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本網關注

山西:讓博物館提供更多文化滋養

人民網記者 麻潞 段思齊
2024年05月18日07:40 | 來源:人民網-山西頻道
小字號

“講得真好!”“成功吸引到我了。”“有機會一定去現場看看。”連日來,迎接“5·18”山西十大博物館大聯播活動備受關注。從山西博物院的三棱大尖狀器到運城博物館的新石器時代彩陶盆,從山西考古博物館的新石器時代石雕蠶蛹到晉國博物館的西周叔虞方鼎……網友跟隨直播鏡頭,了解藏品背后的文明密碼,展現出對中華歷史的濃厚興趣。僅在國家文物局抖音賬號上的首場直播,就有約170萬人次觀看。

隨“博物館熱”而來的,是公眾對展陳形式、傳播內容和觀展體驗的更高要求。目前,山西各地文博單位正不斷創新博物館教育的呈現與表達,力求以更貼近公眾的方式,讓更多人在一場場知識盛宴中感受歷史文化和自然世界的博大精深。

精心策展 展現深厚文化底蘊

觀眾在山西博物院仔細端詳“胡人吃餅騎駝俑”。人民網記者 王帆攝

“快看這個胡俑,他手裡還拿著餅子在吃呢!”5月9日,在山西博物院的二樓展廳,特意避開“五一”高峰期前來參觀的大學生陳佳林向同伴分享他的“發現”:一匹雄壯的駱駝昂首嘶鳴,駝峰間滿載著絲綢錦帛的皮囊上,坐著一位頭戴氈帽的小哥,他正悠閑地嚼著餅子,仿佛在說“真香”。

這個小哥是誰?他從何而來?又去往哪裡?通過掃描文物下方的二維碼,陳佳林得到了答案:他是絲綢之路上的“胡商”,販賣著帶來的金銀器皿、寶石和香料,同時購買當地的絲綢和錦帛。他們在絲綢之路上匆匆趕路,隨身攜帶的餅子就是他們的干糧。隨著他們一同往來的不僅僅是貨物,更是中原與西域交織的絢麗文化……

實物呈現+輔陳解讀+數字延伸,這是山西博物院經過三年改造升級后推出的展陳模式,展品二維碼全覆蓋,讓觀眾能夠更深入地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

館內,基本陳列以“晉魂”為主題,展出了由7個歷史文化專題和5個藝術專題構成的豐富內容。展出文物增至43492件、3431組,上新率達36%以上。

穿梭在山西博物院的展廳內,珍貴文物讓人目不暇接。

“西侯度遺址不是距今180萬年嗎?這怎麼寫的是距今243萬年呀,是不是寫錯了?”博物館的“鐵杆粉絲”參觀后產生了疑問。

“這是我們這次新展陳的一個特點,據最新考古發現,西侯度遺址年代提早到距今243萬年。不僅是西侯度,還有興縣碧村、絳縣西吳壁、聞喜酒務頭、河津固鎮窯等重大考古都有新發現,子犯鬲、雲岡佛頭等海外回歸文物也都在新陳列中有重點呈現。”山西博物院副院長趙志明介紹。

通過深入研究挖掘和闡釋宣傳,策劃更多兼具學術價值和藝術價值的精品展覽,尋找契合文化、契合城市、契合大眾的表達方式,是山西博物院讓文物“活起來”“火起來”的秘訣所在。

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從山西博物院“時空變調——山西古建筑數字藝術展”,到雲岡石窟博物館“金石不朽——圓明園與雲岡文物尋護紀”展覽,再到運城博物館“方寸見河東”郵票郵品展,各具特色的展覽迎接著每一位觀眾,讓大家感受歷史與文化的魅力。

數字賦能 讓文物“觸手可及”

借助VR設備,觀眾沉浸式參觀壁畫。人民網記者 王帆攝

“五一”假期年輕人紛紛出門旅游,腿腳不靈便的老人怎麼辦?社區想出了新主意——教居民上網逛博物館。

“進入永樂宮的 VR畫面,我們聽著音樂就可以把永樂宮看了,想看哪裡就可以點哪裡。”太原市杏花嶺區三橋街道桃園北路東社區主任薄震霄一邊拖動屏幕畫面,一邊向在場的老人講解。

