺季一天流水達到15萬元,彰顯了南大街夜經濟日漸涌動的活力。

為大力發展夜間經濟,晉城市在2020年出台了發展夜間經濟促進消費升級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5年底,在全市打造1個“太行不夜城”地標,升級10個“太行不夜城”商圈,培育15個“太行不夜城”生活圈,設立50個“太行不夜城”專區,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業態多元、管理規范的夜間經濟發展格局。目前,主城區已形成了以人民廣場為中心,南大街、鳳展購物廣場、聖亞購物廣場和蘭花城為輻射半徑的“太行不夜城”地標,以南大街、萬品匯、蘭花城夢華市集為代表的夜經濟專區。

此外,皇城相府生態文化旅游區的美麗鄉村電競音樂節、郭峪古城景區的“特色古城民宿”、喜鎮蘇庄的古典婚禮、大陽古鎮的“村晚”、橫河鎮的“動感騎棲小鎮”、華誼兄弟星劇場……如今的晉城,各類文旅康養發展模式百花齊放,幾乎涵蓋了商業、交通業、餐飲業、旅游業、娛樂業等所有類型的第三產業。

“我們將以康養為牽引,聚焦‘一核、兩環、兩帶、多片’的空間布局,不斷完善‘示范區+大景區+百村百院+旅游路網’相結合的產品供給體系,圍繞‘吃、住、行、游、購、娛、商、養、學’全產業鏈,系統謀劃旅游、醫療、農業、養老、現代服務業等配套產業,推動‘康養+’多業態融合發展,為全省乃至全國文旅康養產業融合發展蹚出路徑、做好示范。”晉城市文化和旅游局三級調研員原勇兵說。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凡是未來,皆有可期。隨著2023中國·山西(晉城)康養產業發展大會的勝利啟幕,“東方古堡,人間晉城雲錦太行,詩畫晉城”的名片必將越叫越響、越擦越亮。

(責編:張婷婷、桑莉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