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人民日報看山西

山西持續加大對新疆的醫療幫扶,援疆醫生在當地——

手把手教技術 實打實帶隊伍

本報記者 付明麗
2024年01月04日07:2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核心閱讀

  對口援疆以來,山西省已選派百余名醫生深入各地開展幫扶。他們推廣先進醫療技術,建設特色專科,培養當地人才,持續提升受援地醫療服務水平,讓更多群眾在家門口就能看上病、看好病。

  

  歷時1個月,治療10次,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紅旗農場居民麥丁的口腔疾病終於痊愈。

  50歲的麥丁因為生了齲齒,幾乎所有牙齒損壞。他所在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沒有專業口腔醫生,去市裡不方便,就一直拖著,直到遇到了山西援疆醫生郭代平。“郭醫生技術好,有耐心,我們都信任她。”麥丁說。

  “除了治好患者,更重要的是引導他們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提升醫學素養。”在紅旗農場,郭代平常常給當地百姓科普,“如果大家有一定的醫學常識,像麥丁這樣的疾病就可以早發現、早治療。”

  對口援疆以來,山西在專科建設、人才培養、技術幫扶等方面精准發力。近3年來,山西選派援疆醫生100余名,完成門診7.54萬人次、手術7000余台,培訓醫療人才近2000人,讓受援地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醫療服務。

  推廣70余項先進技術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醫院(以下簡稱“第六師醫院”),一場無導線起搏器植入手術正在進行。患者86歲,心肌病變較重,起搏器在不同部位釋放了4次,都沒有獲得理想參數。

  “最后這次已經是最好的一次,考慮患者自身情況,可以結束手術。”助手建議。

  “閾值高、耗電量大,起搏器壽命會縮短,以患者的年齡和身體狀況,幾年后二次手術的機會幾乎為零。”山西援疆醫生、第六師醫院心血管內一科副主任宋俊平頂著壓力,決定再釋放一次。

  這次,參數十分理想。宋俊平長舒一口氣。此時,她已經穿著30多斤重的鉛衣站了4個多小時。

  “醫院沒有心律失常介入獨立術者,相關手術難以開展,特別希望山西能派來這方面的專家。”第六師醫院副院長李洪全介紹。

  山西衛生健康委找到宋俊平。她是山西省心血管病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是醫院骨干。

  “當時兒子要高考,母親剛做完手術,有點猶豫。但既然來了,就要扎扎實實做些事情。”去年5月,她來到第六師醫院。入疆半年多,完成心律失常介入手術26例,實現了第六師醫院4項手術零的突破。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土墩子農場,70歲的柳女士被肩痛困擾多年,“平時疼得連臉都洗不成。”輾轉新疆多家醫院治療,效果欠佳。

  山西援疆醫生王雷雄和孫佳麗,一人擅長小針刀治療,一人擅長超聲。來到土墩子農場醫院后,他們發現當地頸肩腰腿疼的患者非常多,兩個人專業結合,開展肌骨超聲引導下的小針刀治療。

  “聽說援疆專家開了新項目,創傷小,隨治隨走。”柳女士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前來就診。一次治療,疼痛基本消失。兩次治療,肩關節已活動自如。“銀針神韻醫術精,關愛患者暖人心。”康復后,柳女士送來錦旗。

  口口相傳,400公裡外的患者都慕名來到土墩子農場醫院。不到半年,王雷雄和孫佳麗治愈近500名疼痛患者。

  對口援疆以來,山西醫療隊推動70余項先進技術在受援醫院推廣應用,填補技術空白50余項。

  建設一批特色專科

  “哇……”隨著一聲啼哭,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奇台醫院產科,一名產婦平安誕下一對雙胞胎,門口等候的家屬終於鬆了一口氣。

  山西援疆醫生、奇台醫院產科副主任陳建梅介紹,之前產檢發現,這名產婦雙胎低體重,每個僅有2公斤,“我們跟新生兒科會診后,對手術有把握。但是,奇台醫院產科力量比較薄弱,產婦還是決定去烏魯木齊。”

  不久前,這名產婦到奇台醫院產檢時提前出現臨產征兆。轉院需要3個多小時,路上風險太大,最終選擇在奇台醫院生產,“醫生專業又負責,日夜守護了兩天才放心讓我們出院。”這名產婦說。

