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本網關注

螃蟹“住”在黃河邊  荷葉田田蟹兒肥

武笑 董童
2024年01月22日09:59 | 來源:人民網-山西頻道
小字號

1月19日,一群遠道而來的小客人——70余名來自遼寧省鞍山市的“小東北虎”們來到山西太原。歡迎午宴上,平遙牛肉、平定砂鍋、定襄蒸肉、糖醋丸子……一道道山西特色美食,刺激著“小東北虎”們和隨行老師們的味蕾。其中,一盤清蒸大閘蟹吸引著大家的注意,禁不住詢問服務人員,這也是山西的特產麼?

山西特產大閘蟹。受訪者供圖

盤中正是產自黃河岸邊、運城市臨猗縣孫吉鎮薛公村的大閘蟹。

“晉晉,你有點讓我陌生了。”這些天,全國各地新一輪的“農業大摸底”如火如荼進行中,各地“反差感”特產終於走出“深閨”被更多人所熟知。廣大網友驚呼,原來,山西不隻有陳醋和面食,在黃河岸邊,大閘蟹和水稻做了鄰居。

黃河岸邊的大閘蟹養殖基地。受訪者供圖

山西臨猗的薛公灘黃河大閘蟹養殖基地。受訪者供圖

黃河岸邊的大閘蟹養殖基地。受訪者供圖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位於黃河岸邊的薛公村,曾是有名的省邊、市邊、縣邊、鎮邊、溝邊、河邊“六邊”村。由於位置偏遠、交通不便,薛公村一度“守著金山去要飯”。

2021年,本是臨猗人的年輕小伙李楠第一次來到薛公村,奔騰不息的黃河水,風景優美、山清水秀的山村,連片綻放的荷花……李楠一下子就愛上了這個小山村。當時正趕上一個由南方人經營的大閘蟹養殖基地轉手,李楠腦子一熱,一時沖動接了下來。

“第一年,沒有抓到一隻螃蟹﹔2022年,有了螃蟹,但是收入遠遠不夠投入。”由於一直都是雇人在養殖,李楠並未親自參與養殖,依然達不到賺錢的產量。

2023年,李楠開始全身心地投入螃蟹養殖。1月底放螃蟹苗,2月份喂螃蟹,3月份螃蟹脫第一殼,脫5次殼成熟,6月到7月割草頭、撈青苔,9月到11月撈螃蟹,12月下旬種水草……過去的一年,李楠迅速成長,掌握了大量的螃蟹養殖技術。

 山西特產“薛公黃河大閘蟹”。受訪者供圖

山西特產“薛公黃河大閘蟹”。受訪者供圖

山西特產“薛公黃河大閘蟹”。受訪者供圖

山西特產“薛公黃河大閘蟹”。受訪者供圖

“養螃蟹是一個細活,喂螃蟹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螃蟹的生長環境。”通過不斷地學習,李楠發現一種來自南方的草類——伊樂藻,特別適合螃蟹棲息,不僅可以淨化水質,給小螃蟹補充營養,還可以在高溫天氣給螃蟹降溫。

經過一年的探索,已成長為品極鮮大閘蟹負責人的李楠小獲成功。“500畝的池塘產螃蟹10萬多斤,這個產量在江蘇區域都算高的!”

地處黃河岸邊的薛公村,有近萬畝黃河灘涂。昔日,灘涂地滿目蕭涼,大面積荒溝閑置撂荒。薛公村通過將一萬畝荒溝和灘涂整合,改造成了林木茂盛的綠色海洋,實現“南蟹北養”。

“黃河灘涂地土質肥沃,黃河水營養含量高,氣候適合大閘蟹生長,養殖大閘蟹口感香甜美味,沒有泥腥味。”薛公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程俊懷介紹說,通過村企合作的方式,村裡提供完備的水、電、網等配套設施,吸引南方人來村養殖,如今已逐步建成了以1000畝大閘蟹、2000畝小龍蝦為主的特色水產養殖基地,村集體收入每年增加50萬元,提供長短期就業崗位130余個。

村民坐船給螃蟹投喂飼料。受訪者供圖

村民坐船給螃蟹投喂飼料。受訪者供圖

進入1月份,李楠的螃蟹基本訂購一空。在緊鑼密鼓發貨的同時,李楠還免費贈送北京和哈爾濱的市民們100斤大閘蟹。

現如今,優質的蟹苗,豐富的黃河水資源,標准化的養殖技術,讓薛公村螃蟹的品質和效益得到雙提升。從每年9月中下旬開始,進入螃蟹捕撈旺季。一隻隻青殼、白底、黃毛的螃蟹,個大體壯,在池塘中活力十足。2023年,全村大閘蟹產量達15萬斤,產值達750萬元。如今,大閘蟹養殖已成為薛公村農民增收的特色產業,來自黃河岸邊的大閘蟹銷往全國各地。與此同時,薛公村還先后進行小龍蝦、南美白對蝦、澳洲龍蝦、魚等水產養殖。

2024年,李楠將在抓大閘蟹品質的同時,豐富品牌形象,在產品包裝上體現山西、黃河元素,讓“薛公黃河大閘蟹”走得更遠,名聲更響,在山西名優特產名錄上再填一筆。

(責編:董童、桑莉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