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人民日報看山西

金台觀晉︱山西夏播遭遇罕見旱情,如何應對?

桑莉媛 武笑
2024年06月24日08:28 | 來源:人民網-山西頻道
小字號

5月份以來,山西平均降雨量為38mm,較常年同期偏少37.3%,晉中及南部大部偏少5成以上﹔高溫天氣頻發,最高溫度超過35℃的天數普遍超過去年,全省平均氣溫為20.2℃,較常年同期偏高1.6℃﹔大部分河道流量較往年偏小,水庫蓄水量較往年偏少,供水保障能力受到一定限制。

臨汾侯馬市和運城新絳縣邊界處河面出現斷流。人民網記者 王帆攝

6月11日農業農村部對山西啟動干旱防御IV級應急響應。

四級應急響應意味著什麼?根據國務院2022年印發的《國家防汛抗旱應急預案的通知》,按洪澇、干旱、台風、堰塞湖等災害嚴重程度和范圍,將應急響應行動分為一、二、三、四級。其中,一級應急響應級別最高,四級最低。中國農業大學氣象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趙錦介紹說:“啟動應急響應,本身就意味著重大自然災害發生了,只是在重大自然災害中比較輕而已,所以必須要引起重視,積極採取各種減災防災的措施。”

6月13日山西省防汛抗旱指揮部啟動抗旱四級應急響應,山西省氣象台發布干旱橙色預警,預計晉中東部、長治大部、晉城大部、臨汾東部、運城北部未來一周無明顯降水,部分旱地不能及時播種,綜合氣象干旱指數達到重旱。

山西省氣象局2024年6月22日07時發布的天氣快報截圖。

6月17日,農業農村部對山西啟動農業抗旱三級應急響應。

在夏播進入高峰期的關鍵節點,天氣持續高熱少雨的情況下,適期適墒播種不利情況出現,山西各相關部門如何應對,記者進行了採訪。

山西省2024年6月以來各地市累計降水量。

旱情程度如何?

6月20日,記者從太原市出發,驅車前往晉中市榆次區長凝鎮西見子村。途中道路兩邊的玉米長勢不一,在水地的玉米已有一人多高﹔而在西見子村1000多米海拔的旱地地帶,普遍存在玉米不能按時令下播的情況,一些下播的地塊剛出苗,但缺苗斷壟非常嚴重。與此同時,蘋果地裡,部分蘋果開始發蔫兒,地上已有一些落果,有村民在一趟趟地用拖拉機從家中接自來水進行澆地。

玉米土壤出現開裂。張超寧 攝

6月21日中午12時許,記者在忻州市忻府區九原街辦小奇村看到,一些玉米葉子打卷,根部呈紅色或黃色,土地開裂,均為干旱的表現。

正午時分玉米葉子開始打卷。張超寧 攝

“山西受旱情影響最大的地區是長治、運城、臨汾等地,影響最大的作物主要是夏播玉米。”山西農業大學玉米研究所副所長溫日宇分析說,從今年3月份開始基本沒有“有效降雨”,導致很多地方春播、夏播玉米沒有播下去,或者已播種但無法出苗。

何為“有效降雨”?

有機旱作農業創新團隊正高級工程師韓廣森解釋說:“一般來說,大於10毫米的降雨稱為有效降雨,但在今年重旱下干土層超過了13公分情況下,10毫米的降雨也是無效降雨,因為雨水和底墒接不上,土壤中間就是干的,播種后種子即使發芽,根也扎不下去,會形成懸苗,容易吊死”。

有機旱作農業創新團隊正高級工程師韓廣森在給村民進行技術指導。張超寧 攝

眼下,山西省農業農村廳各小分隊、山西省1萬余名體系專家、農技人員全部深入田間地頭,及早摸排受旱影響情況,經與水利、氣象等部門連續會商,對全省旱情進行研判:干旱對春播作物總體影響不大﹔對夏播工作有一定影響,但大部分可防可控。

山西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處處長王圓榮分析稱,從太原以北,雖然降雨量比往年少,但是墒情還算好,作物生長影響不大。但是如果未來一段時間依然無降雨,這些地域也肯定會出問題。影響最大的地區在山西中部、南部,如晉中、運城、臨汾、晉城、長治等地。影響最大的主要是旱地夏播玉米,尤其是在海拔高的傳統旱作區,由於持續干旱,出現了玉米未下播、出苗率不高等問題﹔而在水澆地則是存在排隊澆水的問題。而在運城、臨汾等地,正值麥收時節,但是俗話說“有錢難買五月旱”,對麥收影響不大反倒有利。

總體來說,由於所處地域不同,降雨不同,作物不同,山西各地旱情情況也就不同,但是存在旱情嚴重的區域。依據研判結果,山西對抗旱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各地各相關部門正積極聯動做好抗旱穩產增產工作。

旱情如何緩解?

