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本網關注

行走黃河看呂梁 | 興縣:賡續紅色血脈 譜就文旅新篇

人民日報記者 付明麗
2023年10月31日08:43 | 來源:人民網-山西頻道
小字號

位於呂梁山區的呂梁市興縣有很多標簽。它是山西國土面積最大的縣,是革命老區,還是曾經的國定貧困縣。

2017年6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第一站就來到興縣,也讓這座縣城的紅色故事被更多人熟知。

入晉四年,初到興縣。下午從太原出發,越過一道道山,終於在傍晚駛入縣城。黃河一級支流——蔚汾河穿城而過,城市依河而建,兩岸沒有太高的建筑。落日余暉裡,遠山依稀可見。看景觀,它跟山西大多數沿黃山區縣差不多。

晉綏邊區革命紀念館舊址。人民網 盧鵬宇攝

10月30日,人民日報“行走黃河看呂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啟動儀式在興縣蔡家崖村晉綏邊區革命紀念館舉辦,借此機會對興縣有了更多了解——

作為一名當代青年,必須來一次興縣,它譜寫了一部理想信念的生動教材。

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興縣是晉綏邊區首府所在地和八路軍一二〇師主戰場之一,是革命聖地延安的屏障和門戶。賀龍等老一輩革命家曾在這裡生活、戰斗。

軍民一家親,興縣曾以貧瘠的土地開荒100余萬畝,供養邊區4萬余名黨政軍人員﹔9萬人口的小縣參軍過萬,犧牲千余,為中國革命作出了巨大貢獻。“對黨忠誠,無私奉獻,敢於斗爭”的“呂梁精神”便誕生在這裡。

人民日報“行走黃河看呂梁”調研組在晉綏邊區革命紀念館合影留念。人民網 盧鵬宇攝

作為一名黨報記者,更要來興縣。1948年4月,毛澤東就是在此發表了《對晉綏日報編輯人員的談話》,提出了“全黨辦報、群眾辦報”的思想,為黨的新聞工作者制定了完整的戰斗綱領,是黨的新聞史上一座輝煌的紀念碑。

6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從北京到呂梁一下飛機,就驅車近兩個小時來到蔡家崖村,向晉綏邊區革命烈士敬獻花籃,瞻仰晉綏邊區革命紀念館,參觀晉綏邊區政府、晉綏軍區司令部舊址。

沿著總書記的足跡,探訪蔡家崖。深秋時節,紅葉為它再添一抹紅。一孔孔窯洞組成了晉綏邊區革命紀念館舊址,這裡曾是晉綏開明紳士牛友蘭先生的宅院和花園。當時興縣有不少這樣的開明紳士,他們毀家紓難,支援革命戰爭。

晉綏邊區革命紀念館新館。人民網 盧鵬宇攝

晉綏邊區革命紀念館新館展廳。人民網 盧鵬宇攝

而在一旁,2011年落成的晉綏邊區革命紀念館新館庄嚴肅穆。新館大廳正中,賀龍元帥的大型漢白玉雕塑威嚴矗立,四周浮雕展示了戰士們英勇殺敵的場景。

步入展廳,毛澤東用過的筆硯、賀龍的文件包、林楓的馬韃子等邊區軍民用過的兵器、工具彌足珍貴,一幅幅圖片、一件件實物,展現了老一輩革命家領導人民開展革命斗爭的情景,再現了抗敵斗爭的艱苦歲月。

中共中央晉綏分局舊址。人民網 盧鵬宇攝

在距離蔡家崖村不遠處的北坡村,便是中共中央晉綏分局舊址。4處院落坐北朝南、依山而建,這裡的建筑就像5層樓房,每個院落都有暗道通向更高的一層,隻要關住村門,誰也闖不進來。當初晉綏分局選擇在這裡辦公,就是看中了獨特的地理位置。

中共中央晉綏分局舊址。人民網 盧鵬宇攝

中共中央晉綏分局舊址。人民網 盧鵬宇攝

沿著石板路拾級而上,站在最高處眺望,蔡家崖號列車駛過如畫青山。2018年,蔡家崖至太原間的2對旅客列車正式開通,結束了興縣老區不通旅客列車的歷史。去年,“蔡家崖號”紅色文化列車正式開行,承載起晉綏老區人民紅色旅游發展的更多夢想,越來越多的當地人吃上旅游飯。

興縣紅色旅游資源豐富,有紅色革命遺址100余處,其中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

紅色,是興縣的底色和文化特色。近年來,興縣深入挖掘這些富礦,“紅色文旅”產業發展好消息不斷。2021年,興縣游客集散中心建成啟動,文旅產業市場化運營進入新階段﹔2022年,晉綏文化景區被評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黃河一號旅游公路形成全域旅游一張網,越來越多自駕游客來到興縣。

呂梁市旅游示范村、興縣獅子窪村全景。人民網 盧鵬宇攝

發展壯大文旅產業是時代的呼喚,是興縣產業轉型的目標方向。興縣正緊緊抓住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機遇,推動紅色文化、黃河文化、生態文化、民俗文化融合發展,打造全域旅游,打出推動縣域高質量發展的“紅色文旅牌”。

(責編:田小麗、桑莉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