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山西要聞

打造山西特色普惠金融服務模式——

“擔”來活水促轉型

2024年05月10日08:58 | 來源:山西日報
小字號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指出,“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融資擔保作為普惠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其增信、分險、保障、杠杆等功能,在擴大信貸投放、有效破解中小微企業和“三農”領域融資難方面日益發揮重要作用。 2022年我省實施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市縣一體化運營改革以來,通過精簡整合、財政增資,在全省構建“國家融資擔保基金—山西省融資再擔保集團—市級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三級融資擔保體系。山西金控集團旗下山西省融資再擔保集團(以下簡稱“山西再擔保”)是全省融資擔保體系龍頭企業。數據顯示,改革帶來其融資擔保增信能力的根本性提升,截至2023年末,該集團當年新增擔保業務量超過600億元,是上年同期的1.48倍,在保總額達648.48億元。

“推動高質量發展、深化全方位轉型,對融資擔保服務提出更高要求。”山西再擔保負責人說,“我們要進一步做好改革‘后半篇文章’,增強融資擔保體系運轉活力。”

3月下旬,記者在山西再擔保採訪時了解到,通過構建多元化產品矩陣、推進信息化建設、完善擔保體系,我省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正形成山西特色的普惠服務模式,為實體經濟“擔”來更多金融活水。

產品創新

精准滴灌實體經濟

“我們公司主要從事鑄造加工,將市場上的廢鋼收集回來,經過加工再銷往全國各地。回收廢鋼必須現結貨款,而產品銷售存在較長賬期,流動資金成為穩定經營的難題。”山西華電新海電氣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沒有實物抵押的情況下,公司通過山西再擔保,及時獲得了500萬元的貸款,大大緩解了資金壓力。” 瑪鋼鑄造業是晉中市太谷區傳統支柱產業,區內共有瑪鋼企業112家,產品遠銷40多個國家和地區。去年以來,山西金控集團聚焦服務特色專業鎮,構建了“一基金、一專板、一平台、一論壇、一方案、一專班”與“擔保增信”結合的“6+1”服務體系。在對企業金融需求摸底時,該集團服務團隊發現,太谷瑪鋼專業鎮許多中小企業長期面臨有市場、有訂單、缺抵押的問題,導致融資難制約了自身發展。為精准響應企業融資需求,山西再擔保作為省級政府性擔保機構,積極主動發揮職能,協同兄弟金融單位研發了“鎮興保——太谷瑪鋼保”產品,有效緩解了瑪鋼生產企業融資難問題,促進了縣域經濟發展。

卡耐夫集團(山西)管道系統有限公司是太谷瑪鋼專業鎮龍頭企業,不久前通過“鎮興保——太谷瑪鋼保”產品獲得了1000萬元貸款支持。山西再擔保工作人員介紹,該產品主要通過報稅收入及繳納電費金額等數據,選擇優質企業並核定擔保額度。同時經合作銀行推薦,融擔機構不再對企業二次盡職調查,採用線上審批方式減少審批流程,開辟綠色通道,最快可達到當天審批當天放款,讓企業實現快速融資。在降低門檻的同時,融擔機構根據有關政策,降低企業擔保費率,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減輕企業負擔。

在融資擔保服務助力下,太谷瑪鋼企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卡耐夫集團投資8600萬元進行技術改造后的新能源汽車配件鑄造產品,進入國內主要汽車生產企業及全國各大汽配城。

“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要堅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哪裡有需求,就將金融服務延伸到哪裡。”山西再擔保負責人說,去年以來,該集團緊緊圍繞特色專業鎮、專精特新等領域催生的金融新需求,推出了鎮興保、專精特新保等特色產品。同時,他們綜合運用擔保、再擔保、創業貸款擔保等金融服務手段,重點打造了“網商保”“總對總”擴面增量類產品模式和20余項專項特色產品,形成“規模+個性”的普惠金融產品體系,多渠道滿足企業融資需求。2023年,山西再擔保支持高新技術企業297戶16.48億元、專業鎮企業278戶9.29億元。

科技賦能

提升擔保服務效率

創設“三晉貸款碼”綜合融資服務平台,是我省近年來推進數字金融發展、促進金融服務提質增效的重要舉措。作為服務中小微企業的重要金融基礎設施,“三晉貸款碼”平台去年9月正式在全省上線。 山西藍遠快遞物流有限公司是“三晉貸款碼”平台投入使用后的受益企業之一。說起近期的一次融資經歷,企業負責人直呼“方便、高效、普惠”。他們在平台提出貸款申請,通過信息對接后發現,公司符合山西再擔保聯合中國銀行上線的“惠擔貸”產品受理條件,很快銀行就向企業發放了1000萬元貸款。該負責人表示,“使用‘三晉貸款碼’,可以比對各個銀行的產品,或者企業發布自身融資需求后由銀行在線搶單,從而省去了企業在各家銀行往返咨詢的時間,讓銀企對接更加暢通。”

