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齊下發展創新 傳承中醫藥文化瑰寶
一縷藥香跨越古今,一枚銀針聯通中西,一株小草改變世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近日確定54地為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試驗區,其中包括我省長治市、運城市兩地。
山西是傳統中醫藥文化大省和中藥資源大省,名醫、名藥、名方積澱深厚、歷史悠久,在發展中醫藥方面具有不可多得的先天優勢。全省分布中藥材1788種,其中道地藥材有30多種,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300多萬畝。建設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試驗區,是貫徹實施《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深入實施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打造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田的重大舉措。我們要以長治市、運城市入選為契機,多管齊下發展創新,在建章立制、產業培育、人才培養等方面深耕中醫藥“沃土”,把中醫藥資源稟賦挖掘充分、特色發揚光大、優勢用對用足,為推動全省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立足根基,挖掘精華,保持特色,中醫藥才能根深葉茂、生生不息。要加強政策供給,支持“晉藥晉用”,推動三級中醫醫院在道地藥材產地建立“定制藥園”,強化道地藥材追溯體系建設。加快中藥制劑發展,推動“三晉名方”評選,大力支持山西省中醫院中藥產業基地建設。加快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中心建設,建設一批中醫藥重點研究室、創新團隊。加強傳承保護,持續實施中醫藥古籍保護、傳統知識收集整理、中醫藥文獻數據挖掘和古代經典名方推廣項目。持續實施中醫藥科技專項,實施好中醫藥循証能力提升、醫療機構中藥質量提升、中醫藥綜合統計平台等項目。實施中醫藥人才培養“傅山工程”,持續做好岐黃(青年)學者、優秀中醫臨床人才等項目,加強高年資師帶徒、中醫館骨干培訓等工作。
緊跟時代步伐,推動中醫藥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還要暢通中醫藥傳承途徑,多渠道宣傳中醫藥優秀文化。創新,始終是推動中醫藥發展的根本動力。要新建一批省級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大力發展具有本土特色的中醫藥文創產品。科技與文化結合,讓文化“活起來”,讓知識“播開來”,讓內涵“傳下去”,推動網上場館建設、實現“雲游基地”“雲觀展”,推進中醫藥健康文化進農村、進社區、進校園、進機關、進企業,加大中醫藥科普宣傳教育作品推廣和創作力度,為中醫藥傳承提供“文化土壤”。
中醫藥是中華文明瑰寶,在全民健康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必須堅定不移把中醫藥這一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充分發揮中醫藥作為中華文明寶庫“鑰匙”的獨特作用,讓中醫藥文化在與時偕行中與日俱新,為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郭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