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立法保護五台山文化景觀遺產
人民網太原5月30日電(記者麻潞)今日,山西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審議通過的《山西省五台山文化景觀保護條例》(簡稱《條例》)。
五台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集宗教、建筑、藝術、自然、生態等價值於一體,是一種獨特而富有生命力的組合型文化景觀。
“五台山自2009年被世界遺產委員會以文化景觀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以來,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暴露出保護管理不到位、價值挖掘不深入、活化利用不充分等問題。”山西省人大常委會教科文衛工委副主任張漢琦坦言,制定五台山文化景觀保護條例,是依法破解五台山文化景觀保護利用工作難題,推進五台山文化景觀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的現實需要。
據悉,《條例》共37條,主要包括立法目的、適用范圍、基本原則、政府責任、經費保障、規劃與建設、文物與自然資源保護、利用與管理、法律責任等內容。其深入總結長期以來五台山文化景觀管理經驗,將經實踐檢驗成熟的政策措施和制度成果轉化為法規規范。該《條例》自2024年6月26日起施行。
《條例》明確,五台山文化景觀保護應當堅持科學規劃、保護為主、合理利用、依法管理的原則,維護自然地貌與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機融合,確保文化景觀的真實性、完整性、協調性和延續性。五台山具有世界遺產價值的資源分為自然資源和文化資源兩大類,《條例》依此對保護對象進行分類,同時,根據保護對象的不同,明確了具體的分類保護措施。
針對五台山文化景觀保護工作實際,《條例》第十五條至第二十二條分別從建立監測信息系統、應急救援處置、文物保護和管理、消防安全、文物修繕和重建、野生動植物保護、森林資源保護等方面規定了具體保護措施,進一步織牢織密五台山文化景觀保護法治網。
職能部門如何做好《條例》的貫徹落實?山西省文物局副局長白雪冰表示,將會同相關部門,督促地方政府將五台山歷史文化遺產空間信息納入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台,對歷史文化遺產及其整體環境實施嚴格保護和管控,加強歷史文化保護類規劃的編制和審批管理,嚴格歷史文化保護相關區域的用途管制和規劃許可。深化“線上+線下”的文物安全監管機制,通過數字化監測與常態化巡查相結合的方式,及時發現相關文物保護單位存在的安全隱患,有效遏制文物安全事故發生。同時配合省人大,適時對《條例》實施情況開展執法檢查,及時發現和督促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