  近年來,毗鄰奇台縣的准東工業園區發展迅速,奇台縣周邊引來了數十萬產業工人,就醫需求增加。

  “拿產科來說,醫院以前一年隻有100多個分娩量,這兩年能達到三四百個,但是醫院相關科室比較薄弱。”奇台醫院黨委書記戴建輝介紹,“我們正在籌建孕產婦危急重中心和新生兒重症救治中心。4名山西援疆專家的到來真是雪中送炭。”

  2010年以來,山西先后選派10批77名醫療專家對口幫扶第六師奇台醫院,幫助醫院組建了泌尿外科、重症醫學科、神經外科、中醫康復科等一批特色專科,開展新技術、新項目13項,填補了當地很多醫療技術空白。

  奇台醫院重症醫學科就是在山西援疆專家的幫助下逐步完善起來的。2012年,重症醫學科開科。同一年,山西兩位專家來到醫院,從最基本的病例書寫到氣管插管等技術都手把手地教。

  “山西援疆專家從一開始就注重規范化、系統化,讓我們少走了很多彎路。”戴建輝介紹,10多年持續建設,重症醫學科培養出了多名能獨立開展手術的醫生,床位從6張增加到14張,承擔全院90%的危重症患者救治。

  去年,山西援疆醫生張鵬來到奇台醫院,擔任重症醫學科副主任,“之后會在重症B超技術、數字化建設、中層干部培養等方面用力,幫助重症醫學科再上一個台階。”張鵬說。

  培養本地人才隊伍

  來到第六師醫院第三天,宋俊平就做了第一台手術。雖然是一台常規手術,但是過程卻讓她有些疲憊。“科室手術設備不配套,醫護人員無菌觀念比較差,從穿手術衣到擺放手術單,再到傳遞器械,每一步都要提醒注意事項。”

  “必須多花些功夫在講課和帶教上。”經過一個半月籌備,去年11月中旬,第六師醫院舉辦了為期兩天的“心律失常介入治療基礎理論學習班”,宋俊平邀請山西及新疆本地的10余位知名專家授課,近200人參與培訓。計劃1小時的現場解剖課,在學員強烈要求下,延長到兩個半小時。

  組織這樣的大型培訓不易,宋俊平把功夫下在平時,“科裡有一名重點培養對象在外面學習,每次手術,我都讓他回來配合,增強他的動手能力,幫助他早一點取得心血管電生理介入資質。”除了組織業務學習,宋俊平還申請了兩個新技術項目,帶動學科建設。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的老百姓喜食辛辣,日常肉食多,肛腸疾患發病率高。但是,當地一直沒有肛腸專科,看病隻能去烏魯木齊。2021年8月,山西省級三甲醫院派出4位肛腸專家,“組團式”援建第六師醫院。同年9月,肛腸科成立,山西省人民醫院“以院包科”對口幫扶,每年開展專家送培、人才交流、座談研討等活動。

  兩年多的發展,第六師醫院肛腸科初具規模。但由於科室年輕醫生多,有的剛拿上職業醫師証,臨床經驗少,患者的信任度也比較低。

  去年,山西省人民醫院結直腸肛門外科主任醫師牛麗雲來到第六師醫院,剛入科就完成了一例直腸癌微創手術。以往,這樣的手術,患者一般會選擇上一級醫院。“我來這裡就是要帶新人,深感責任重大。”牛麗雲每周都會組織業務學習和教學查房,希望通過疑難病例討論、手術示范等方式,幫助年輕醫生成長。

  去年11月初,第六師醫院考察組到山西省人民醫院實地考察,雙方簽訂緊密型醫聯體幫扶協議,將在醫院管理、人才培養、學科建設、遠程醫療等方面進行合作交流。

  “我們正在深化‘組團式’醫療人才援疆,創新以院包科、結對共建、名師工作室等方式,健全晉疆兩地人才合作交流機制,豐富‘傳幫帶’形式和載體,在受援地培養一批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人才隊伍。”山西省援疆前方指揮部總指揮劉鹓表示。

  《 人民日報 》( 2024年01月04日 13 版)

(責編:雷昊、桑莉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