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鄉村振興

石樓:有機旱作賦能 糧食增產富民

2023年12月04日15:27 | 來源:人民網-山西頻道
小字號

從優化種植結構到有機種植基地建設,從坡耕地改寬條機修梯田到高標准農田建設,從土地托管到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智能化……多年來,石樓縣委、縣政府因地制宜,積極探索、實踐有機旱作農業建設,聚力提升技術、構建機制、樹立品牌,為現代農業轉型升級持續注入新動能。

一路走來,該縣始終堅持高標准農田建設與現代農業集約化、產業化、規模化、機械化統籌規劃、同步推進,帶動全縣農業產業由粗放向集約、由分散向規模、由傳統向現代轉型升級,探索和實踐可持續綠色健康發展,助推糧食生產不斷提質增效,輻射帶動全縣農民可持續增收,為鄉村振興注入科技動力。

努力把旱作農業在全縣做大做強

地處黃河中游黃土高原的石樓縣,全境可分為山地區和丘陵區,溝壑縱橫、地形破碎,67%的土地是25度以上的陡坡地。干旱少雨、山高溝深,是典型的旱作農業區。

面對山地劣勢制約農業增收,石樓縣大力踐行農田整治提升行動,截至目前,該縣新建高標准農田5.2萬畝,完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逐步形成田成方、林成網、渠相通、路相連、旱能澆、澇能排的現代農業格局。

針對土地支離破碎、耕種方式粗放、農業產出效益低、農村勞動力短缺的實際情況,石樓縣通過全托、半托、關鍵環節托管等多種方式,探索為農戶提供耕、種、防、收等環節的農業生產托管服務。2023年全縣累計托管面積達到27萬畝。

此外,近年來石樓縣加大對綠色谷子、有機谷子的扶持力度,每年免費為農戶提供7.5萬斤優質谷種。真正體現藏糧於技,藏糧於地的目的,讓更多的農民享受到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強大動力。

生物降解滲水地膜旱作技術的推廣使用

生物降解滲水地膜旱作技術是一種新型的農業生產技術,它通過採用全生物降解材料,實現地膜覆蓋材料的可降解,從而達到保護土壤、調節溫濕度、提高產量等多重效果的目的。

相對於傳統農業覆蓋膜,生物降解滲水地膜降解性強,滲透性佳,保濕效果好,成本低。為使這一技術在石樓縣長久性推廣應用,該縣農業農村和水利局設立工作專班,聚力新技術新模式的示范推廣,落實工作責任,強化目標考核,由專家組跟蹤技術指導,組織、培訓、指導全縣、鄉、村三級技術骨干,為農民在各個生產環節提供覆蓋式、精准式技術服務。項目實施地點覆蓋各鄉鎮,以相對集中聯片為主,形成核心示范輻射推廣的辦法。

截至目前,全縣共計完成全生物降解膜覆蓋2萬余畝,該項目實施后,使種植滲水地膜玉米和高粱的農民畝均增收450元﹔使種植滲水地膜谷子的農民畝均增收600元。同時,降低了對環境和土地面源污染,實現了農業產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

大力建設谷子高產高效示范基地

位於北緯37°黃河邊上的石樓是山地谷子的優質產區,石樓黃小米,由於無污染、純綠色、天然含硒,被稱為“黃金米”“人參湯”。

為更好地發展谷子產業,打造全縣谷子核心示范基地,2023年,石樓縣在靈泉鎮車家坡村建設谷子標准化生產示范基地300畝,在龍交鄉德義河村創建1000畝谷子高產示范基地,實現畝產250公斤以上。

通過智能化應用、標准化生產、生物降解滲水地膜旱作技術、化肥減量增效技術、引進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范等技術,有效提高和優化當地谷子品種及品質,提升谷子商品價值﹔同時通過谷子種植方式和模式的改變及新技術的示范推廣,極大降低了勞動力成本,提高了單位產量,不僅實現了谷子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更為全縣產業振興提供了新的生產模式。

下一步,石樓縣將堅持把有機旱作農業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方位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重要戰略和重要品牌來抓,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在規模化發展、標准化提質、精細化增效、市場化引領、品牌化賦能、專業化強基方面下功夫,努力實現產業增效、農民增收。(霍愛蘭)

(責編:段思齊、桑莉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