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本網關注

行走黃河看呂梁︱方山: 悠悠古韻遇見“張家塔”

劉鑫焱 趙芳
2023年11月02日09:22 | 來源:人民網-山西頻道
小字號

張家塔村位於呂梁方山縣峪口鎮,距縣城20公裡,驅車前往,四周群巒迭起,路段多有幾分崎嶇,卻別有一番韻味。

11月1日上午,人民日報“行走黃河看呂梁”採訪團來到這裡,探尋這個村落的古老和神秘。

張家塔村航拍圖。人民網記者 王帆攝

深秋的陽光,依舊奪目,順著山勢,靜靜地躺在村居的宅院深處﹔院子依山就勢、錯落有致、灰磚高牆、院院貫通。置身其中,時間仿佛在此刻靜止。

“村子裡多數人都姓趙,村名卻叫張家塔。”講解員王建花介紹,該村由36個院落、252孔窯洞組成,始建於清代,距今已有350多年歷史。

清朝時期,趙山舉家從臨縣搬遷到這裡時,村子僅有兩戶張姓人家。憑著勤儉持家的習慣,靠著耕讀傳家的信念,趙山和他的后人用二百多年的時間,在七十多米落差的山坡上,建造了三十六座院子。雖富甲一方,但趙山的后人們崇善尚德,感恩兩戶張姓人家當年的收留,仍保留原來的村名“張家塔”。

張家塔村院落群。人民網記者 王帆攝

漫步村中,順著小巷一路北行,王建花帶著採訪團一行來到一處民居。

庭院不大,今年七十多歲的盧大娘倚著陽光,晾晒杏仁:“要做杏仁茶,從隔壁山上摘的。”

大娘耳背,不願多言。野生杏仁採摘、泡水、去皮、晾晒、研磨……篦子上飽滿雪白的杏仁,記者不禁感嘆,在物質供給富足、步履匆匆的今天,可能也隻有在這裡,才能親手體驗人與食物的親密關系。

出門右轉,隻見腳手架立在牆根,見有人來參觀,村民便和記者攀談起來:“過去的民居年久失修,很多已經不住人,到處破破爛爛,現在進行了保護性修復,不少建筑煥然一新。”

民居牌匾。人民網記者 王帆攝

“這是‘門當’、這是‘戶對’,古時隻有大戶人家才會有高高的門檻,這也是‘門檻’衍生意思的來源。”仰頭上看,王建花指著門上的牌匾介紹,“迎春第”“福海壽山”“屏山帶水”……大門輔用名人字匾進行鑲嵌或用吉祥鳥獸加以裝飾,還有選用寓意深刻的圖案雕梁畫棟,各院都有各式壁畫,內容包括花鳥魚虫、詩詞歌賦等。

“來了張家塔村一定要領略地下甬道的神奇之處。”王建花口中的“甬道”是指地道。

在張家塔,所有院落甬道相通。人民網記者 王帆攝

在張家塔,所有院落甬道相通、家家寨牆高筑,對內可相互通聯,對外可嚴加防患,整個建筑設計巧妙,工藝精湛,布局合理、渾然一體。

穿行於狹窄的甬道,但不逼仄,記者時而拾級而上,時而躬身下行,經過幾個觀景口后,最終出現在一處民宅內﹔進入另一條甬道,前行八百多米后,已置身張家塔村外的一處山腰。

偌大的核桃落葉與纖細的草芽,延伸出一幅灰綠相間的油畫。“雖至深秋,但是,這裡光照非常充足,所以草依舊是嫩綠色的。”面對大家的疑問,王建花解釋,“這也是整座院落的精妙之處,坐北朝南,光照充足”

從張家塔村對面的山上遠眺,整個院落群用高牆圍起,置東、南、西、北四座城門,從上到下就像一座“寶塔”,也有人曾稱似“倒福字”,層層疊疊,令人驚嘆。

返回時,行走在張家塔村邊的阡陌小道,雞鳴狗吠彰顯出古村落的煙火氣息。“朝曰饔,夕曰飧”。在古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習慣決定了一日兩餐制。而在張家塔村,這種古老的習慣依然保留至今。

一磚一瓦,見証了一個家族的興衰,更展示了當地民居建筑的特色與智慧。2009年,張家塔村被列為第三批山西省級歷史文化名村﹔2016年被列入中國第四批傳統村落名錄。

2021年4月,方山縣啟動了張家塔古村落項目開發,將其分為觀光區、休閑區和溝壑花海區,在堅持古村格局完整有序保護的前提下,對村落的公共空間進行創新開發。

在保護和傳承的同時,張家塔村將傳統村落和鄉土文化保護與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深入挖掘歷史文化資源,推動文旅深度融合。未來,可期!

(責編:張婷婷、桑莉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