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地市鏈接

呂梁臨縣:農光互補 借光生金

2024年06月17日11:06 | 來源:人民網-山西頻道
小字號

眼下,走進臨縣100MW“農光互補”光儲一體化光伏發電項目現場,一排排藍色的光伏電板像魚鱗一樣呈方陣排列著,仰角面向天空,高效捕捉著太陽的能量。而在這些光伏板下,一片片大豆苗長勢喜人,將原本荒涼貧瘠、雜草叢生的撂荒地變為源源不斷輸送綠電、為民謀福的“寶地”。

作為曾經的貧困大縣,臨縣借力全國新能源發展契機,引進全縣單體裝機容量最大的新能源項目——100MW農光互補光儲一體化光伏發電項目,大力發展和推進新能源項目建設。該項目已於2023年8月31日成功並網發電,每年可提供1.5億度至1.7億度的綠色電能,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9910.5噸。

“臨縣光照條件較好,屬於二類光照資源區,水平面輻照量可達到1582.9kwh/㎡,這是我們選擇把光伏項目落地臨縣的一個最主要原因。”項目經理張超介紹,我們還採用了國內先進的雙面雙玻光伏太陽能板組件,可從兩面接收陽光,讓每一寸陽光都發揮它的價值。

為了實現土地的復合利用,100MW農光互補光儲一體化光伏發電項目通過向村集體租賃原本利用率低下的坡地建設光伏發電項目,並實施“棚上發電、棚下種植、農光互補”的綠色發展合作模式,將光伏發電設備架高到2.5米,既利用光伏板實現了太陽能發電,又給下方種植的農作物提供了必要的空間和適度的光照,一地兩用,陽光共享。同時,通過電池板遮陽的效果,使地表水蒸發量大幅度減少,改善了項目區微環境,帶來雙向效益。

“光伏板建設完成之后,我們將流轉的土地交由專業的農業公司統一進行規范性、標准化種植,加大技術投入,全面提高產量。”張超說。

呂梁潤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就是“農光互補”項目板下種植的承載方,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薛波介紹:“從今年開始,在均衡農作物對光照需求的基礎上,我們通過土地改良、種植優化等措施,進一步提高光伏項目區域土地的生產潛力。明年,我們計劃種植比較耐陰的艾草、丹參、黃芩等中藥材,讓光伏板下的土地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農光互補”模式不僅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實現耕地增值,還帶動周邊村民就業增收,最多的時候用工量可以達到七十人。

“過去種地每畝地除去種子、化肥、除草等成本,一年到頭,剩不了幾個錢。”今年64歲的李有生是南溝村村民,之前主要經營著自己的14畝耕地,以種植玉米、大豆為主。自從光伏項目建設后,李有生先是將14畝土地流轉出去,每年有12600元土地流轉費收入,同時來到光伏電站打起了零工。“我來這裡工作了5個多月,掙了將近三萬元。”提起光伏項目給他生活帶來的變化,李有生笑得合不攏嘴。

板上有光伏,地上有產業,企業能發展,周邊能務工,正是臨縣走的光伏+產業的新能源綜合發展路子。當昔日的撂荒地正逐漸變成產出效益的“良田”,村民們切身體會到綠色能源給他們帶來改變,帶來綠色發展、充滿希望的新生活。如今,全縣僅光伏發電項目就已經覆蓋23個鄉鎮,總裝機容量達到了300兆瓦。新能源產業,正成為臨縣經濟轉型發展的新亮點。

“目前,臨縣光伏項目年發電量可達4億度,年收入達2.5億元,可解決11000多人就業。下一步,我們將積極推動華能國風200MW智慧風力發電項目、中潤盛和臨縣1000MW分散式微風發電項目等開工建設,著力將臨縣打造成為山西重要的新型能源基地。”臨縣項目推進中心主任秦繼明說道。(羅麗 劉生鋒)

(責編:武笑、桑莉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