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本網關注

“千萬工程”調研行 | 山西高平:和美城鄉景色新

武笑
2024年04月17日08:40 | 來源:人民網-山西頻道
小字號

學習踐行“千萬工程”經驗,是扎實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引領。近年來,山西省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農業農村面貌明顯改善。

即日起,山西省委網信辦、人民網山西頻道共同推出“千萬工程”調研行專題報道,講好山西開展“千村示范、萬村提升、全面整治”、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生動故事。

春日見到的高平,是彩色的,從出高鐵站第一眼見到那棵梨花盛開的梨樹開始。

四月中旬,人民網山西頻道“千萬工程”全媒體調研行首站來到晉城高平市。鄉間田野裡,花蕾初綻的梨花,金燦燦的油菜花,紫白相間的二月蘭……這座太行山下的小城,被彩色裝點,正蓄勢迎接春天。

環境有“色” 扮靚鄉村顏值

天朗氣清,微風徐徐。沿著高平城市道路的靚麗風景線——炎帝大道,來到東城街道溝北村,一幢幢紅瓦黃牆的房屋錯落有致,一條條干淨整潔的道路四通八達,還有菜地、球場、牆繪點綴其間。

曾經的溝北村並不是這番模樣。

村廣場一側的長廊裡,一張張舊照片記錄著變遷。照片裡的溝北村,整個村庄都在一條大溝裡,房屋老舊,道路坑坑窪窪。

“我們現在站的地方以前都是幾十米高的土垛。住在溝窪地裡的村民們,下雨時家裡被淹,遇上下雪一個冬天都出不了村。”溝北村黨支部書記申永勝給前來參觀的人們講述著過往。

“溝北村很小,隻有140多戶450多人,耕地90多畝,村集體長期零收入,沒地沒資源沒錢,怎麼改善村民們的人居環境?”申永勝道出了當時擺在面前的困難。

“如果整村房屋翻修,需要大量資金,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想過把舊村填了,修成單元房,賣給開發商,村裡能有上千萬的收入﹔但是,村裡依然沒有產業,住進樓房的村民們靠什麼生活?”

最終,溝北村選擇了整村搬遷到村南邊的新建樓房,並於2017年完成,家家戶戶住進了一棟棟寬敞整齊、三百多平米的“大別墅”。

干淨整潔的溝北村。溝北村供圖

“你看我們的村庄,看不到一根電線,村民享受到了同城市居民一樣的集中供暖、供氣、供水、排污等生活設施及便利條件。”望著眼前的村庄,申永勝滿臉自豪。

利用一年時間,溝北村精准發力補短板,持續改善村內生產生活基礎設施,整村衛生由專業公司進行24小時保潔,實現“垃圾不落地”﹔改廁工作基本結束,生活污水與城市污水管網對接,生活垃圾每天都由保潔公司運送到市垃圾處理廠進行處理﹔900米長、6米寬的進村路鋪成了高標准的瀝青水泥路﹔種植草坪2000余平方米,全村綠化率達到96%……一個整潔干淨的鄉村展露新顏。

由溝北村舊村改造而成的“尋夢小鎮”。溝北村供圖

在高平,溝北村這樣的故事還有許多——

在寺庄鎮釜山村精品康養片區,通過人居環境整治讓村內實現道路硬化、供排污一體化、衛生廁所改造全覆蓋,村容村貌整潔優美﹔

馬村鎮西周村“兩委”班子成員通過“小板凳議事會”,和群眾坐在一起說現狀、談變化、訴衷腸,耐心講解“千萬工程”經驗做法,村民從不解到真心支持……

現在,一個個村庄變美了,水變清了,山變綠了,良好的人居環境悄然成為高平市304個行政村的“標配”,全部實現垃圾不落地、水網全覆蓋,95%以上的村接通燃氣,60%以上的村實現污水集中處理,供暖面積從2018年的460萬平方米增加至現在的1430萬平方米,新增面積中四分之三延伸到鄉村。

