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教育科技

首批“國優計劃”三十所試點高校培養工作全面展開

“雙一流”建設高校如何培養中小學教師(深聚焦)

本報記者 吳 丹 吳 月
2024年01月14日08:4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北京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在參加“國優計劃”面試。
  曹 爽攝(人民視覺)

  清華大學“國優計劃”學生在參加支教活動。
  於樂言攝(人民視覺)

  小時候,在家人的耳濡目染下,心中埋下從教的種子。大學階段,在專業學習之余考取教師資格証,職業規劃更加明晰。如今,入選首批“國優計劃”、系統學習教師教育課程,上海交通大學農業與生物學院碩士研究生王宇距離自己的理想——成為一名中學教師,更近了一步。

  對於有志於從教的大學生來說,“國優計劃”帶來了更多選擇。2023年,教育部印發《關於實施國家優秀中小學教師培養計劃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旨在推動高水平高校為中小學培養研究生層次高素質教師。首批試點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30所“雙一流”建設高校承擔培養任務,重點培養中小學科學類課程教師。

  目前,首批學生遴選完成,各校培養工作全面展開。“國優計劃”有哪些亮點?“雙一流”建設高校如何開展教師教育?首批試點緣何聚焦培養中小學科學教師?

  為何推出“國優計劃”

  健全中國特色教師教育體系,夯實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基礎

  教育部相關負責人和專家學者對記者表示,“國優計劃”是健全中國特色教師教育體系的積極探索。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提出,“建立以師范院校為主體、高水平非師范院校參與的中國特色師范教育體系”“支持高水平綜合大學開展教師教育”。

  “師范院校與其他高水平院校都是中國特色教師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總督學王嘉毅指出,我國舉辦師范類專業的院校超過700所,但高水平院校參與不足。實施“國優計劃”就是要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讓以“雙一流”建設高校為代表的高水平高校成批參與教師教育,開拓高素質中小學教師培養的新賽道。

  “國優計劃”首批試點高校既包括綜合類大學、理工類大學,也包括6所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按照《意見》,將採取兩種培養方式:高校自主培養或者與師范院校聯合培養。北京師范大學教務部培養處副處長李艷玲認為,讓更多高水平學校參與到教師教育中來,既能發揮各校的學科優勢、資源優勢,也能促進教師教育體系創新。

  與此同時,“國優計劃”對夯實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基礎具有重要意義。

  中小學階段的科學教育肩負培養青少年科學興趣、樹立科學志向的重要使命。2021年底,教育部開展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70%的小學科學教師為非理工科背景,教師的專業教學實踐能力等亟待提升。

  在浙江大學教育學院教授葉映華看來,中小學科學教育需要更多優秀師資加入,“國優計劃”回應了科學教師培養的現實需求。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教授趙世奎認為,注重科研素養、研究能力,是“國優計劃”人才培養的特點之一,有助於進一步激活基礎教育教師隊伍、夯實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根基。

  據悉,“國優計劃”首批生源的學科背景均為理工科,高度契合中小學對科學教師的需求。有專家表示,“國優計劃”首批試點高校培養體量或許有限,但其釋放了高水平師資高質量培養、多元培養的積極信號。

  教育部教師工作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首批“國優計劃”共吸引6292人報名,最終錄取1636人,生源質量良好。其中,不乏博士研究生報名,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招收的博士研究生均在10人以上。

  如何選拔和培養

  系統開設教師教育模塊課程,支持雙研究生學位授予

  2023年9月,看到學校“國優計劃”招生通知,北京師范大學數學科學學院碩士研究生郝一菲第一時間報了名,希望通過系統學習,提高從教本領。清華大學未央書院本科生相志誠是在獲得研究生推免錄取資格后經選拔進入“國優計劃”的,大四起開始學習相關課程。

  按照《意見》,“國優計劃”通過本科生推免和在讀研究生二次遴選兩種方式進行招生。如何選拔出專業成績優秀且樂教適教的學生?天津大學組建了18人的面試專家組,其中既有知名中學的教師,也有學校教育學院、心理中心和學工部門的專家,重點考查學生的教育情懷、心理素質、溝通表達能力等。北京師范大學還增設了上機測試環節,了解學生的職業能力潛力。

  當前,部分學校“國優計劃”已開班。那麼,“國優計劃”教什麼、怎麼教?

