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衛生健康

我國加強中醫古籍保護、研究與利用

中醫古籍煥發新光彩(健康焦點)

本報記者 楊彥帆
2024年03月22日08:4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圖①: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信息研究所工作人員正對古籍進行數字化處理。
  圖②:待修復的《醫門普度》。
  圖片均為本報記者楊彥帆攝

  古籍修復工具。
  本報記者楊彥帆攝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推進新時代古籍工作的意見》指出:“梳理挖掘古典醫籍精華,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增進人民健康福祉。”中醫古籍保護工作包括搶救保護、整理研究和出版利用等方面,對賡續中華文脈、弘揚民族精神、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具有重要意義。

  2023年,《中華醫藏》首批圖書出版,展現了中醫古籍的魅力。日前,記者走進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信息研究所等機構,了解中醫古籍整理保護的幕后故事。

  《新編中國中醫古籍總目》出版,收錄中醫古籍8650種

  在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信息研究所研究員李鴻濤的辦公桌上,擺放著一本《中國中醫古籍總目》,翻開這本厚重的大部頭書,裡面密密麻麻記錄著他用紅色水筆進行的修改校注。他所做的工作,是對原書中每條古籍目錄重新考訂,對書名、作者、版本、年份進行逐一考評,以求准確。

  “比如目錄中的《攝生眾妙方》,明代萬歷時期有一個版本,清代康熙時期又有一個版本,這一版本可能有問題,需要聯系收藏原書的圖書館再進行核對。”說起一些條目,李鴻濤如數家珍。

  這項工作,李鴻濤和同事們做了10年,考訂條目在10萬條以上。經考訂信息、完善缺漏,2023年底,《新編中國中醫古籍總目》編纂完成並出版。

  整理中醫古籍目錄,是摸清中醫古籍“家底”的基礎。自20世紀60年代起,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信息研究所開展了歷時半個世紀的3次全國中醫古籍文獻資源普查與書目編纂。2007年,中國中醫科學院編纂出版了《中國中醫古籍總目》,共收錄了國內150家圖書收藏單位的1949年以前出版的中醫圖書13455種,基本上摸清了中醫古籍存世的現狀。其中不乏明代以前的珍稀善本,以及一批流失海外、在國內已經失傳的古籍影印本、復制本。

  此次新出版的《新編中國中醫古籍總目》進一步擴大普查范圍和深度,研究人員通過在全國31個省(區、市)及港澳台地區開展調研,新增收集231家公藏圖書機構的書目信息2.6萬條,共收錄中醫古籍8650種,對全面揭示中醫藥源流、推動中醫古籍學術研究與資源開放共享具有重要意義。

  “古籍目錄,相當於在古籍與讀者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它能幫助人們找到需要的古籍,有了目錄的指引,很多研究工作就可以明顯地提升效率。”李鴻濤說。

  除了整理、核對條目,如何編排和分類也是此次重新編纂目錄的難點之一。一般來說,調研收集上來的數據良莠不齊、雜亂無序,隻有進行合理、科學、系統的分類,才能有助於整個學科或者相關領域的研究。

  據了解,《新編中國中醫古籍總目》對原有中醫古籍分類做了較大幅度調整和完善,拓展了收錄范圍,考訂並厘清了中醫古籍與近代中醫文獻,其款目組織體系展示了中醫古籍文獻的傳承發展和分類布局,為中醫古籍文獻的保護整理等工作提供了目錄學儲備和支撐。

  目前,中醫古籍普查正有序進行,海外館藏中醫古籍調查也取得了較大成績。2007年以來,我國實施“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對全國古籍進行普查登記入庫。其中部分中醫古籍普查的深度與廣度有待加強,相信隨著中醫古籍普查工作的深入,將會有更多中醫古籍走進人們的視野。

  一大批珍貴古籍得到修復,中醫古籍保護能力顯著提升

  一本待修復的古籍是什麼樣的?翻開眼前這本《醫門普度》,泛黃的紙張中能看到許多破損頁、虫蛀洞。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信息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李辰用毛筆在破損處周圍涂上糨糊,將顏色略淺於古籍的修補紙粘補在上面,再用小鑷子夾去多余的補紙。

  一張大桌子上,擺放著鑷子、滴管、毛筆、鬃刷和若干修復紙等,這些是李辰修復古籍時的主要工具。李辰說,修復人員在堅持傳統手工修復的基礎上,還在不斷探索以現代實驗方法與技術加強對古籍文獻的保護,滿足藏品保管、數字化和研究的需要。

  《醫門普度》歷經8個月修復完成,這是關於流行性傳染病的治療專書。全書6卷,收錄了孔毓禮的《痢疾論》與吳又可的《溫疫論》。在《新編中國中醫古籍總目》中現存版本共有10種,多為清代道光、同治年間版本,而這一修復版本是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黎水陳元謙益堂刻寶田齋印本,是該書現存最早的版本,屬於孤本古籍。

  “修復古籍,首先要搞明白古籍是哪兒壞了。比如說被虫蛀了,還是撕裂了,又或是紙張酸化了,再根據具體問題去修復。”李辰說,整體而言,要按照“修舊如舊”“最小干預”的原則,最大限度使古籍恢復完整外觀、書葉潔淨,呈現出其原有風貌。

