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勁帆滿正當時 岢嵐全力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前不久,2023年上半年忻州市各縣(市、區)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出爐,從地區生產總值到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再到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岢嵐縣均居於領跑方陣。
亮眼成績的取得絕非偶然。2019年至2022年,岢嵐全縣地區生產總值由33.3億元增長到50.6億元,年均增速11.63%。2022年7項主要經濟指標有5項增速高於全市水平。
群山環峙,一水中流。“舟城”岢嵐正風勁帆滿,踏浪而行。
岢嵐位於晉陝蒙三省區交界區域,地處西部能源金三角資源東運的戰略要道,鐵路、公路沿線集中了煤炭加工運銷集中區、煤炭集運區、煤炭運銷加工園區等,成為晉西北重要的煤炭運銷集散地。2022年,岢嵐全縣納稅百萬元以上的企業中,與煤有關的企業貢獻了總收入的63.6%。
100萬噸焦化廠、600萬噸洗煤廠、3萬噸煤炭發運站、5萬噸LNG項目……產業轉型升級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煤炭產業的轉型不是去煤,是改造升級,是堅持綠色低碳發展。”岢嵐縣委書記孟宏斌表示。
謀定而動,落地有聲。一條聚焦“煤焦化電”,培育特色產業集群發展的路徑躍然呈現。
——推進煤炭產業綠色化改造。推進煤炭綠色低碳高效開發,圍繞煤炭洗選、煤焦化工、煤制氣等產業,聚焦重點產業鏈,壯大鏈主企業,著力提升核心競爭力。
——打造新型材料生產基地。建設集石材規模化綠色開採、精深加工、邊角廢料綜合利用、物流產業園區於一體的現代石材循環工業園區,促進石材產業實現集中、集聚、集群的高質量發展。
——以風光電為牽引壯大新能源產業。依托三井新能源產業園的惠民光伏發電等項目,培育一批具有影響力的氫氣制取、儲運裝備、高值轉化的氫能企業和以風機零部件生產研發制造、電池研發制造、光伏及風電發電運營以及電力應用為主的新能源產業集群。
風起於青萍之末,浪成於微瀾之間。隨著統籌推進傳統產業改造提升與新興產業培育發展,岢嵐正全力搶佔未來競爭的制高點。
歷史重鎮、清涼山城、養生福地、紅色熱土……岢嵐是“中國最美生態休閑旅游名縣”。但長期以來的岢嵐文旅也始終只是處於聲名在外而效益不彰的尷尬境地。
如何真正做好文旅文章,產生效益?岢嵐需要跳出既有思維,向更遠的方向進行探索。孟宏斌思路清晰:“就是要用足用好比較優勢,把比較優勢轉化為發展的勝勢。”
聚焦“紅、綠、航、養”四大優勢資源,積極培育文化旅游新業態,打造高水平的全域旅游示范縣和休閑農業重點縣等一系列謀劃已經在岢嵐布局。
“紅色”是岢嵐做強紅色文旅的最大底氣。岢嵐充分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的作用,加強紅色文化內涵挖掘和高科技信息化手段在路居館展示中的應用,豐富展陳手段。
“綠色”是岢嵐發展文旅的底色。岢嵐著力推動以宋長城和荷葉坪原始自然生態為重點,紅色文化、山地森林公園和城市園林景觀、休閑觀光生態農業為輔助的生態旅游項目,打造晉北新興休閑旅游目的地,發展休閑養生旅游、體育健身旅游和民俗風情游。
“航天”是岢嵐壯大文旅產業的獨特優勢。布局航天科技館、航天主題酒店、航天特色民宿、航天文化廣場、航天影劇城等項目,啟動建設集休閑、度假、養生為一體的“宜居、宜游、宜業”的航天文化小鎮,打造航天文旅康養融合發展特色縣。
依托優越自然生態資源和人文環境,開發文化康養、鄉村康養、避暑康養、生態康養等多元化養生產品,打造山西養老養生產業示范基地,讓康養產業成為特色優勢產業和富民產業。
岢嵐是傳統農業縣,也是山西省畜牧大縣。近年來,該縣已先后成功打造“中華紅芸豆”“晉嵐絨山羊”兩個國字號品牌。
“盡管如此,岢嵐仍非農牧強縣。岢嵐的農牧產業需要從科技化、市場化、規模化、鏈條式開發等方向上補齊短板。”岢嵐縣委副書記、縣長張明光直言不諱
現如今,以“特色種養+產品加工+銷售網絡”全鏈條開發為思路,“羊(岢嵐絨山羊)、豆(紅芸豆)、沙(野生沙棘)、菌(羊肚菌)”的四篇大文章在岢嵐大地孕育而生。
高質量發展不僅要打好“手中的牌”,還要有勇氣去抓取更新的“牌”。
放眼忻州,岢嵐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忻州“西八縣”中唯一的省級工業類開發區。驅車行進在寬闊整潔的嵐漪大道上,工人文化宮、體育館、電子信息產業園等一棟棟嶄新建筑拔地而起,這裡將成為岢嵐的又一發展新高地。
“選擇岢嵐是因為這裡的氣候條件非常適合我們電子元件的存儲,其次岢嵐的營商環境也是讓我們願意在此投資的原因。”杭州永泰測試儀器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國南說。
營商環境是招商引資的底氣和生命線。岢嵐縣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更優態度創建一流營商環境。
此外,岢嵐還在不斷升級自己的形象與定位。立足岢嵐氣候優勢、生態優勢、文化特色和發展基礎,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發展機遇,以大縣城建設為牽引,全力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園林縣城”,推動產城融合和生態環保提質,全面提升縣城功能品質,加快建設成為充滿活力、富有特色、宜居宜業宜游的新型城鎮。(郝永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