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社區“微治理”構建基層“大平安”
基層是社會治理的最末端、服務群眾的最前沿,強基固本,才能長治久安。在“楓橋經驗”不斷豐富發展,書寫一個個基層治理經驗的過程中,太原公安萬柏林分局通過有益嘗試,最大限度調動基層治理力量的積極性、主動性,形成基層治理的最大合力。他們堅持“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理念,主動將社區警務融入城鄉社區網格化治理,探索建立“警務人員+網格員+物業人員+社會力量”的“四方融合”服務管理模式,全力打造了新時代基層治理的“萬柏林樣本”。
“在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過程中,萬柏林公安守正創新、立足實際,以‘四方融合’模式作為深化警網融合的一種有效探索,以社區‘微治理’構建基層‘大平安’,不斷提高基層社會治理的精細化水平,讓社區警務更扎實、讓網格管理有方向、讓物業服務更高效、讓民生更有溫度。”萬柏林分局局長李侃說。
多方力量參與基層治理
轄區人口多,工礦企業多,老舊小區多,是萬柏林區面臨的現實情況。“基層公安工作中,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安全隱患摸排管理、‘一標三實’信息採集,都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而現實經常遇到人手緊缺的情況。”萬柏林分局副局長張軍介紹。
面對警力有限、警務繁忙等實際困難,萬柏林分局主動求變,以“警力有限,民力無窮”的理念,探索總結出“警務人員+網格員+物業人員+社會力量”的“四方融合”服務管理模式。
他們首創了“雙網格長”工作機制,建立崗位職責管理、日常巡查、信息採集等工作制度,確保有效履職的同時,助推網格員“進得了門、認得了人、說得上話、辦得了事”。由社區書記和社區民警擔任雙總網格長,共同統籌信息採集、矛盾糾紛化解等9項基層基礎工作。
“網格力量的強化,快速收集了信息與民意,給基層治理提供了精准化助力。”張軍說。
物業服務企業憑借“人熟地熟”和掌握“水電氣暖車”等信息的優勢,能在基層治理中發揮重要作用,萬柏林分局將物業力量作為“四方融合”的重要一環,把治安巡邏、安全隱患排查等要素嵌入物業日常工作,為基層治理發揮了基礎性作用。
由於轄區老舊小區多,之前很多小區物業水平不高,居民有怨言。2022年,萬柏林轄區涉物業警情達到1608起。萬柏林分局人口管理大隊大隊長暴玲玲介紹,讓物業參與基層治理后,不僅增強了物業人員的歸屬感、成就感,也增進了物業和居民的溝通,拉近了他們的距離,物業相關警情2023年下降了15.1%。
萬柏林分局還將相關職能部門、轄區企業、志願者等社會力量納入治理隊伍。
截至目前,“四方融合”已形成了141名社區民警、235名社區輔警、1932名專職網格員、301家物業4948名從業人員、1452名其他社會力量組成的有力隊伍。這種由社區民警主導、多方力量參與的基層社會治理模式,大大改善了過去社區民警單打獨斗、人手不足的局面,構筑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黨建引領帶動隊伍融合
“四方融合”極大增強了基層治理的力量,但各方力量不屬於同一部門,公安不是管理單位,如何讓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楓橋經驗’之所以能夠與時俱進,在於始終依靠黨的領導這一最大優勢。”張軍說。萬柏林分局以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為抓手,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紅色引擎”作用,就推動“警格”“網格”深度融合爭取萬柏林區委的大力支持,從2021年起開始推進派出所所長和社區民警在街道和社區任職,目前分局15個派出所所長已全部兼任轄區街道黨工委副書記,110名社區民警兼任社區黨委副書記,分管綜治工作。
社區民警有了身份,開展工作也就有了底氣。依托“派出所所長和社區民警進班子”機制和“雙網格長”機制,社區民警發揮牽動作用,在每個社區構建“四方融合”工作隊伍,組織和帶領四方力量開展社會治理工作,共同筑牢網格平安防線。
