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山西要聞

黃河岸邊筑夢田野

——臨猗縣發展特色農業助力鄉村振興

2024年01月29日10:24 | 來源:人民網-山西頻道
小字號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近年來,臨猗縣依托黃河資源和農文旅項目的優勢,不斷探索特色農業發展之路,打造了全國水產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示范區、萬畝優質蓮藕基地和“中國漁藥之都”。如今,水產養殖、特色種植和相關產業已經成為當地發展的一個新亮點,為鄉村振興持續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

大閘蟹也能“橫行”山西

新年伊始,因廣西11位小朋友在哈爾濱的研學之旅受到熱情歡迎和暖心守護,廣西南寧送出200噸砂糖橘和沃柑表示感謝,黑龍江的“謝禮”是特產10萬盒優質撫遠蔓越莓。由此開端,不少南方省市與東北省市互贈特產、互迎訪客,讓許多網友大開眼界,並以一種全新的視角再度認識自己的家鄉,也促成了一次“全國農業大摸底”。其間,“山西確實盛產大閘蟹”的詞條上了熱搜,網友紛紛留言:“我一個山西人怎麼不知道?”“在運城生活了二十多年都不知道還有大閘蟹!”“山西,你讓我感到陌生!”……  

“對!我們這裡的確產大閘蟹!”連日來,運城市臨猗縣孫吉鎮薛公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程俊懷的手機成了熱線,媒體記者、熱心網友、外地客商紛紛打來電話咨詢。程俊懷說:“我們這裡有大閘蟹養殖場1000畝,每年的9月20日成熟,一直銷售到來年的元月。目前大閘蟹已基本售完,想吃的朋友得等到秋天啦!”

位於黃河岸邊的薛公村,曾是有名的省邊、市邊、縣邊、鎮邊、溝邊、河邊“六邊”村。由於位置偏遠、交通不便,薛公村一度“守著金山去要飯”。近年來,薛公村通過將一萬畝荒溝和灘涂整合,不僅大力發展生態種植,還積極拓展水產養殖,讓昔日貧瘠的荒溝河灘地變身成為百姓致富的聚寶盆,逐步形成了以薛公灘生態為核心的特色養殖格局。

“每年3月放苗,中秋前后可進行捕撈,一天可以捕撈上千斤,每斤的均價達到了60元。”據程俊懷介紹,黃河水養的大閘蟹青背、白肚、黃毛、金爪,味道鮮美,在口感上也沒有其他大閘蟹的泥腥味、湖腥味。每年12月底,大閘蟹全部清塘。第二年1月—3月,進行塘底清淤、消毒。3月份放水、放苗,開始新一輪的養殖工作。

優質的蟹苗,豐富的黃河水資源,標准化的養殖技術,讓薛公村螃蟹的品質和效益得到雙提升,村集體收入每年增加50萬元,提供長短期就業崗位130余個。3年多的時間裡,這裡的大閘蟹已經銷往上海、北京、江蘇、廣東等省市。2023年,全村大閘蟹產量達15萬斤,產值達750萬元,位於薛公村的山西薛公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被農業農村部認定為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示范區。

“鄉村振興首先要產業興旺,大閘蟹養殖產業是我們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有力行動,老百姓都很贊成。整個灘涂地通過開發以后建成了水產養殖基地,從南方引進了大閘蟹、小龍蝦、南美白對蝦等,現在還在發展鱸魚、甲魚等養殖。”程俊懷說,“今年薛公村黃河大閘蟹受到全國網友的關注,也更加堅定了我們發展特色養殖的信心。今后,我們要抓好大閘蟹品質,豐富品牌形象,讓咱山西人在家門口就能吃到鮮美的黃河大閘蟹。”

黃河灘地“藕”遇別樣美

俗話說“夏採蓮子冬挖藕”,眼下正是蓮藕的豐收採摘時節。這兩天,在臨猗縣孫吉鎮的萬畝蓮藕種植基地,隨處可見村民們忙碌勞作的場景。作為孫吉鎮最著名的農產品之一,這裡因為得天獨厚的灘涂地,孕育了口感獨特的黃河蓮藕。  