“三晉貸款碼”平台為各類經營主體搭建了融資“快速通道”,實現擔保貸款“碼上辦”。山西再擔保工作人員介紹,企業通過“三晉貸款碼”平台“掃一掃”填需求,“點一點”選銀行,然后接入省級征信平台,融資申請實時推送至合作銀行,就能在規定期限內拿到相應的融資。截至目前,該平台入駐金融機構202家,上線“碼上貸”“碼上保”產品405款,申請貸款6397筆、申請金額101.37億元,授信筆數4363筆、授信金額63.65億元。

據了解,“三晉貸款碼”平台採用“征信+增信”的系統化、集成化、數據化金融服務模式。在線上,企業發布融資需求,金融機構發布成熟產品信息,運營管理部門發布新聞、政策信息,平台依托大數據分析,建立企業與金融機構的雙向選擇、自主對接機制。同時,山西再擔保還為平台提供了擔保增信服務這一創新性舉措,進一步提升了企業信貸的便利性和可獲得性。平台開發團隊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我們還將聯合地方征信平台建設,實現對用戶精准‘畫像’,提高風險識別能力,彌補信息盲區,緩解銀企信息不對稱問題,實現線上線下的融合,讓‘三晉貸款碼’場景更多元、服務更深度、體驗更便捷、品牌更響亮。”

發展政府性融資擔保,幫助無法提供有效抵押物而又缺信息、缺信用的中小微企業、“三農”主體提供擔保增信,是破解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重要手段和關鍵環節。山西再擔保負責人告訴記者,該集團持續在“信用”上下功夫,創新銀擔合作模式,把企業信用轉變為價值,推動服務手段線上化、智能化、場景化。在搭乘“數字快車”的同時,山西再擔保積極借助外力,推動國擔系統在全省全面落地,實現再擔保業務全線上管理,加強與銀行系統互聯互通,引入郵儲銀行信息系統,進一步提高了創業擔保業務“見貸即保”效率,完成創業擔保貸款28億元。

“下一步,我們將緊緊圍繞‘晉創谷’對科技金融的需求,聯合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繼續創新‘政銀擔’‘政銀保’等線上融資服務模式,降低科技型企業融資門檻。”山西再擔保負責人說。

體系聯動

凝聚合力保駕護航

在一體化的融資擔保體系中,銀擔合作是重要一環。記者了解到,過去,市縣兩級融資擔保機構普遍存在“小、散、弱”等特點,擔保機構參與銀擔合作的准入門檻較高,擔保放大倍數往往被壓縮,且擔保機構要承擔大部分甚至全部貸款損失風險。這些問題制約了融資擔保業務開展。在此背景下,如何進一步深化銀擔合作,讓銀行敢貸、願貸,成為更好支持中小微企業的現實課題。

晉城擔保是晉城市最大的融資擔保機構,“市縣一體化”改革完成后,晉城市融資擔保機構實力進一步增強,為全市中小微企業提供了更加優質、快捷的融資擔保支持。該機構負責人表示:“之前各縣都有擔保機構,通過‘市縣一體化’改革,我們把兩家市級擔保機構合並,各縣的擔保機構全部裁撤並改為分公司,進一步理順了管理機制,注冊資本達到了5.88億元,業務量增長到41億元,是改革前的4倍。”

在擴大規模的同時,我省融資擔保機構在風險控制方面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山西再擔保負責人介紹,作為全省融資擔保體系建設的橋梁,山西再擔保向上承接國家融擔基金,在全國第三家落地了“總對總”批量化業務,在全省上線國擔信息系統,及時傳導國擔基金最新業務政策,採取“352”模式,創新風險比例分擔模式,全面推動企業融資增量、擴面、降費,從而推動政府性融資擔保業務規模快速增長,業務質量持續提升,信息化建設加快推進,為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了“擔保力量”。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全省融資擔保體系共有合作擔保機構18家,共完成融資直接擔保業務17.59萬戶、683.95億元,戶均金額38.89萬元,新增比例再擔保業務規模530億元、項目12萬筆,較上年同比增長近50%,通過不斷擴充和夯實再擔保業務“協作網”,基本實現“區域、機構、業務”全覆蓋。

山西再擔保負責人表示,今年將圍繞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在完善機制、優化服務、防范風險等方面發力突破,爭取業務量的合理增長、質的穩步提升,主動對接“晉創谷”和“特色專業鎮”,加大“三晉貸款碼”平台推廣和使用力度,不斷提高防范化解風險能力,充分發揮龍頭引領作用,全力做好市縣一體化改革“后半篇文章”,為全省擔保體系賦能增效。(記者張巨峰)

(責編:麻潞、桑莉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