永樂宮位於運城市芮城縣,距離太原市約半天的車程,這裡的壁畫是中國古代壁畫藝術中的瑰寶。五一前夕,永樂宮壁畫保護研究院將通過數字手段採集制作的永樂宮VR全景視頻挂到了官網首頁,讓公眾在“指尖”也能目睹文物的真面目。

“抓住這個機會,我們好好地學,好好地看,足不出戶享受文物,享受文化,使自己的心靈更年輕點。”居民孫改卿說。

包括永樂宮在內,山西共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31處,位居全國第一。利用互聯網、雲服務、人工智能、VR等數字科技手段,山西精心打造了一座“永不落幕的博物館”——山西文物數字博物館,為公眾提供查詢、瀏覽、檢索、鑒賞、互動等一站式服務。

鸮卣(xiāo yǒu),山西文博界的“大明星”,被很多網友戲稱為古代版“憤怒的小鳥”。

如果沒機會到現場“打卡”怎麼辦?打開微信小程序“山西文物數字博物館”,輸入“鸮卣”,3D版的鸮卣躍然手機上,360度翻轉,每一處線刻、紋飾都盡收眼底,關於它的介紹也一覽無余:“1956年石樓縣二郎坡村出土。盛酒器。商代晚期青銅器精品……不僅實用,也是精美的藝術品。鸮是我國古代對貓頭鷹一類鳥的統稱。”

如果覺得光看看不夠過癮,還能跟著文物保護工作者體驗壁畫修復。在“和我一起修文物”版塊,跟隨手機提示,使用專業工具,除塵、貼紙、注射、滾壓、揭紙回貼、噴壺……“太原市徐顯秀墓”中一處龜裂卷翹的壁畫就完成了修復。

“一邊玩兒一邊學,這種方式很有趣。不僅能學習到文物修復的基本步驟,還能了解徐顯秀墓的有關情況,讓我非常期待一睹真容!”柳陽是文物愛好者,這幾天已經預定了端午假期南京到太原的機票,計劃實地探館。

在山西省文物局文物科技處處長張晶晶看來,利用先進技術和時代藝術語言推動文物活化利用,不僅讓文物文博資源動起來、活起來,而且能使文物價值更好地融入百姓生活,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

流動展出 打造“行走的課堂”

小朋友在山西自然博物館學習恐龍知識。人民網記者 王帆攝

如今,自然科學類博物館成為了很多人的“新寵”。5月1日至5日,山西自然博物館日均客流量達1萬人次,約是平日裡的10倍。

自然科學類博物館作為連接科學、教育與社會公眾的重要橋梁,怎樣才能讓它們更好地發揮教育功能,彰顯科學之美?山西自然博物館打造的“神秘地球”科普流動展覽是手段之一。該展覽將地球科學、岩石學、古生物學、動植物學等相關知識融為一體,用模塊化、輕量化、美觀化的展覽形式,向太原市城區及周邊縣區市的學校“免費送展上門”。

今年4月11日,該流動展覽在陽泉市規劃展覽館開展,向公眾展出了大量珍貴的化石標本,生動展現地球上豐富多樣的物種,讓市民群眾探索地球與生命的奧秘。

“這是山西首次舉辦的成體系、大規模科普展覽進校園活動,目前還在持續推進中,直接受益的學生及社會群眾逾10萬人。”山西自然博物館展覽教育部主任郭然說,“我們策劃開展了一系列自然教育科普活動,就是要培養孩子們主動探究自然的科學精神,在自然探索中快樂學習。”

針對青少年兒童的求知欲,山西自然博物館還將天文學、地質學、採礦學、測繪學、機械學等相關知識與課堂教學內容整合為獨具特色的科普課程——“地博科學社”。每周三下午,山西自然博物館的工作人員都會將“地博科學社”課程帶入太原市實驗小學,為學生講解自然科學、古生物、岩石礦物、生態環境和工程科技方面的知識,同時配合相應的手工制作和科學實驗。

“我了解了是什麼決定礦物的‘高矮胖瘦’,又是什麼賦予礦物‘紅橙黃綠’。”“山西地處黃土高原東部,我知道了土壤的形成過程,領略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學習過程中,孩子們聽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都會情不自禁地在筆記本上記錄。

一個博物館就是一所大學校。在這所特殊的“大學校”裡,公眾可以增加見識、觸發深思、涵養文化情懷。未來,期待博物館能夠繼續推動文物活化利用,滿足游客的多元文化需求,讓三晉文化的魅力綻放得更加璀璨。

(責編:段思齊、桑莉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