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山西要聞

【我們的節日·端午】粽葉飄香 文脈綿長

2024年06月10日08:00 | 來源:山西日報
小字號

臨縣前青塘村的蜜浸大棗粽在當地的傳承已有數百年歷史,臨近端午,一場以粽子為主題的研學活動走進了校園。呂梁市“青塘蜜浸大棗粽”第八代非遺傳承人李小英來到前青塘村學校,和孩子們一起分享粽子的制作過程,感受端午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把糯米很清白,兩顆蜜棗甜蜜蜜,三片葦葉圍房間,馬蓮一扎家團圓。”在李小英的示范和指導下,孩子們照著口訣認真地模仿著。“相傳,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而包粽子則是我們青塘人的根和魂……”李小英一邊帶著孩子們制作粽子,一邊給孩子們講起青塘粽子的歷史傳承。

李小英介紹,前青塘村至今仍保留著嘉慶皇帝表彰青塘粽子的碑石,在本村退休老教師任佰成的著作《青塘史話》中記錄了多處和粽子有關的文物和遺跡,李小英一一向同學們講述著。其中,一處名叫“海眼”的泉眼,引發了同學們濃厚的興趣,紛紛追問這眼泉水與青塘粽子的關系。

“同學們知道我們青塘的粽子為什麼格外好吃嗎?”李小英的問題還沒有說完,便有同學搶答道:“是因為我們這裡產的粽葉特別好。”

“大家想想,為什麼我們村能長出這麼好的粽葉?”

“難道是因為這口泉眼嗎?是不是這眼泉水適合蘆葦生長?”同學們用疑惑的眼神看著李小英。

“大家非常聰明,我們這眼泉水特別清澈,而且常年奔涌,匯集成塘,就連我們村也因此而得名。”聽到李小英的解答,同學們紛紛說起了自己聽長輩們講述過的村庄故事,對家鄉的熱愛溢於言表。

“我們村裡的這條河叫湫水河,湫水河匯入黃河,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

……

同學們你一言我一語,小小的校園裡彌漫著濃厚的文化氣息。(記者黃川川)

(責編:田小麗、桑莉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