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三北工程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 完成營造林3730.5萬畝

人民網太原9月27日電(記者雷昊)今日,記者從山西省林業和草原局召開的新聞通氣會上獲悉,山西省三北工程於1978年啟動,目前一至五期規劃建設任務已全部完成,涉及7市57個縣(市、區),累計完成營造林3730.5萬畝,初步建成了以北部風沙區防風固沙林、呂梁山中南部水土保持林、汾河上游水源涵養林、沿黃地區干果經濟林、平原地區農田防護林為骨架的防護林體系,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依托三北工程,山西省探索出“小老樹”改造為針闊混交林、楊樹伐樁嫁接更新等科學修復模式,堅持把三北工程與生態扶貧緊密結合起來,累計帶動100多萬農民實現增收,走出了統籌生態民生、協調增綠增收的新路徑。在“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國家防沙治沙考核中,山西省連續3次綜合考核結果得分達到工作突出標准,始終位於全國第一方陣。
據介紹,三北工程黃河“幾字彎”攻堅戰打響以來,山西省委、省政府統籌安排、周密部署,持續推進各項工作走深走實。省林草局結合第六次全國荒漠化監測成果、國土“三調”數據、造林空間適宜性評估、“雙重”工程可研剩余任務情況,對區域內沙化土地、退化林草面積等基礎數據進行了全面摸底,為組織實施工程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保障。
同時,編制三北工程總體規劃和六期規劃,目前已形成初稿,進入征求意見階段。在此基礎上,同步推動市、縣和省直林局實施方案、可研報告的編制工作,初步測算完成三北工程的任務量、總投資,明確了2024—2026年擬啟動實施的子項目。
下一步,山西省林草局將以守護好華北水塔、筑牢京津冀生態安全屏障、扎實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為目標,以重大生態工程建設為載體,以全面落實林長制為保障,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堅決打好三北工程黃河“幾字彎”攻堅戰,持續改善山西省三北工程區生態環境,為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作出山西貢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