產業有“型” 繪就“五彩”豐收畫卷

四月中旬,陳區鎮鐵爐村潔白的梨花開滿枝頭,梨園裡一片銀白,蜜蜂嗡嗡,花蜜隨風滴洒。

“要在樹枝的二十到二十五公分間留一朵花,一朵花可以坐1到2個果。”梨園裡,陳區鎮鐵爐村支部書記王建飛正在指導村民們疏芽。

春日裡的鐵爐村梨花、二月蘭依次盛開。李強攝

下午4時,春日的陽光足夠熱烈,穿過密密匝匝的樹葉洒在王建飛臉上,把他本就晒得黝黑的皮膚照得愈發黑亮。“農事農事,就是要多到地裡,什麼季節干什麼活。”每天到梨園走走,成為王建飛“戒不掉”的習慣。

69歲的王繼昌踩在梯子上,嚴格按照王建飛的要求操作著。靠著在梨園打工,王繼昌一天有70元的收入。“干了4年了,沒想到村裡隨處可見的梨樹,如今能賺錢。”隨著年齡的增大,在外打工的王繼昌越發不好找工作,未曾想,在家門口反而賺到了錢。

鐵爐村,自古就有“梨鄉”的美譽。據《上黨廣志》《高平縣志》記載:鐵爐村產的大黃梨,在隋朝、明清時期均為朝廷貢品,故又名“鐵爐貢梨”。在鐵爐村的御園裡,有400多棵樹齡百年以上的老梨樹,最高樹齡有496年。

金秋時節,鐵爐村大黃梨挂滿枝頭。高平市委宣傳部供圖

現如今,為了這顆黃色果子,鐵爐村從資源保護、科學管理到種植、保鮮,每個環節都在發力。正是這些力量,托舉起種植面積從270畝到1040畝,產值約1500萬元的亮眼成績。

“未來,鐵爐黃梨將走向更大的市場,園區在黃梨深加工上下足了功夫,研發出了梨脯、梨膏、梨飲料等系列產品。”鐵爐村村委會主任助理孟君說,眼下,村裡的梨品生產線正在加緊辦理相關手續,投產后預計年產值在6千萬元以上,村民人均增收3千元左右。

春賞花,秋品果。一片梨林,改變著一個村庄的命運。

“靠著‘梨花盛景’和黃梨採摘的吸引力,鐵爐村特色農業與生態旅游融為一體,形成農旅互促的生動局面。”陳區鎮副鎮長趙貝貝介紹說。

除了黃色的梨,在高平,還有白色的豬、紅色的薯、綠色的菜、彩色的潞綢。近年來,高平市立足資源稟賦,堅持“特”“優”戰略,重點發展“五彩農業”,建設“五主(豬、梨、薯、菜、菇)五輔(羊、雞、藥、林、田)”農業產業鏈。色彩斑斕的農產品及加工產品帶動了農民增收。

鄉村留“韻” 邂逅詩與遠方

在寺庄鎮釜山村,金色的油菜花海在白牆灰頂的村庄屋舍映襯下格外絢爛,成為一道亮麗風景。在釜山水庫的堤壩上漫步,目之所及花樹相映,流水潺潺,有游客在水邊的帳篷裡愜意地吃著燒烤、圍爐煮茶。

“一粒明珠土內藏,未知何日放豪光。”如高平上黨梆子戲詞所唱,一個個曾經被遺忘在山旮旯裡的村庄,再次走進了人們的視野。如今的美麗鄉村既看得見山水,又散發歷史底蘊、留得住“鄉愁”。

春花掩映下的釜山村。人民網 盧鵬宇攝

“釜山有山,有水,有歷史文化,這些都是釜山的財富,需要不斷挖掘。”釜山村黨支部書記陳文才如是說。

近年來,釜山村以“丹水之源 慢享釜山”為主題,植入山水觀光、生態休閑、古村民宿、時代體驗、果蔬採摘和特色餐飲等業態,繪就一幅“路暢、景怡、村美、民富、業興”的美麗鄉村畫卷。

“文養高良”“頤養賈村”“農養蘆家峪”“林養李家河”……調研組一路走來,一個個富美山村的故事不絕於耳。2023年山西省學習踐行“千萬工程”經驗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現場會上,高平曾作為觀摩點受到充分肯定。調研組發現,在高平,利用“千萬工程”經驗這把金鑰匙,正加快構建以“一軸一帶一廊”為牽引,兩翼協同、三區聯動的城鄉融合“五大布局”,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拉開城市框架,奏響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兩個篇章。

未來,高平將繼續以“千萬工程”之筆,繪出更加絢麗的“城鄉共美”高平畫卷。

(責編:段思齊、桑莉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