  《意見》明確,相關高校要系統開設教師教育模塊課程,包括不少於18學分的教育學、心理學、中小學課程教學、科學技術史等內容,以及不少於8學分的教育實踐。各試點高校也在積極探索教師教育體系創新: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開設探究學習、設計思維等方面特色課程,設立教育學科導師、理工學科導師、校外實踐導師合作機制﹔浙江大學、天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加強與中小學的合作,簽訂相關協議,推動校內外協同育人。

  在“國優計劃”的第一個學期,浙江大學數學科學學院碩士研究生門軒宇選修了4門課程。在“科學與技術教育教學設計與實施”課上,他運用所學教育理論完成了高中數學教學設計案例。在“科學教育導論”課上,他加深了對科學教育的理解。課后,他還常向學校為他配備的教師教育學業導師請教問題。

  支持雙研究生學位授予,也是“國優計劃”的亮點之一。按照“國優計劃”規定,非教育類研究生修完相關課程並通過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論文答辯后,畢業時可同時獲得教育碩士學位証書。首批學生中,一邊學習理學、工學門類有關學科,一邊學習教師教育課程的佔94.13%,直接攻讀理工類學科教學方向教育碩士的佔5.87%。有專家表示,攻讀雙學位的研究生可通過第一學位的培養提升專業素養,並通過教育碩士第二學位的培養夯實教育教學基本功,有助於實現師范性與專業性兼顧。

  記者採訪獲悉,一些學校通過開設先修課程等方式,靈活開展教學。如蘭州大學開設“教師職業發展”微專業,本科階段修讀后可計入“國優計劃”課程學分﹔浙江大學利用“智雲課堂”平台,提供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授課渠道﹔南京大學計劃於寒暑假滾動式開設小學期課程,滿足學生學習需求。

  怎樣做好支持保障

  優配教育實踐基地,探索從教激勵政策

  冬日清晨,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博士研究生邵瑞朋從宿舍出發,騎自行車來到清華大學附屬中學。這裡是清華大學“國優計劃”教育實踐基地之一,2023年10月起,邵瑞朋在此進行教育實踐。

  聽課后撰寫總結、與老師一起“復盤”課程﹔參加集體備課會、站上講台為高中生授課……近一學期實踐下來,邵瑞朋收獲頗豐,也更堅定了從教的決心。

  記者採訪發現,試點高校都很注重教育實踐環節,優配教育實踐基地,請一線中小學名師與教學骨干作為實踐導師,指導學生在實踐中提升教育教學能力。

  “實踐教學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關鍵環節,有助於幫助學生了解中小學教育教學過程,養成良好的師德修養,培養扎實的實踐能力、教學研究和創新能力。”蘭州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副院長包水梅介紹,學校依托甘肅省教育廳遴選的優質實踐基地等開展實踐,並計劃進一步拓展實踐基地。

  此外,一系列激勵學生從教的支持保障措施也在探索推進。教育部教師工作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國優計劃”研究生享受免國家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認定取得中小學教師資格改革政策。華中科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為“國優計劃”研究生制訂專業發展支持計劃,對從教畢業生持續給予就業指導和職業生涯規劃支持。

  據悉,“國優計劃”對畢業生沒有從教的硬性規定。王嘉毅表示,可從職前、職后兩方面引導,積極推動畢業生從教。一方面要注重教育實踐,幫助學生增強從教本領、堅定從教決心﹔另一方面,應關注職后發展,切實建立高校對從教畢業生的專業發展跟蹤支持服務機制,推動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及中小學制訂專業發展支持計劃,有組織地幫助從教畢業生成長、成才。

  “‘國優計劃’政策效果的顯現,需要一個過程。”在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副院長張羽看來,選拔、培養等環節,都關乎未來成效,“我們希望選拔樂教適教的學生,確保培養質量,讓‘國優計劃’吸引人、培養人、成就人。”

  (來晨曦參與採寫)  

  

  版式設計:汪哲平

  《 人民日報 》( 2024年01月14日 05 版)

(責編:田小麗、桑莉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