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本網關注

行走黃河看呂梁︱從嵐縣“顏色”看鄉村振興成色

人民日報記者陳世涵
2023年11月03日16:14 | 來源:人民網-山西頻道
小字號

從山西興縣出發,沿著靜興高速,一路向東,驅車76公裡,便抵達黃土高原腹地——嵐縣。

站在村口,放眼望去,遠處是遍布山巒的干枯草甸、近處是縣道旁叢立的玉米秸稈。土黃色,構成了深秋嵐縣的視覺色調。然而,這並不是這座千年古城的主色調。

11月1日,人民日報“行走黃河看呂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進入第三天。

走訪嵐縣,“顏色”成為關鍵詞之一。

在山西康農薯業有限公司,從切段繁殖脫毒苗到溫室、網棚繁育原種,從供應周邊縣區外到還遠銷陝西、山東、河南等外省,智慧大棚內一方方土豆苗的嫩綠,折射出當地農業科技創新發展的盎然活力。

山西康農薯業有限公司連棟智能日光溫室內一景。人民網記者 王帆攝

在山西秀容沙棘制品有限公司,依托20萬畝野生沙棘、10萬畝新植大果沙棘基地,在原漿、飲料、原漿口服液等6條標准化生產線上,一罐罐沙棘制品的金黃,彰顯出當地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帶動村民增收致富的強勁動力。

村民傾倒沙棘果實。人民網記者 王帆攝

如果說嫩綠與金黃,濃縮著嵐縣產業發展現代化之“表”,那麼多彩面塑,則代表著古城厚重歷史底蘊之“裡”。

走進嵐縣面塑街,爭奇斗艷、琳琅滿目的面塑匯聚成了一條流動著的藝術河流。

“嵐縣面塑,歷史久遠,最早可追溯至元代。”國家級非遺項目傳承人嵐縣面塑市級傳承人劉麗麗講解道。

嵐縣冬長,人喜蒸花。將麥子精心磨成細粉,舀到瓷盆裡,再把酵子用溫水泡開、和起、蓋好。將發好的面,加上鹼水,盡力揉搓,再用籠布蓋好。鐵刀切割、竹刀劃割、木梳印紋、顏色暈染……巧手翻雲、纖指律動,一個個惟妙惟肖的形象就從手中躍出。接著上籠蒸熱,熱汽蒸騰氤氳間,五顏六色的面塑就此誕生。

圖為嵐縣面塑作品。人民網記者 王帆攝

是舌尖上的美食,也是指尖上的藝術。

從正月初一的“面花花”“面棗山”,到正月二十五的“點燈燈”,再到清明節的“蛇燕燕”“寒食食”,對於嵐縣人而言,面塑是他們表達美好情感的物質載體,更承載了悠遠深厚的歷史記憶,蘊含著豐富的民俗內涵。“在呂梁,每逢婚喪嫁娶、禮儀紀念,面塑是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的元素。”家住呂梁市離石區的張女士說道。

一雙巧手捏合起這片土地的古與今,也寄托著面塑技藝的求與索。“與傳統面塑作品不同,我的作品更關注反映當下。”劉麗麗說。2017年,她到北京拜師求藝,不斷汲取當代的流行元素、借鑒其他非遺藝術形式,不斷創新面塑的表達方式。

圖為手工藝者們在工坊內做嵐縣面塑。人民網記者 王帆攝

在嵐縣,多彩的不只是面塑,更有供會。當地還保留著一個古老的廟會——嵐城北街面塑供會。每逢農歷二月十九,幾百戶人家就會把精心制作的面塑擺到北街上。面塑制品綿延200多米,整條街道宛若一條面塑展示的長龍,場面蔚為壯觀。

“2005年,我們就啟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全面支持面塑產業發展。2014年,面花(嵐縣面塑)被確定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嵐縣有關負責人表示,2020年包含面塑文化交流中心、面塑街、面塑主題公園等三大部分在內的嵐縣面塑街項目已基本完成。

一條網線也讓面塑走出了嵐縣。嵐縣面塑超市內,手藝人王冬梅正在手機鏡頭前直播,“我每天都會都會直播上幾個小時,不僅教網友們如何做面塑,也傳播背后的歷史文化。”據介紹,目前,全縣縣級以上傳承人37人,面塑技師1280人,面塑制作人10300人,嵐縣面塑管理中心利用網絡直播平台推廣面塑產業,產品遠銷上海、廣東、陝西等,帶動相關產業增收5000萬元。

圖為手工藝人正在制作面塑作品。人民網記者 王帆攝

小面塑、大產業,保就業、促增收。面塑一條街附近是個移民搬遷小區,住著不少脫貧攻堅時的貧困人口。據了解,嵐縣面塑街被列入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培訓,打造市級勞務品牌,並設立特殊人才獎勵基金,對年輕手藝人進行定期培訓,向易居苑易地搬遷貧困群眾和面塑愛好者每年免費技藝培訓600人,有力帶動當地群眾脫貧致富。

近年來,在嵐縣縣委縣政府、非遺傳承人及社會力量的共同推動下,嵐縣建成“嵐縣面塑街”,通過手工作坊與鄉村振興產業相結合的形式,打造集非遺傳承示范、文化旅游體驗、特色產業帶動等集研發、推廣、銷售為一體的“非遺文化產業集群”。

圖為嵐縣面塑街。人民網記者 王帆攝

無論是豆苗的嫩綠,或是沙棘的金黃,還是面塑的多彩,都源於這片黃土地上人們勤勞的雙手。而這些沾滿泥土的雙手,也將推動嵐縣鄉村振興成色更亮、底色更足。

(責編:田小麗、桑莉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