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新能 畝產噸半糧
——“耕播優化水肥精量綠色高產栽培技術”蹚出山西糧食高產科技之路
圖為植保無人機在翼城縣唐興鎮東關村小麥基地進行葉面噴肥作業。王秀娟攝
悠悠萬事,吃飯為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始終是建設農業強國的頭等大事。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扎實推進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把糧食增產的重心放到大面積提高單產上”。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必須緊緊圍繞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這個核心,用更優的資源和投入實現更好的產出和效益,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2019年以來,山西農業大學(省農科院)農學院高志強教授率領小麥玉米“噸半糧”高產攻關團隊與山西瑞德豐種業有限公司合作,研發集成了以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為核心的冬小麥—夏玉米“耕播優化水肥精量綠色高產栽培技術”,該技術通過對生產要素的創新組合和迭代升級,提高了勞動、土地、技術、水肥的利用效率,糧食單產大幅提升,冬小麥—夏玉米一年兩茬畝產“噸半糧”,蹚出我省實現並穩定300億斤糧食產能的科技之路。
技術創新
小麥玉米連年創出高產
暮春時節,麥田裡綠意更濃,一片片深綠葉子正在奮力生長,有的植株已經看到小穗。4月17日,在翼城縣唐興鎮東關村的小麥基地,植保無人機正在進行第二次葉面噴肥,翼城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李忠誠在現場進行技術指導,“小麥生長后期噴施葉面肥,也是‘耕播優化水肥精量綠色高產栽培技術’的重要環節之一,可使千粒重提高3—5克。2022年噴肥與不噴肥的地塊畝產量相差87.4公斤,2023年相差75公斤。”
東關村的這片小麥基地可不一般,是山西農業大學(省農科院)國家小麥技術體系冬春混播區栽培崗位團隊與山西瑞德豐種業有限公司於2019年聯合開展的主要糧食作物高產創建與示范行動的實施地,這裡採用的冬小麥—夏玉米“耕播優化水肥精量綠色高產栽培技術”,通過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實現了冬小麥—夏玉米一年兩茬畝產“噸半糧”。
團隊負責人高志強教授是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農業農村部小麥專家指導組成員。他介紹說:“在現有生產要素配置的基礎上,不斷創新研究傳統生產要素與新技術相結合的新組合、新工藝、新流程、新模式,實現綜合生產力的顯著提升,就是農業新質生產力的表現。我們這項技術以滴灌水肥一體化為核心,小麥生產技術環節包括‘優選高產品種、提高整地質量、優化播種方式、精准高效施肥、后期多噴增粒重’等,夏玉米生產技術要點是‘搶時早播,水肥精准和良種增密,耕控促根、營養噴補和綜合防控’,分次分層精准水肥管理,就是典型的新質生產力。目前,我省水澆地冬小麥—夏玉米兩作面積460余萬畝,按照單產分別增加200斤/畝計算,推廣面積達到200萬畝就可實現每年冬小麥增產4億斤、夏玉米增產4億斤,穩定增加糧食產能8億斤。”
在2020年—2023年間,東關村基地的冬小麥連續四年收獲我省冬小麥最高單產,其中,2020年以畝產790.2公斤刷新我省小麥單產紀錄﹔2021年實現畝產830.84公斤的歷史突破﹔2022年6月以畝產855.13公斤再次刷新我省小麥單產紀錄﹔在經歷了2022年冬季斷崖式降溫、2023年春季較嚴重的倒春寒、灌漿后期遭受陰雨寡照等逆境條件后,2023年6月仍以畝產825.99公斤的好成績實現了當年我省小麥最高單產。
“收獲小麥的第二天或者第三天,我們的地塊就立刻種上夏玉米,2022年和2023年分別獲得畝產786.1公斤和889.4公斤的好成績。加上冬小麥產量,周年單產達到1641.23公斤/畝和1715.39公斤/畝,實現了畝產‘噸半糧’。”山西瑞德豐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峰說起豐產成績單滿心驕傲。
校企合作
解決科研生產脫節問題
科技創新是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但長期以來,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不足、轉化率偏低等問題也一直存在。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有6000—7000項農業科技成果面世,但成果轉化率僅為30%—40%。高志強坦言,自己團隊的好技術遇到了另一個執行力強的好團隊,沒有山西瑞德豐種業有限公司人員的精細科學管理,畝產“噸半糧”不會實現,團隊的年輕成員也不會很快成長。
