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觀察:部分中小學生沉迷煙卡,家長該如何應對?
最近,全國不少地方中小學生圈刮起了一陣“煙卡風”。
放學后的小區、公園、街角,總能看到幾個圍在一起斗煙卡的“小孩哥”。
這股風也刮到了山西的中小學。
押賭注、比等級,這個“新寵”不一般
“煙卡有啥好玩兒的?”
“當然好玩,能贏!”
在太原市杏花嶺區解放路路邊的一處花園裡,一位剛放學的小學三年級同學興沖沖地向記者演示起煙卡的玩法:“我先擺上幾張,對方用手拍地,拍翻過來卡就是他的了。”
在幾個孩子中,他的煙卡數量最多,“我有31張,有我爸抽完給我的,有撿的,有從別人手裡贏來的。”“以前還有更好的,被別人贏走了。”“看見別人有貴的卡就想贏過來。”
另一位同學說:“我爸不抽煙,撿過幾個,撿不到好的就買了點,還有用東西跟同學換的。”記者隨即詢問家長是否支持他買煙卡,他說:“支持呀,又不貴。我媽說玩這個比玩手機好。”
太原一位小學教師告訴記者,近期發現學生間交易煙卡的行為常有發生,“用錢買,拿東西換,替寫作業抵,還有因為這鬧矛盾打架的。”
記者調查發現,煙卡一物,其實多年前已有雛形,不少70后、80后兒時都曾玩過類似的游戲。近段時間,這種“復古”的游戲突然爆火,繼“盤串兒”“蘿卜刀”之后,成為小學生甚至部分初、高中生的新寵。孩子們不僅比誰的煙卡多,更在意誰的煙卡“好”。
太原一位初一學生家長告訴記者,自己家裡無人抽煙,但因為玩煙卡,孩子對各種煙的價格、等級門兒清,而且不隻國內香煙,還知道一些國外的香煙品牌。“誰的卡多、檔次高、價格貴就更‘牛’,小孩們用壓歲錢、零花錢買一堆煙,把煙扔了,留下盒子疊煙卡。還有買現成煙卡的,商店、網上都能買上。”
一些店鋪 “光明正大”賣煙卡
記者走訪發現,太原部分學校周邊,確有一些商店、文具店出售煙卡,價格普遍1張2元。
網絡購物平台上更可找到大量貨源,頁面上還多標有“保真”“小朋友都喜歡”“讓孩子遠離手機”“來來來比誰多”“讓孩子有面子”之類的宣傳語,一些店家主推“稀有卡”“絕版卡”,累計銷量幾千上萬的網絡店鋪不在少數。商品評論中,“幾元錢買到孩子心坎裡”“孩子玩得很開心”“煙卡是真的,還送了好幾個”之類,好評如潮。
然而,將由煙盒裁剪而來的煙卡售賣給未成年人,事實上已觸碰法律底線。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二十二條規定,禁止向未成年人發送任何形式的煙草廣告。禁止利用其他商品或者服務的廣告、公益廣告,宣傳煙草制品名稱、商標、包裝、裝潢以及類似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第二十條規定,煙草制品商標標識必須由省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指定的企業印制﹔非指定的企業不得印制煙草制品商標標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五十七條第(四)項規定,偽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屬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也規定,任何含有煙草商標、標識的制品均不允許向未成年人銷售。
根據以上法律法規,煙卡是不允許向未成年人進行銷售的﹔擅自印刷銷售帶有商標的煙盒,還涉嫌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孩子玩煙卡,家長有的愁有的容
視線轉向孩子們身后的家長。對於風靡一時的煙卡,家長們的態度迥異。
“煙卡多少有對吸煙的暗示,很擔心潛移默化影響孩子。”
