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鄉村振興

加強種業產業鏈建設

提升保障能力 促進增產增收

本報記者 李曉晴
2024年03月01日08:2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從制種到用種,好種子讓農民多受益

  初春時節,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縣孟村鎮馬庄子村,地裡的麥苗長勢正好。

  “去年選的小麥品種‘品育8012’不錯,平均每畝地增產150斤,今年一下種了3000多畝。”金大地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白金峰說。

  據白金峰介紹,合作社承包了1.2萬多畝地。當地的地塊大多是旱地與鹽鹼地,地力條件不太理想,想要提高產量就得有適合的品種。

  “‘品育8012’是一款旱水兩用的種子,適應性廣,而且耐鹽鹼程度相比傳統麥種提高了50%。”中化現代農業有限公司(MAP)黃驊中心經理耿立宮介紹。

  “這個品種不隻抗旱耐鹽鹼,抗凍性還好呢。”白金峰說:“前年冬天寒潮厲害,不少地塊減產,咱種的小麥不僅沒減產,每畝地還增收了100元。”

  好種子不隻讓種糧農民增收,制種農民也從種業發展中持續受益。

  福建省建寧縣溪口鎮溪口村農民蘭永賢從事雜交水稻制種20多年。“現在從制種到賣種,省力又省心。”他說。

  “雜交水稻制種機插需要考慮父母本花期錯期以及分開種植等問題,一般的插秧機滿足不了需求。為提升制種機械化率,縣裡引進插秧機進行試驗示范,通過與農機企業協作配合,研發出水稻母本專用高速插秧機,規模化機插大大提升了效率。”蘭永賢介紹,種子晾晒環節效率也高起來。“過去人工晾晒不僅耗時費力,遇到陰雨天氣種子容易堆漚發霉,影響發芽率。現在都用上了烘干機,效率高了,能保証種子質量。”

  蘭永賢種了210畝“兩優9號”雜交水稻種子田,“公司+合作社+農戶”的合作模式讓他不再為出售種子發愁。“從前隻能自己去跑市場,現在跟制種企業合作,接種植訂單,銷路有保障,一畝地能賺1000元。”

  據了解,建寧縣將農業項目資金重點向機械化制種推廣傾斜。近年來全縣推廣母本機插面積15萬畝,共節本增效2250萬元。

  記者從農業農村部了解到,目前全國小麥、大豆繁種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玉米、水稻制種全程機械化率提高20個百分點。從全國范圍看,制種大縣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專業化服務水平、聯農帶農等均取得長足進步,國家級基地供種保障能力提高到75%。

  優服務,配良法,讓好種子產出好糧食

  好種子要讓農民用得上、種得好,實驗室到田間的“最后一公裡”要暢通起來。

  在陝西省定邊縣,中化現代農業有限公司(MAP)定邊中心農藝師武東平,准備好待推廣的種子品種、肥料樣品、技術展板、技術手冊,喊上同事前往賀圈鎮小巨灘村。

  “現在地裡在做深耕,為春播做准備,農戶們也在選擇今年的玉米品種,我們要抓緊時間做選種培訓。”武東平說。

  武東平趕到時,小巨灘村村委會辦公室裡已經有幾十名村民在等著了。他架好展板開始講課:“地塊之間的土壤、水質不一樣,選種最重要的是配合地塊特性。適應旱地種植的品種要結合氣候定期做病虫害防治……”

  “地是農民在種,種子性狀好不好,他們最有發言權。”武東平說,品種推廣要讓農民看到增產效果,測土配方、技術服務這些工作都很關鍵。

  這場培訓讓小巨灘村村民張恆君對“潞玉1572”有了興趣。“家裡種了40畝玉米,以前的品種都是到市場上買的,不清楚適不適合自家的地。”張恆君說,“中化的老師去我家地裡檢測了,鹽鹼度偏高,如果換上‘潞玉1572’,畝產能增加200多斤,我打算試試。”

  磚井鎮侯場村種植戶李櫃是中化現代農業有限公司(MAP)玉米品種的老用戶。“我種了600畝旱田玉米、200畝水田玉米,都用的中化推薦的品種,增產效果都不錯。而且種子都是他們直接送過來的,方便得很。”李櫃說。

