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本網關注

行走黃河看呂梁︱臨縣:藝術點亮“紅色電波”村

人民日報記者 何勇
2023年11月02日09:34 | 來源:人民網-山西頻道
小字號

一座座晉西風格的院落,依地勢拾階而上,一條潺潺溪水緩緩而下。

深秋的孫家溝,像是一幅寫意山水畫。

圖為山西呂梁臨縣孫家溝。人民網盧鵬宇 攝

村子四面環山,中間是盆地,18大院和32小院錯落有致地分布在溪水南北兩岸的盆地內,儼然一座“世外桃源”。

鎮上干部介紹,孫家溝是2018年國家批准的第七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爬坡走近一座大院,院牆上挂著寫有“軍委三局舊址”的牌子。

圖為“軍委三局舊址”。人民網記者 馬立明攝

1947年3月到1948年4月間,由於延安局勢的緊張,毛主席決定組建中央前委、中央工委和中央后委。中央后委由葉劍英、楊尚昆帶領,從延安經磧口鎮東渡黃河進駐呂梁后,就駐扎在臨縣三交鎮雙塔村。

后委大部分機關就分散在位於湫水河畔的村子裡。軍委三局承載著各解放區與中央機關聯絡的工作,就駐扎在孫家溝村這一隱蔽的山村,用“電波”暢達聯絡中央和全國各戰區前線、白區地下工作,被毛主席贊譽為“千裡眼、順風耳”。

走進這座大院,讓人震撼,這座清代窯洞式院落,在山西極為罕見。由幾十間窯洞組成兩個院子,中間互通,庭院極為闊達。灰磚青瓦組成的院落,被大紅燈籠和門口貼著的紅紙,映襯得極有生機。

圖為謝永增孫家溝藝術館院內。人民網盧鵬宇 攝

院子裡,搭建了一個簡易的台子,鋪上了紅色背板,書寫著“巴蜀風川渝十人畫展”幾個大字。原來,正逢四川重慶的畫家來此舉辦個人畫展。

主辦者謝永增走過來,熱情地一一介紹參加畫展的畫家老師們。

謝永增出生於河北衡水深州,北京畫院專業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從上世紀90年代初,他就經常來此寫生。在他心裡,孫家溝已然成為他的故鄉,以孫家溝為題材的一系列淡雅雋永、有著濃濃鄉愁的山水寫意作品,讓謝永增名聲大噪。

圖為巴蜀風川渝十人畫展”活動場地。人民網盧鵬宇 攝

孫家溝讓謝永增心安,從寫生到離不開孫家溝村。2019年,在臨縣縣委、政府的動員支持下,“謝永增孫家溝藝術館”在孫家溝“軍委三局”舊址大院正式落下。

這也是中國首個窯洞式鄉村藝術館。此舉不僅使得孫家溝的古窯洞建筑群得到了修繕和利用。也成為謝永增的朋友們、學生們等廣大藝術家關注孫家溝、書寫大美呂梁的重要橋梁,更成為美術院校學生們寫生基地。

圖為藝術展展出的畫作。人民網盧鵬宇 攝

古建筑活了,孫家溝火了。 

建館以來,在呂梁宣傳部、臨縣縣委縣政府支持下,謝永增聯絡協調各地畫家,在孫家溝村舉辦各類畫展30余場,圍繞呂梁舉行了“情系鄉土·賦彩呂梁”——沿黃美術作品展、“重溫紅色記憶·傾情美麗鄉村”——走進呂梁紅色根據地等專題畫展,簽約美院寫生基地近 10家,為鄉村經濟發展注入了不竭的藝術動力。

“每年都有一二千學生來此常住寫生。”村支書王建龍說。

“這裡歷史悠久、文化厚重、民風淳朴、風光獨特,是很好的創作、培訓、展示基地。”來自重慶的參展畫家孫強華說。

圖為孫家溝晉西風格的院落。人民網盧鵬宇 攝

在謝永增看來,藝術資源大都集中在大城市,各種畫展天天有。而農村大多數農民一輩子都沒有看過畫展。藝術館的建立,在城市和鄉村之間打開了一條藝術通道,把城市的文化資源下沉到了鄉村。4年多的運行,証明這種方式是可行的。“孫家溝藝術館之所以越辦越好,根本原因在於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地實施。辦畫展,吸引了眾多畫家和美術院校到孫家溝寫生,實現了用藝術助力鄉村振興的初衷。”

圖為鳥瞰孫家溝。人民網盧鵬宇 攝

藝術點亮了鄉村,獨特的建筑文化,豐富的紅色革命史,也為孫家溝村增加了吸引力。文化賦予了孫家溝的活力,游客的頻頻造訪讓孫家溝火了。

馬愛蓮是村裡第一批搞農家樂民宿的村民,“第一年賺了幾千元,第二年是1萬多元,這兩年都是6、7萬元。河南河北四川,天南海北的畫畫的。

鎮村兩級因勢利導加大投入,2022年孫家溝被確定為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我們加大投入,修繕窯洞,開發特色民宿,改造進村道路,建設停車場和公共廁所,完善寫生基地生活生產服務設施。”王建龍介紹,現在村裡已有三家大的專業民宿,下一步,將依托藝術館和紅色資源,把孫家溝村打造成全國最優質的寫生基地、旅游基地,吸引更多的畫家游客來我們村寫生畫畫、旅游參觀。

(責編:張婷婷、桑莉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