“為了找煙卡到處翻垃圾桶,小孩們見了面就是聊煙卡,比誰認識的牌子多,誰的煙卡煙更貴,不是好現象。”
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上也有不少家長留言,呼吁有關部門及時關注這一現象。
但也有一部分家長表示,煙卡游戲只是“一陣風”,孩子們玩玩就膩了,不必太在意。有的家長則認為,玩煙卡能讓孩子暫時擺脫電子產品,還能鍛煉社交能力。
部分學校、教育主管部門已對煙卡說“不”
隨著社會對煙卡討論的日益激烈,山西太原、運城、臨汾、陽泉等多地學校表明立場,對讓學生過度沉迷的煙卡說“不”。
太原市享堂西街小學、運城市垣曲縣七一小學、陽泉市朝陽小學校等紛紛發布《致家長的一封信》,言明煙卡游戲背后潛藏的危害,呼吁家校聯手引導教管,嚴防學生沉迷煙卡。臨汾市鄉寧縣教育科技局也於近日發布了《關於防止沉迷“煙卡”游戲的重要提示函》。
“煙卡的出現,對學生的學習狀態、人際關系甚至校園氛圍都有一定的負面影響。”
從事一線教育工作26年的太原市晉源區一電學校校長李雁鴻說:“卡的前面是‘煙’字,煙本身就是種讓人上癮的東西。而且近段時間校園內外發生的一些案例已經証明,小小煙卡,很可能成為親子矛盾、師生矛盾、同學矛盾的導火索,甚至因為過度攀比,為了得到更‘高級’的煙卡發生偷竊、賭博、校園霸凌等更加嚴重、有犯罪傾向的不良行為。”
李雁鴻說,從學校層面而言,對學生的引導教育、制定措施缺一不可。“我們近期利用班隊會課和校園宣傳欄等,大量講有關香煙的知識,引導學生全面正確認識香煙,了解吸煙的危害﹔同時制定強制措施,發現煙卡即沒收並扣分,杜絕煙卡進入校園。”
然而,想要更有效地扭轉局面,除了學校,社會和家庭也需大力配合。
“學生獲得煙卡的渠道很多,這些渠道都需要更規范。同時,家長也應當溫柔而堅定地亮明態度,不支持玩煙卡。”李雁鴻說。
矯正煙卡沉迷,要善於引導
“煙卡這種游戲,一定程度上確實讓現在的孩子回到了‘面對面’玩耍的場景,加強了他們在同齡人中的歸屬感。但還是要警惕其背后潛藏的風險,比如未成年人在游戲過程中形成的攀比心態。”
太原市小店區政協委員、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胡麗梅說:“為了得到更好的煙卡,想方設法也要弄到,這就容易導致撒謊、私拿父母的錢、偷同學的煙卡等不良行為的發生﹔一些沒有煙卡的孩子會感覺不能融入、比不上別人,產生自卑及人際退縮行為,這些都會對學生的人格與性格形成產生重要影響。”
胡麗梅建議,應因勢利導,尋找或設置替代游戲,滿足孩子們“同伴游戲”的需求,逐漸遠離煙卡。“避免強制或粗暴制止,這樣隻會讓孩子更隱秘地玩耍,引發親子矛盾。”
煙卡游戲背后確實潛藏有一定的不良影響。不過,山西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育學系主任鄭玉飛認為,這只是一種“流行”,對於孩子正常的煙卡游戲,家長無需太過擔憂。
“人們對煙卡存在爭議,很大程度上是因其本身代表了不同的經濟價值,容易對未成年人價值觀的形成產生不良影響。但換個角度想,家長、學校在對學生的引導過程中,也可以嘗試淡化它本身的經濟價值,而從香煙名稱、包裝設計等角度著眼,放大煙盒上承載的文化和美學價值,調動孩子對煙盒背后的事實信息進行探索,轉移孩子對煙盒這種事物的注意重心。”
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出發,鄭玉飛還建議:“既然孩子們喜歡煙卡,我們可以把更多的文化內涵注入到這種形式當中,比如設計制作‘金陵十二釵’‘西游記人物’等成套系的煙卡文創,趨利避害,讓煙卡成為文化傳播的有益載體。”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