2019年以來,山西農業大學(省農科院)農學院小麥玉米“噸半糧”高產攻關團隊與山西瑞德豐種業有限公司進行合作,共建山西省科普教育基地、種質創新與栽培生理博士工作站及翼城小麥玉米“噸半糧”科技小院。基於以上基地,團隊師生深入生產一線,針對晉南臨運盆地一年兩熟區生產上存在的品種高產潛力挖掘不足、水肥投入高且利用效率低等問題,開展一年兩作“噸半糧”高產創建行動與相關研究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果。
公司副經理黃皋是負責小麥基地的技術顧問,他介紹說:“根據這幾年對基地試驗田的管理,感覺高教授團隊的技術節地、節水、節肥、省工。今年曲沃的一個種糧大戶在小麥返青期來基地看時,說我們的小麥苗情沒有他地裡的好,等到拔節期再來看的時候,大吃一驚,因為我們基地的小麥長勢已經超過他地裡的了。”以前大水漫灌的時候,每塊地都需要地壟,一畝地就隻能種八分五,現在用滴灌模式,有效耕作面積增加,產量明顯提高﹔以前一畝地首次澆水就得100立方米,現在從冬灌到灌漿期澆4次才需要120立方米﹔小麥生長的不同時期補不同的肥,化肥和農藥通過精准滴灌提高了利用率,防虫效果也特別好。
農學院講師王月超是團隊的核心成員,他說:“基地的實踐為我們提供了非常好的研發素材,我們需要用新的思維從理論方面進行提升以更好地指導實踐,讓更多的經營主體掌握這項技術,使它的價值最大化。”
李雯是農學院碩士二年級學生,常年吃住在翼城基地,她說:“剛來的時候不會種地,再加上我們的實驗模式比較多,有的品種需要早播、有的需要晚播,我還急得掉眼淚呢,公司不僅給我們提供吃住,還安排員工李軍衛大叔統籌協調我們的耕種、施肥等事項,幫助我們完成實驗。”
節能綠色
基地模式普惠周邊農民
發展綠色、低碳、循環農業是農業新質生產力的必由之路。“耕播優化水肥精量綠色高產栽培技術”節水、節肥、節地、增效,不僅為糧食安全作出貢獻,同時有利於耕地質量保護提升和固碳減排生態保護。
唐興鎮西石橋村離東關村僅有1公裡遠,兩個村的地連在一起,村黨支部書記劉軍看到東關村糧食連年高產后特別眼熱,就想在西石橋村推廣,“剛開始我們村的老百姓不相信這個技術,大家習慣了澆地的時候水‘嘩嘩’地流著那種大水漫灌模式,不相信這種滴滴答答的滴灌模式能提高產量,后來經過試驗,鄉親們相信了。”
西石橋村村集體有200畝河灘地,以前小麥畝產300—350公斤,玉米畝產500公斤左右,2022年借鑒了這項技術后,小麥產量提高了50多公斤,玉米產量提高了100公斤左右。“現在澆地不需要地壟了,實際種植面積大增,大型農機也容易下地了。”劉軍介紹說,以前澆地的人工費是每畝60元,現在隻需要每畝20元。以前施肥一次性撒到地裡再不管了,肥料不能完全吸收還造成污染,現在分次精量施肥,能保証完全吸收不浪費。村裡使用了這項技術后還實行了全產業鏈托管,耕作方式實現了從原始化到科學化的轉變。老百姓每畝地能拿到700多元分紅,比自己種強得多,還可以騰出手去打工。
如今,這項技術已經被廣泛接受,黃皋也成了“香餑餑”,今年春天還應邀給周邊幾個村的村干部、農機手、種植大戶講了4次課。2023年,翼城縣現代農業產業園入選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公布的農業產業融合發展項目創建名單,翼城縣將在唐興鎮、南梁鎮、裡砦鎮等7個鄉鎮實施“種植基礎設施建設”等七大工程,在全縣建設高產創建示范田8萬畝,其中,建設“噸半糧”示范基地1萬畝,配套建設水肥一體化示范區1.5萬畝。
堅定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今年,省農業農村廳聚焦糧食生產,實施糧食單產提升、高標准農田建設等工程,以單產提升帶動總產增長,在同朔、忻定、上黨、晉中盆地,創建玉米“噸糧田”﹔在晉南盆地小麥、玉米兩茬種植區打造一批“噸半糧田”。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印發《2024年山西省糧食作物大面積增單產行動方案》,提出“強化良田、良種、良法、良機、良制‘五良’融合,輻射帶動主要糧油作物大面積均衡增產,糧食總產量達297.1億斤,為推動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這是全方位提升我省糧食綜合生產能力,貫徹落實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的“山西行動”,也必將為建設農業強國作出山西貢獻。
記者手記
向“新”而行 提升“研”值
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要立足我國農業“壓艙石”特殊使命,錨定穩糧保供目標。翼城“噸半糧”基地的成功實踐,“新”在生產要素的重新排列組合產生了新的能量。生產力由勞動手段、勞動力、勞動對象三要素構成。以新質生產力引領農業強國建設,必須在這三個方面系統著力。山西農業大學(省農科院)技術團隊和瑞德豐種業公司“強強聯合”,激發出了優秀技術、優良品種、科學管理的最大潛力,體現了科技創新的最大價值,夯實了農業新質生產力的新動能,充分發揮了科技創新對農業現代化和農業強國建設的核心引領作用。(記者王秀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