  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副司長謝焱表示:“加強種業產業鏈建設,離不開農業全產業鏈社會化服務的推廣普及。服務主體以良種為核心解決種植服務配套問題,提供土壤檢測、品種規劃、作物保護、田間指導、農機作業等全程專業化服務,以技術示范農場為展示基地,實現‘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

  良種配良法,讓好種子種出好糧食。

  “小麥種子要先穿‘衣服’才能下地!”白金峰說。所謂小麥種子穿衣服,就是指拌種。“拌種的好處可多了,既能防病虫害,又能促進種子萌發,提高發芽率,達到健苗、增產的效果。”

  除了拌種,小麥增產還離不開地塊精細化管理。白金峰從前年開始跟中化現代農業有限公司(MAP)合作,公司提供農資、科學田管等社會化服務。“團隊提供專業化、精細化的田間管理服務,好種子真正產出了好糧食。”白金峰說。

  “去年秋播前,我們就下地進行土壤檢測,根據地塊土壤的特性,選取最合適的品種,便於后期精准施肥,既能節本增效,也能達到綠色可持續化發展。我們還會通過微生物菌劑幫助種植戶調節土壤pH值、有機質含量,進一步提高小麥單產。”耿立宮介紹。

  這些天,耿立宮時常到馬庄子村的麥地裡轉轉,“現在看,每畝出苗在45萬至50萬株之間,長勢還不錯。”

  強化龍頭企業引領,有效保障市場供給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穩定糧食播種面積,把糧食增產的重心放到大面積提高單產上,確保糧食產量繼續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提單產,種子是重要環節。

  種子繁育周期相對較長,怎樣才能有效保障市場供給?

  中國中化旗下先正達集團中國楊凌技術中心分子檢測中心科研人員唐鑫銳介紹,傳統育種做法是科研人員去田間收集性狀表現,需要至少一個作物季才能收集到完整數據。目前在楊凌技術中心,科研人員在自動化溫室裡隻需要一到兩周就可以拿到想要的性狀數據,這大大加快了繁育優勢品種的流程和速度。

  “田間示范顯示,2022年至2023年間,由楊凌技術中心參與選育並通過國家審定的玉米新品種產量平均畝增產30公斤以上。”唐鑫銳說。

  據了解,去年全國審定通過了197個小麥新品種,還新推出了一批優質綠色水稻、耐密宜機收玉米、高油高產大豆、優質短季棉品種。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以推動大面積單產提升為方向,統籌推進多層次育種創新聯合攻關,加快選育一批高油高產大豆、短生育期油菜、耐鹽鹼作物等急需的突破性品種。

  提升良種保障能力,離不開龍頭企業引領。謝焱說:“對育種基礎性研究以及重點育種項目應給予長期穩定支持,支持企業新品種選育,通過培育一批突破性新品種,解決實際生產中的難題。必須把扶優企業擺上種業振興行動的突出位置,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研發能力、產業帶動能力、國際競爭能力的航母型領軍企業、‘隱形冠軍’企業和專業化平台企業,加快形成優勢種業企業集群。與此同時,要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對假冒偽劣、套牌侵權等問題嚴加整治。”

  政策助力,加強種業重大品種推廣補助,促進單產提升和全產業鏈發展。去年,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印發《關於支持糧油等重要農產品產能提升有關政策實施工作的通知》,啟動重大品種推廣補助試點,中央財政投入5億元,對推廣面積大、單產水平高、增產潛力大、優質專用性好,以及農業生產急需的玉米、大豆、油菜等糧油作物品種進行補助,充分發揮優良品種在促進大面積單產提升和農民增收中的重要作用。

  數據顯示,國家農作物種業陣型企業發展勢頭良好,2022年資產總額已突破600億元,種子銷售佔全國比重超過1/5,市場集中度穩步提升。企業愈加重視科技創新,研發投入超過17億元,佔全部農作物種業企業科研總投入的1/4。

  《 人民日報 》( 2024年03月01日 18 版)

(責編:雷昊、桑莉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