冬季的藕池一片枯黃,水下卻蘊藏著勃勃生機。“我種了2000多畝蓮藕,每天二十幾個工人能採兩萬多斤。”孫吉鎮北趙村蓮藕種植戶張天才高興地說,“主要是咱們用的黃河水,水質好,品質就好,我的藕基本上都發往川渝市場。這個藕口感好,適合他們的口味,很受歡迎。”

“產業結構調整為農戶帶來新生機。我們依托沿黃經濟帶的區位優勢,發展蓮藕種植,為自身創造出了不一樣的財富。”談到蓮藕產業的發展,孫吉鎮黨委書記陳良說,一是繼續做大做強蓮藕產業,培育優質的蓮藕品牌,促進蓮藕產業提質增效﹔二是吸納種植大戶,農業合作社等龍頭企業發展蓮藕深加工,延長蓮藕產業鏈,拓寬銷售渠道,增加農民收入﹔三是深化農文旅融合,依托萬畝荷塘挖掘游客經濟,打造特色景觀,規劃精品路線,形成蓮藕種植,生態觀光,農業體驗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實現農民富、農村美、農業強。

近年來,臨猗縣著力發揮好黃河灘地資源優勢,以沿黃河灘涂鄉鎮為重點,通過土地流轉、招商引資、合作社引領等方式,大力打造蓮藕特色種植基地。依托黃河灘地優越的自然條件,當地產出的蓮藕口感細膩,以色白、質優、口感好頗受市場青睞,主要銷往四川、重慶等地。目前,全縣蓮藕種植面積已達4萬畝,年產蓮菜6萬噸,產值2億元,蓮藕種植業已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產業。

“這兩年我縣正在積極推進蓮藕綠色高質高效發展和智能化機械改造以及蓮藕特色農業保險試點工作,進一步促進蓮藕產業向現代化、標准化邁進。”臨猗縣農業局局長荊曉麗說,“下一步,我們將在品牌建設、蓮藕加工以及農文旅融合發展方面下功夫,提高臨猗黃河白蓮品牌影響力,增加蓮藕附加效益,打造蓮藕全產業鏈,不斷把我縣蓮藕產業做大做強。”

擦亮“漁藥之都”金名片

2023年12月28日至29日,以“以漁為媒·共享未來”為主題的2023中國·山西臨猗漁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在臨猗縣成功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水產養殖專家、漁藥生產企業、漁藥原料供應商、漁藥經銷商和漁民代表相聚“中國漁藥之都”——山西運城臨猗。

“問塘那得清如許,臨猗漁藥調水來。”早在20世紀90年代,臨猗就誕生了全國第一家漁藥廠、第一款水產消毒劑和殺虫劑。歷經三十多年的發展,該縣建成了全國唯一的漁藥展館,擁有漁藥企業56家,54家通過新版GMP認証,年產各類漁藥2.5萬噸,產值達8億余元,產品輻射國內所有水產養殖區域,是名副其實的“中國漁藥之都”。

“臨猗縣不是水產養殖主產區,卻是漁藥產業發展聚集區,這離不開臨猗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離不開當地企業家們的共同努力。”天農生物工程研究(天津)有限公司總經理蔡玉勇說。

近年來,臨猗縣堅持“無魚而漁”的創新精神,持續推動漁藥企業規范化、標准化改造升級,漁藥產業實現了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2022年9月,臨猗縣被運城市委、市政府確定為全市首批特色專業鎮。借著我省推動專業鎮高質量發展的東風,臨猗縣深入推進供給側、需求側和服務側轉型升級,全力打造產品集成、企業集聚、產業集群、政策集勢的漁藥產業,開啟了“漁藥之都”的全新征程。

“山西是一個漁業的小省,但卻是漁藥的大省。”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茹棟梅說,希望臨猗縣立足產業基礎,搶抓發展機遇,著力構建漁藥發展新高地,樹立漁藥產品新標杆,打造漁藥行業新引擎,加快形成“無魚而漁、魚躍人歡”的漁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新格局。(范珍、王革)

(責編:張婷婷、桑莉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