跟隨張軍,記者來到了萬柏林區西巷社區熙苑小區。這裡每個單元都有一處公示欄,公示由老黨員擔任黨小組長,社區民警、網格員、物業紅管家和志願者組成的“綜治小組”。
“以前有問題想反映,去了物業還得跑社區,現在大家有啥事直接寫到意見簿上,很快就能解決。”居民王大姐給值班的網格員豎起大拇指。
鄰居太吵鬧、小區有野狗……熙苑小區第十三網格員石銀鳳告訴記者:“雜七雜八的事很多,但有了‘綜治小組’,大家齊上陣,大小事都能很快處理。”
服務好群眾是加強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方式,熙苑小區老年人口多,在西巷社區黨委的支持下,小區有特長的居民組建了“熙光能人團”,先后建立了法律、調解、醫療、維修等8個工作團隊精准服務群眾,建立微信群,第一時間將居民的急難愁盼化解在基層。
“我們依托黨支部這個‘主心骨’,集合多方力量參與社區管理決策,統籌協調社區治理,切實打通了為民服務的‘最后一米’。”張軍說。
建強陣地實現服務前置
“小學周邊有流浪犬。”1月20日一早,一名家長急匆匆跑進西巷社區綜治中心。網格員和民警一邊詢問詳細情況,一邊通過“四方融合”工作群發布工作線索,同時,迅速聯系捕犬隊,一個小時后,根據群內提供的位置線索,流浪犬被成功捕走。
這種加挂“綜治中心”的警務室,是萬柏林分局整合資源獨家打造的“多功能警務室”,集社區警務、黨群服務、網絡管理、教育培訓等功能於一體,既讓各方力量在社區都有工作陣地,也將服務群眾的功能下沉到最前沿。截至目前,這樣的“綜治中心”已建成35個。
在此辦公的西巷社區民警劉瑋告訴記者,在“綜治中心”,依托互聯網和公安網,群眾可開具無犯罪記錄証明、辦理居住証登記、戶政業務咨詢等公安業務,還可辦理親屬証明、低保証明、上報信息,錄入工作信息,四方力量也方便開展聯合檢查、聯合調解矛盾糾紛。社區民輔警保証每周四個工作日在這裡工作,網格員保証每周五個工作日在崗,從“下社區”變為“在社區”,讓警務室真正成為群眾身邊的“服務站”。
在日常基礎數據聯採、矛盾糾紛聯調、重點要素聯管、治安防范聯巡、安全隱患聯查、重大事件聯辦、防范教育聯宣等業務上,四方力量的聯動,既增強了巡防力量、節約了警力,又能保障安全隱患和矛盾糾紛處置快、流程短、更高效。
以社區“微治理”構建基層“大平安”,萬柏林分局“四方融合”工作漸顯成效。據統計,2023年全年萬柏林區刑事警情同比下降14.4%,治安警情同比下降13.7%,破案率同比上升12.27%,特別是電詐警情同比下降19.61%,財產損失同比下降21.9%,轄區社會治安環境持續向好。
短評
黨建引領凝聚基層社會治理合力
黨建引領是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政治靈魂。萬柏林公安分局的“四方融合”服務管理模式,之所以在基層治理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正是在整合各方力量的同時,發揮了黨組織牽頭抓總的關鍵作用。
萬柏林區委大力支持,推進派出所所長和社區民警在街道和社區任職。萬柏林公安分局15個派出所所長全部兼任轄區街道黨工委副書記,110名社區民警兼任社區黨委副書記,分管綜治工作。在各方建立工作陣地的“綜治中心”,四方力量在黨組織帶領下,以民警為主導,通過學習、培訓、溝通、研判、例會、考核等機制,加強了思想統一性、行動協同性,及時掌握各自動態,有針對性地制定措施,形成閉環工作機制,發現和解決問題,構建起“接地氣”的特色社區警務。通過基礎信息聯採、防范教育聯宣、矛盾糾紛聯調、重點要素聯管、治安防范聯巡、重大事件聯辦,共同畫好基層治理“同心圓”,真正把基層黨建的政治優勢轉化為基層社會治理的工作優勢。
社區民警作為基層警務中從事治安防范、管理和群眾工作的主要力量,肩上多了社區黨委副書記一職,工作中就不再是單單面對一起起警情,更多地成為統籌協調多方力量共同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安危冷暖,實現了從“被動接警”到主動服務的轉變,構筑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記者郭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