在晉中市榆次區長凝鎮西見子村,記者看到,探墒播種機正在海拔1000多米的丘陵旱地加緊播玉米,山西農業大學有機旱作農業創新團隊的專家們在指導種植。

專家展示土壤中濕土深度。張超寧 攝

“玉米一般在5月1日前后下播,但是由於表墒較差,農民們眼巴巴等著下雨,但是越等越旱越被動,越等越種不下去,等著等著就耽擱了。”長凝鎮黨委副書記杜建軍說。

山西農業大學有機旱作農業國家項目首席專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王娟玲研究員和團隊在研判到旱情可能持續,將影響播種的情況下,和省、市、縣各級農業部門一起,先后2次組織種植大戶、農機手、社會服務組織召開玉米探墒播種技術效果展示、現場操作、示范培訓的觀摩會,宣傳推廣探墒播種藝機一體化技術。

長凝鎮西見子村委主任閆富榮第一時間組織種植大戶現場觀摩,看完成效后,經鎮政府的統籌安排,山西農大的大力幫助,共調來5台探墒播種機。“從5月30日開始組織全村搶種,連續多天從早上5點多到晚上11點。”

探墒溝播機在田間作業。張超寧 攝

有機旱作創新團隊研究員黃學芳對探墒播種保苗的技術原理進行解釋:重旱發生時,地裡並不全是干土,一般到地下10到12公分就有濕土。而探墒播種就是把上面的干土劃開,將種子播到濕土位置,為種子發芽出苗提供了安全保障。“這是‘向地要墒’的主動抗旱技術,也改變了老百姓‘等雨播種’的被動觀念。”

山西農大有機旱作創新團隊在全國最早研究探墒播種技術。王娟玲介紹說,旱情期間,團隊成員分赴晉中、臨汾等地,看墒情,出主意,給辦法,機器到哪人到哪,提供全程服務,取得了顯著效果。

探墒溝播機在田間作業。張超寧 攝

“經過一段時間緊張忙碌的應播盡播,截至6月22日,全村1500多畝土地,已播種面積過半,出苗率很高,幫村民將損失降到最低。”西見子村到村工作大學生嚴亞龍介紹說。

晉中榆次區長凝鎮西見子村丘陵地帶利用探墒溝播機器播種的玉米已出苗。張超寧 攝

連日來,山西省農業農村廳各小分隊深入晉中、臨汾、長治等市,指導各地因地、因時、因墒、因苗開展抗旱防災、搶墒播種工作。農技人員、技術體系專家深入墒情不足地區,根據不同作物生長階段和旱情發展趨勢,分區分類查苗情、查墒情、查虫情,指導落實抗旱減災措施。其中,山西省玉米產業技術體系組織26名省級專家分赴各地開展指導,農技人員深入56個縣的532個村,落實抗旱保苗、排水降清等關鍵技術。

長凝鎮西見子村有村民在往地裡拉水。張超寧 攝

與此同時,山西省水利廳積極組織指導相關地市縣水利部門全力開展抗旱保供水保灌溉,堅決守牢城鄉供水安全底線。各地充分發揮山西大中型水庫的調度抗旱作用,加強水資源調度管理,全力做好保居民供水、保障農業灌溉需求。

忻州市“中國雜糧之都”雜糧科技展示園內的有機旱作技術展示區節水灌溉技術和地膜覆蓋技術已在應用。張超寧 攝

近日,財政部會同農業農村部下達農業生產防災救災資金4.43億元,支持山西等7省受災地區做好抗旱防災救災等工作,山西正及時將4220萬元抗旱救災資金進行分解下達到受災縣(市、區)。

山西氣象部門也同步加強行業氣象服務,為科學應對高溫干旱做好保障。目前,長治武鄉、沁縣,運城平陸以及大同陽高等地已適時採取人工降雨作業,對抗旱保苗和農業生產發揮一定作用。

6月20日至21日,大同陽高縣實施“火箭彈+焰爐”空地一體結合人工增雨作業。圖片來源:山西日報客戶端

有何經驗啟示?

6月21日,山西出現分布不均的降水過程,95個縣(市)出現0.1至13.8毫米的降水,北部大同,南部運城、晉城和長治旱情有所緩解。據2024年6月22日全省土壤墒情監測結果顯示,受降水下滲影響,山西北部和南部部分地區墒情有所改善。

在採訪過程中,農技專家指出存在的一系列問題:

農業技術未真正和農業生產相結合。在山西,地膜覆蓋、旱地玉米探墒播種抗旱保苗藝機一體化技術、節水滴灌等技術已相對成熟,但是仍未在全省大規模推廣,很多農民不了解,或者持觀望態度。

農民科技素養有待提高。農民對先進技術的接受程度不一,相關部門對農民培訓不到位。對此,王娟玲建議:探墒播種抗旱保苗藝機一體化系列技術、補墒技術、補水技術等技術,在特殊時期可以發揮特殊作用,希望這些技術可以在山西甚至全國有效推廣。

氣象部門未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發揮針對性作用。如果提前觀測到在夏播時節少雨,很多地區可以通過盡早更換玉米種子品種,及早整地,提前下播等措施挽回損失。“如果以后遇到這樣的情況,建議各地可根據自身地域情況,提前更換生長期較短的玉米品種,如甜糯玉米,如果錯過播種時節,還可補種一些豆子、高粱等作物。”郭正宇說。

值得關注的是,從山西到全國的農業生產中,還是以小農戶為主,大農場比例較少,面對極端氣候,小農戶的應對能力更低,如何採取更多有效措施,王娟玲表示,技術專家應該聯合各級政府部門、農業部門增加農民實用技術培訓,將各類預防知識普及在前。

“金台觀晉”是人民日報社山西分社著力打造的新媒體品牌專欄。我們努力以人民日報的大格局觀察山西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布局,努力呈現一個真實客觀的山西。

統籌:何勇

本期策劃:何勇

文字:人民網山西頻道 桑莉媛 武笑

出品:人民日報客戶端山西頻道 人民網山西頻道

投稿郵箱:rmrbsxfs@163.com

(責編:武笑、桑莉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