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人民日報看山西

山西加強雲岡石窟保護與學科體系建設

研究深下去 文物活起來(護文化遺產 彰時代新義)

本報記者 何 勇 鄭洋洋
2024年04月10日07:0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壁畫修復師在討論修復方案。
  人民網記者 王 帆攝

  壁畫修復。
  雲岡研究院供圖

  雲岡石窟一隅。
  本報記者 鄭洋洋攝

  武周山下,山西大同市雲岡石窟景區,游客雲集。

  雲岡研究院院長杭侃介紹,今年清明節假期,雲岡景區共接待游客超10萬人,同比2019年增長162%。

  近年來,山西不斷加強雲岡石窟文物修復保護力度,整合省內資源、國內研究力量,持續推進學術研究,建立雲岡學學科體系﹔廣泛運用數字技術,雲岡石窟的文化名片也越來越亮麗。

  聚焦重點難點

  保護逐步精細化

  站在腳手架上,雲岡研究院文化遺產保護與監測中心工作人員張少優打開超聲波測試儀,雙手拿著探頭,對准石窟岩體表面緩緩移動。一旁的同事則密切觀察著測試儀屏幕上的線條波動。

  這是雲岡石窟近年來運用的文物安全檢測新手段。“石窟岩體有些病害是肉眼難以觀察到的,借助科技手段能讓保護更加精准。比如這個岩體,就有‘空鼓’現象。”張少優介紹,使用儀器避免了檢測時用手去摸或敲,對文物也是一種保護。

  歷經1500余年時光,雲岡石窟的不少石刻風化嚴重。20世紀70年代,雲岡石窟開展“三年保護工程”,最大限度保持了石窟的原貌。2020年至2023年,雲岡石窟陸續開展防水工程、危岩體搶險加固工程等,解決了雲岡石窟的穩定性問題。

  走進正在日常保養的第十窟,隻見修復師們有的手拿毛刷,有的手拿注射器,對石窟細微的病害進行檢測、記錄、修復。每年絕大部分時間,隻要條件合適,修復師都會針對起翹、裂隙等病害對石窟進行保養修復。“有時,1厘米的病害可能要花上10天左右修復。”杭侃說。

  如今,石雕表面劣化問題已經得到了有效遏制,雲岡石窟的保護正從本體保護轉向精細化的日常保養維護、預防性保護,逐漸形成完善的技術體系和保養標准。

  建立學科體系

  研究取得新突破

  從雲岡石窟西側的曇曜五窟開始向東參觀,不少游客發現石窟風格有顯著變化。“從早期的‘大像窟’風格,到后來的‘殿堂式’建筑風格,特色區分很鮮明。”雲岡研究院文博館員張焯介紹。

  雲岡研究院2021年編寫出版的《雲岡石窟山頂佛教寺院遺址發掘報告》,是雲岡石窟各項考古工作中首個完整的考古報告,揭示了中國寺院早期的布局形式。“我們傳統認知中的石窟寺廟建筑都是四合院式的院子,但通過考古,我們了解到,早期的石窟寺廟一般都是在窟頂而非窟前。”張焯說。

  近年來,山西建立專門的研究機構,雲岡學的學科概念逐漸清晰。2020年11月,山西省印發了《關於加強雲岡文化遺產保護和創建雲岡學的實施意見》﹔2021年2月,雲岡研究院在山西大同挂牌成立﹔2023年5月,國家文物局、山西省人民政府簽訂共建雲岡研究院協議,在人才隊伍、機構建設、資源配置等方面提供政策保障,推動雲岡文化遺產保護和雲岡學建設。

  “雲岡學是以雲岡石窟現有文物為依托,集宗教、考古、建筑、歷史、藝術等諸多學科在內的一門綜合性學科。近年來,山西在雲岡學研究領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杭侃介紹。

  運用數字技術

  建設開放式平台

  在廣東的深圳博物館,正在進行的“文明麗跡——北魏平城與雲岡石窟藝術”特展廣受歡迎。其中,被稱為“音樂窟”的雲岡石窟第十二窟氣勢恢宏、絢麗多彩,令不少觀眾流連忘返。

  “石窟高達9米,是通過3D打印技術1︰1還原的。”張焯介紹,展覽還輔以雲岡石窟全景瀏覽、數字互動游戲等多媒體裝置,讓文物活起來。

  數字化不僅是一種傳播手段,更重要的是能讓文物實現“永生”——永久保存相關資料信息,讓更多人參與到雲岡學的研究中來。

  合作與開放,是雲岡學的鮮明特色。近年來,雲岡研究院先后面向業內專家舉辦了“北魏平城與民族融合”“民族融合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系列專題學術研討會。“我們的目標是建設一個開放式的雲岡學平台,依托各方資源力量共同推動雲岡學研究工作。”杭侃說。

  雲岡學科研平台體系也越來越豐富。近幾年,山西成立山西大同大學雲岡學學院、山西大學和北京大學聯合成立雲岡學研究院,建成“石質文物保護與研究山西省文物局科研基地”“石窟寺保護與傳承山西省重點實驗室”“山西省文化遺產保護院士科技創新中心”等研究機構。

  “以前,游客在雲岡石窟隻能停留幾個小時,現在可以待上整整一天。”杭侃說。如今的雲岡,不再只是一處游客看完即走的石窟,蓬勃發展的雲岡學正在賦予雲岡更加飽滿的形象。

 

  制圖:蔡華偉

 

  《 人民日報 》( 2024年04月10日 13 版)

(責編:趙芳、桑莉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