  修復古籍需要坐得住“冷板凳”的耐心。李辰告訴記者,中等破損的書籍,一般一天可以修復四五頁,修復時還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紙的濕度要控制好一些,有些紙特別薄,在打濕揭書葉時,拿起來就破了,或者一碰就裂口,這些問題需要一項項去克服。”在《醫門普度》的修復中,工作人員嘗試了滴漿法——把手工紙打成紙漿,用滴管滴到破損的地方進行修補,主要用來修復破損較為密集的古籍,不影響古籍整體的平整度。為了更好地掌握滴漿法,李辰還在家中用普通紙進行試驗,用打蒜器、破壁機等反復研究打漿的顆粒度,尋找最利於紙纖維聚合成形的狀態。

  “目前,在搶救保護方面,需修復的破損珍貴醫籍數量龐大,能開展古籍修復的中醫藥行業館藏機構較少,中醫古籍修復人才十分匱乏,大量破損中醫典籍亟待保護修復。”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司有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我國建立了中醫藥專業圖書館古籍保護技術體系和規范,制定了中醫古籍最佳保護環境標准與措施,進一步完善了現代修復古籍技術,對中醫古籍文獻的原生性搶救保護具有示范作用。

  修復工作賦予了古籍新的生命力。據介紹,2021年、2022年,國家投入中央轉移支付地方資金,支持全國中醫藥行業館藏機構開展館藏條件建設和修復能力提升。通過項目實施,全國中醫藥行業館藏機構的中醫古籍館藏條件得到極大提升,修復了一大批珍貴古籍,中醫古籍保護能力顯著提升。

  “青蒿素的問世,就是從中醫古籍中得到的啟示”

  中醫古籍保護分為原生性保護和再生性保護。原生性保護是保護古籍文物本身,包括收集、修復等,讓古籍的壽命得以延長﹔再生性保護是指對古籍開展整理和研究,進行影印出版和數字化等。

  在《中華醫藏》項目中,專家倡導對文化遺產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編纂時,要做再生性保護,積極推進電子化數據庫建設,同時加強校勘研究利用。

  《中華醫藏》之“藏”,包含著系統全面考察、收集整理、集結匯總存世重要古典醫籍的意思。“中醫古籍有其自身的特色,屬於人類文化遺產,承載了人類的記憶。在整理發掘保護過程中,存在‘藏’與‘用’的矛盾。”李鴻濤告訴記者,珍貴的古籍需要在特定環境下保存,避免不恰當的溫度和濕度、微生物和虫害等對古籍造成傷害,這就會出現讀者無法看到、很多古籍“用不上”的情況。

  解決“藏”和“用”的矛盾,再生性保護是重要方法。“青蒿素的問世,就是從中醫古籍中得到的啟示,這是古籍活化應用的生動案例。”中醫古籍出版社社長李淳告訴記者,要通過影印出版、數字化等方式,讓古籍用得上、用得好。

  近年來,一大批珍貴的中醫古籍得以重新整理出版。中醫古籍出版社整理出版的《中醫古籍孤本大全》發掘珍稀孤本,在應用再生性保護方法搶救珍稀醫籍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明清名醫全書大成》等,讓后世能夠更深入地了解歷代名醫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

  2021年以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連續實施“中醫藥古籍文獻傳承專項”“中醫藥古籍挖掘和保護條件提升項目”,目前已對100種書目開展研究整理工作,第一批成果即將出版。

  “除了原書影印,我們還會對一些古籍原文進行點校,即對古籍原文進行注釋,如實告訴后人這句話在不同版本上是怎麼樣的,讓中醫古籍得以充分利用。”李淳說,“不同的版本,應該原汁原味地保留下來,由后人去研究。”

  數字化讓更多珍貴古籍走向大眾。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信息研究所開發了中醫古籍閱覽系統、中醫古籍全文數據庫、國醫典藏數據庫等,讓更多讀者能夠閱讀到珍貴文獻。依托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珍貴中醫藥古籍修復和掃描”等項目,中國中醫科學院圖書館已完成500種珍貴古籍的數字化掃描。

  原生性和再生性保護並重、整理研究與挖掘利用齊行,構成了當前中醫古籍保護、研究與利用的工作體系。“我國現存古醫籍13455種,由於中醫古籍年代久遠,版本眾多,文字艱澀難懂,或因破損而脫文訛字,不利於研讀與學習,必須對其進行校勘、注釋和辨偽等專業整理研究,才能更好地發揮其價值。”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綜合司有關負責人表示,未來要繼續加強中醫古籍有效利用,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注重學科交叉和科學研究,開展中醫古籍深度挖掘。同時,推動中醫古籍文獻數字化和文本化,建設中醫藥古籍文獻基本庫和知識庫,構建全國統一的中醫藥古籍信息化平台。

  李淳說:“如何讓古籍文字‘活’起來,我們仍然在不斷嘗試創新,希望借助新媒體等多種力量,讓中醫藥文化深入人心。”

  《 人民日報 》( 2024年03月22日 19 版)

(責編:麻潞、桑莉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