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古城歡騰賀新春

2月11日,大同古城南城牆“龍舞祥瑞”燈組流光溢彩。趙文貴攝
2月11日,大年初二。下午5時30分許,大同古城花燈競放、人流如織、熱鬧非凡。在激昂鏗鏘的鼓樂聲中,身著北魏服飾的12位“北魏仕女”與巾幗英雄“花木蘭”開門迎賓,喜迎四海賓朋共享新歲祥瑞。
自南城牆永和門步入關城,千燈萬盞連成一片,花燈人海相映生輝。“龍舞祥瑞”“盛世祈福”“喜慶賀春”“巾幗風採”“錦繡大同”五個主題燈區十二組花燈流光溢彩、分外絢爛。作為關城燈區的主花燈,長42米、高17米的“龍舞祥瑞”燈組恢弘大氣、寓意吉祥﹔佇立於永泰門北口的“門神”燈組威武勇猛、力量感十足﹔位於永泰門瓮城內牆面的“盛世飛天”燈組則以雲岡石窟“飛天”“祥雲”等形象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祝福。這些造型各異、年味濃郁的花燈吸引了大批游客市民前來打卡拍照。“這種‘人在燈中游’的沉浸式體驗太棒了,特別符合我心目中的傳統年味兒。”來自北京的游客韓娟興奮地說道。
春節期間,大同市以古城為中心,開展“大同年大不同”新春系列活動,從華彩演藝、璀璨燈組到IP形象打造,從匠心非遺、精美文創到特色風味美食,集民俗燈彩、演出、互動、市集於一體,以優質的文旅活動營造濃郁的新春氛圍,豐富游客市民的假日生活。
燈火璀璨的古城處處充滿著歡聲笑語,洋溢著喜慶祥和的節日氣氛。“魚躍龍門”“好運龍龍”“萬事勝意”,寫有新春祝福的燈籠挂滿了南城牆的祈福天街。在父親宋祥龍的幫助下,今年5歲的宋伊茜一筆一畫地在燈籠上寫下了“柿柿如意”四字,“我生肖屬龍,名字恰好也有龍字,希望家人健康,祖國繁榮昌盛。”宋祥龍笑著說道。
玲瓏剔透的百花燒麥、爽滑可口的刀削面、筋道爽口的渾源涼粉……美食市集的各個攤位前,早已人頭攢動。擀皮、壓花、裹餡,在面點師傅的巧手下,一個個皮如蟬翼、形如石榴的百花燒麥逐漸成形,一聲“出屜了”的高聲吆喝引來眾多游客爭相品嘗。“花是春天的象征,這熱氣騰騰的百花燒麥,暖胃又暖心!”來自太原的李戈嘗后贊不絕口。“龍年戴龍帽,吉祥又高照”,頭頂龍頭帽、手擎龍燈的非遺愛好者潘臻則表示,新春集市中的花饃、剪紙、簪花等傳統手工制品令其愛不釋手。
“服務很人性化,工作人員主動發送了‘游覽攻略’電子地圖,主會場、游客服務中心等關鍵場所位置明確、線路清晰,游覽體驗非常好。”來自天津的何岑先生表示,“貼心”“便民”是他對此次新春活動最直觀的感受。永泰門南北兩口的檢票口還增設了愛心通道,游客可持身份証件快捷出入,有效分流游覽人群,保障人身安全。為解決自駕游客的停車問題,大同古城在華嚴寺、鼓樓西街、太平樓等處增加8個免費停車場、1348個停車位,“這些免費停車場離活動會場很近,非常方便,點贊!”來自河北石家庄的自駕游愛好者韓茜說。(記者李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